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笋种出“甜味道”
2019-07-12陈国孟
◎陈国孟 文/图
“2019西苑·前县首届苦笋采摘节”开幕以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进山采苦笋、品笋宴,仙游县西苑乡前县村游客云集,徜徉“竹海”、过足“苦瘾”、体验乐趣,茫茫竹林里每天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该村100多留守的笋农们都说,如今,种苦笋再也不怕“苦”,每天上山采笋百来斤,或腌制苦笋,或直接卖给大户及收购商,稳稳地收入二三百元。位于村头的“如家农家乐”很是热烈,游客在享受鲜美可口的苦笋宴,老板黄庆如忙得不可开交,带领一家人边经营苦笋菜品等农家菜招待游客,边采笋精制无盐苦笋,他乐呵呵说,“我家今年采摘结束可加工无盐苦笋20担,自产自销后仅此一项可收入4万元哩!”
地处仙游县西北端、距离县城70多公里的前县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拥有湄溪瀑布、铁尖山莲花石等美景,也是全市较偏僻的山区村之一。全村总人口800多人,留守村民100多人,耕地面积只有730多亩,而山地面积有6.8万亩,特别是苦笋资源十分丰富,共有苦竹林面积近3万亩,且平均海拔在850米以上,受高山海拔、气候影响和山泉水的润育,生长于前县苍山翠岭中的高山苦笋具有质厚、肉嫩、块大的特点,笋壮色白,鲜嫩脆爽,老少皆宜。
但正因过去交通不便,多年来一直藏在深闺人不识,这里的农民只能守着“金山”过穷日子。这几年,在县乡和上级有关部门鼎力支持下,仙竹村相继硬化了进村和外出的水泥公路,原本如世外桃源的前县村彻底告别了苦笋很苦的“离群发展”历史,真正变成苦笋也甜的融合发展村。据悉,该村利用自身优越的山地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苦竹笋产业,成立仙游县博韵、三联、巅峰等多家苦笋专业合作社,村里严格巡山制度,指导采收、留种等,要求村民对上市销售的苦笋绝不能掺假掺杂,保证质量。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黄丽娟介绍,前县苦笋大面积出土时间跨度较长,每年盛产期从春分至端午,但端午节前的最后10来天全村禁采留种,年可出产苦竹笋达6000担,约可为留守村民带来近300万元的收入,成为当地100多户留守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对此,64岁的黄庆如说,“以前苦笋主要自产自用,现在前县苦笋变‘甜竹’,种出了‘甜’味道,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这里的苦笋还远销福州、厦门等地,深受大家喜爱!”
为了促进苦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4月7日至4月20日西苑乡联合前县村精心组织了“2019西苑·前县首届苦笋采摘节”,吸引了莆田、福州等地众多游客慕名而至,品尝苦笋宴,体验采摘苦笋的乐趣。活动现场设有观看展示区、品尝美食区,向游客们展示村民们的苦笋手工制品,让游客们品尝新鲜采摘的苦笋,一起享受“吃苦”的幸福。苦笋节开幕以来,很多村民天濛濛亮就去竹林里,挖了很多竹笋前来贩卖,合作社或大户则现场热卖无盐苦笋和腌制苦笋,阵阵扑面而来的苦笋清香,令人心旷神怡,笋农脸上也露出了增收的喜悦。
“前县苦笋好香脆!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们走进苦笋采摘区,观看及采摘苦笋,身临苦笋生长的竹林,体验采摘的乐趣,每斤只象征性收取管理费1元。”该乡乡长郑艳花表示,举办这次苦笋节,旨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提升前县苦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围绕竹笋来做大发展文章,拉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乡村振兴。”下一步,西苑乡将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子,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谋划在苦笋包装、加工上做文章,将苦笋作为林业支柱工业,进行统一采摘、统一包装、统一标准制造,借力电商扩展出售半径,卖给全国老百姓,推动苦笋产业的转型发展,打响“前县苦笋”品牌,为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成为群众家门口脱贫致富的生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