APP下载

试述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2019-07-12赵伟娅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赵王蔺相如人格

赵伟娅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第四中学 河北 衡水 053100

创新素质是系统性、综合性素质。在创新素质的建构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因素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容易忽视的是创新人格。事实上,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因此,落实创新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不受固有的、习惯的观念和方法的限制和束缚,按照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自觉地进行新的探索,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心理倾向。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征,但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仍需要或者说更主要是靠后天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启发质疑。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有创新可言。其次,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下,才会思维活跃,没有顾忌,勇于质疑,既尊重权威又敢于挑战权威,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绝对权威,而应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要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宽容错误的看法。

如上完《揠苗助长》一课,教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一学生回答说:"有。以前真有这么笨的农夫吗?""你们认为呢?"教师不轻易下结论,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有的说:我认为没有,图上那个农夫那么老了,难道以前没种过禾苗?有的说:我认为有的,以前科学不发达,农夫没有多少种田的知识,不懂得损伤了禾苗就不能存活的道理也是有可能的。有的说:老师常说写作文要从生活中选材,这篇文章这么有趣,一定是真的。有的则说:谁说有趣的文章就一定是真的,很多好文章都是作者想象创作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宽松和谐的讨论中,处处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此时教师如果以搪塞的语言敷衍他们,便会扼杀他们思想的火花,教师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以自己有与大家不同想法感到光荣,于是,创新意识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聚合思维等密切相关,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项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还需要聚合思维的参与,需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直接思维是一种跳跃性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推测,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创新离不开求异。对于同一个问题,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从多种角度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淡化统一和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如《将相和》一课,教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说蔺相如机智勇敢,又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说廉颇知错就改。正当教师满意地准备结束这个话题时,突然有一位同学举手了,教师表示意见相同的可以不重复了,然而看到这位同学还是举着手,于是教师鼓励其回答:"我喜欢赵王"。问他为什么?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中,蔺相如能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傲的秦王,维护了赵国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我欢喜赵王敢于大胆用人这一点。"教师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没有"随大流"而勇于独立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有助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性思维能力。又如《跳水》一课,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船长的方法真的就最好?"来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很容易被激发起来,由此产生出众多的观点,学生的讨论、辩论热情便可形成。

三、磨砺创新意志

创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任何缺乏自觉性、坚韧性、勇敢性、自制力的人,都是无法取得创新成就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曾在30年中对许多人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在被试的800名男性中,他把其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少的20%进行了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意志品质方面,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意识品质何等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给学生介绍爱迪生、居里夫人、诺贝尔等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废寝忘食、历尽艰辛甚至献出生命才取得辉煌成就的事迹,为他们树立榜样;教给他们"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等磨砺意志的方法,告诉他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明白"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还能磨砺人的意志等等道理。

四、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如坚持写观察日记,这是培养观察力的好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观察养成一种习惯,把写观察作文和观察日记当作一种需要,教师可定期举行观察日记展览,限时观察实物,当场写出观察所得与感受等等,久而久之,学生观察力就能逐渐提高,达到"敏锐"程度。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适合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如《坐井观天》一课,教师可通过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力:"青蛙认为自己不会错,它错了没有?""现在请大家帮青蛙想想办法,怎样才能看到更大的天呢?""同学们是有能力帮青蛙跳出井外的,肯定行!要怎么帮才好呢?"等等类似的练习,可供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到有效训练。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切不可一切包办,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如《凡卡》一课,教师可通过"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继而通过"爷爷穿着一件什么样的羊皮袄"来凸现"宽大"一词在句中的作用,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各抒己见,透过文字"外衣"感知爷爷苦难的生活,达到与文章产生共鸣的效果。

猜你喜欢

赵王蔺相如人格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负荆请罪
赵王骨折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将相和
《将相和》缩写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