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资源发展策略

2019-07-12辜璐田笑强冯皙璇

航天标准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共信息信息系统标准化

辜璐 田笑强 冯皙璇

(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北京,100854)

文 摘:将标准资源纳入企业信息化生态建设中统筹,分析其与各层次业务系统的关系。通过对标准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以应用为导向的标准资源建设方向,勾画出相应的企业标准资源发展策略。

标准资源是标准的集合和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内容,也是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底层资源和各种应用的目标对象。企业标准资源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企业标准化工作效果和方向,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由于传统标准资源建设没有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统筹,所以出现了标准资源积累重复、标准资源得不到及时应用、标准资源不准确和外购标准资源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为此笔者尝试从企业信息化建设角度出发,探讨标准资源的建设策略。

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公共资源建设

1.1 企业信息系统 “金字塔”模型

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现为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同的信息系统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服务[1],在企业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通常建立“金字塔”结构对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进行归类和区分,如图1所示。以利于企业更好规划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企业战略。

图1 企业信息系统金字塔结构

●底层的业务处理层是处理组织内部日常事务的,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主要关注基本数据的收集、验证和高效处理,如设计制造系统、售后服务系统、OA管理系统等,企业中各种基层业务信息化平台都属于此范畴。

●中间层是战术决策层,主要提供周期性和预定的报告,支撑企业管理部门完成数据总结,还要具有分析功能,帮助管理者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如:计划系统、财务系统、质量系统等,主要用于企业机关管理部门,其数据主要来源于基层业务处理层。战术决策层主要依靠数学、运筹等分析方法来解决各类管理问题。

●顶层是战略规划层,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横向决策组织联合,并结合结构化的决策方式和非结构化决策方式,如引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进行企业级决策支持。

“金字塔”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层次,使企业更合理地组织信息资源,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效能。从应用系统建设角度来看,不同系统在不同业务层次中都产生或采集数据,底层和中间层的系统会向上传递数据,并接受来自上层的指令,三层系统构成了一个企业完整的信息生态系统。如果从数据和信息资源的角度来分析,这三层系统建立了一个数据流转的通道:各层系统产生的数据会自底向上逐层采集、传递、汇总并利用,再根据上一层系统的分析决策结果,分解计划目标、调整系统功能和方法、完善工作模式和数据采集方向、内容。

1.2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意识和技术等限制因素,当前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集中在业务处理层。在缺乏整体规划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的渠道并未建立,甚至还出现了系统功能建设重叠、公共数据来源不统一、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1.3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分析

1.3.1 信息系统三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明确各层次系统的功能、信息处理的上下级关系。如图2所示,每个层次中的信息系统包含3个基本要素:信息输入、功能运算和信息输出。系统将采集到的输入信息,依照特定功能进行组织计算,按管理要求输出完成管理工作。其中,信息输入包含两部分的输入:公共信息资源和专用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是指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共用的基础管理信息资源,尤其是可以在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之间共享使用的信息资源[2],包括人员信息、法律法规、作业文件及相关业务流程等,标准资源属于此类。而“专用信息资源”包括各类业务系统需要定向采集的业务数据,仅限于本层次、本系统使用,其来源可以是人工录入,也可以是传感器收集。

图2 企业信息系统要素分析

1.3.2 公共信息资源特征分析

公共信息资源是支撑各层级信息系统运行的必要支撑,具有独立于各层信息系统、并被各层信息系统共用的特性,所以规划好公共信息资源将有利于企业信息系统的高效构建。从图3可知,业务处理层中的各类信息系统,向上层提供输出信息,同时产生或应用多种公共信息资源,如OA中可产生规章制度、应用人员信息等。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仅将这些资源停留在本业务系统中,无法共享给其他业务系统,更无法向其他层次的业务系统共享,这种情况会对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产生较大影响,对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不利。因此,从资源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应该尽可能将这类资源从当前信息系统层次中分离出来,尤其是业务处理层的公共信息资源,使其能在各层次系统的应用中都发挥作用,形成分布式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接口。

图3 系统信息传递关系

公共信息资源分为两大类:运行支撑(如人员信息、单位信息等)和知识支撑(如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岗位要求、业务流程、作业文件等)。标准资源应用于企业各领域,用以指导工作、规范管理,属于知识支撑类,知识支撑类资源需要与企业各领域业务深度融合,在应用中提升知识应用和实施的效果。

1.3.3 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方向

公共信息资源由不同的信息系统生成,可集中存储在一个共享平台中,各信息系统对共享资源进行提取和应用。如OA系统通过工作流审批生成规章制度,将其存储到共享资源管理平台中,其他各系统能够同步更新相关制度。标准资源也属于共享平台中的一类。

2 标准资源

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标准化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以流程建设与重组为主),另一个是标准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标准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基础,标准资源的应用方式,直接影响标准化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因此,以应用为导向,实现与之匹配的标准化业务管理和资源管理功能是可行的发展方向。

从公共信息资源的角度来认识标准资源,可以更好地组织和规划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企业标准资源建设包括对国家、地方、行业等外部标准的引入和实施,也包括企业内部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目前,标准资源的形式是标准资源数据库,企业根据业务需要收集相应领域的标准,转化为PDF文件,再通过不同的业务模式为用户赋权,完成资源管理和应用。在企业内部,标准资源数据库多为独立的信息系统,这符合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大方向,但没有突出其共享、共用的特性,没有与其他业务系统关联,用户需进入标准数据库系统进行资源查询和利用。

3 标准资源管理中的不足

3.1 引入外部标准资源方向不明确

企业在引入外部标准资源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惯性,通常按照原有的经验操作,缺少对标准资源建设方向的把握,不能及时洞察企业各部门的业务发展需求,在确定引入外部资源的过程中缺少科学分析,致使外部标准资源建设效果不佳。

3.2 对知识支撑类公共信息资源的特性认识不足

传统的标准资源服务只是提供对标准原文的阅读,没有从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的角度来对待,特别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支撑类公共信息资源的特点,也就没法实现标准资源和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的要求,简单的阅读显然不能适应深度融合的要求,也无法跟上各项业务信息化发展的节奏。

3.3 无法应对标准资源范围扩大的情况

标准资源正在向多维化、具像化的方向发展,突破了人们对传统标准资源的认知,一些以标准内容为基础的规则数据库、模板数据库、参数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正在成为标准化新的应用形式,这也是知识化后的标准资源所展现出来的形式,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空白。而现有管理理念、技术平台都存在不足。

3.4 标准执行情况不可知、不可控

传统标准资源的使用方式是浏览PDF或纸质文件,由于PDF文件非结构化的特性,使得标准引用、查找的效率低下,也使得标准的作用大打折扣。标准资源的管理者不关心也没办法确保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但这恰恰是标准化工作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3.5 缺乏与其他资源联合提供服务的能力

实际工作中,标准还需要和其他信息资源一起配合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知识服务,但由于标准资源数据库与其他各类资源数据库都是独立系统,因此用户在获取这些资源时需要被迫进行很多繁琐的操作,降低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4 标准资源发展策略

4.1 明确以应用为导向的标准资源建设方向

将资源建设的目标与应用标准挂钩,根据标准在企业中应用的程度进行评判,再根据不同的应用目标和应用方式确定不同类别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方式,从而形成整体的标准资源建设策略,如图4所示。

4.1.1 企业外部标准及相关资源

企业可以对外部标准直接应用情况、引用情况、查询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并确定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标准的应用密级程度、重要程度进行量化等级划分,积累历史数据。通过分析结果找到企业引进的外部资源的主要方向,为企业标准制修订提供依据和支撑,对比企业发展目标,从标准角度进行评判。对重要等级高的标准相关资源进行结构化工作,以便于准确高效地应用外部资源。

除标准以外,企业外部的政策、法规也直接关系着企业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将相关的行业政策、法规等信息纳入标准的趋势分析中,通过定期有组织地综合分析,帮助企业确定外部发展环境,发现变化因素,协助企业标准化部门决定标准资源引进和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企业集中管理的公共信息资源必须覆盖标准以外的多种领域,加强外部信息综合分析能力。

4.1.2 企业标准资源建设

企业标准资源建设包括两个重点:①确保制修订的方向是正确的,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必须得到确认,建立标准应用和趋势分析的模型,为制修订标准提供量化参考;②标准的实施必须融入业务过程中去,为此就必须丰富标准的资源形式,延伸标准制修订的流程。如对可以转化为数据库的规则类、模型类、科研资源类(元器件、外协单位)标准,在标准制修订文字工作完成后,必须以数据库系统上线、支撑业务系统运行作为标准项目制修订的终点;对于流程类标准,也必须在文字工作完成后将标准中的流程结构化,建立流程数据库,并与结构化标准建立关联,确保流程和标准一致,扩展标准资源平台,并与规章制度等基础资源联动。

4.2 建设多类型数据资源管理底层平台

标准资源是公共信息资源中的一种,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标准资源建设与企业中的其他公共资源(如规章制度、政策法规、风险管理资源等)建设是紧密相关的。对照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方向,未来标准资源管理平台应当是一个在企业内部面向多层次信息系统开放的大数据平台,底层能够兼容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多种类型数据格式,联合不同的知识资源进行分析,保证标准资源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同时,也满足其他专业发展需要,面向各层次信息系统提供标准知识支撑,形成新型标准资源体系的技术基础。

4.3 找准关键突破方向

4.3.1 标准原文结构化管理

根据标准分类研究情况,探索标准原文的结构化方式,将重要标准原文制作成可分割、有语义的结构化内容群组,为快速检索和指向性应用打下数据结构基础,也为可回溯性的管理要求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4.3.2 以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为牵引梳理标准资源

企业围绕产品设计、生产、试验、管理、保障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分析各阶段的应用系统在不同层次可共用的规则库、模板库、参数库等,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行分类识别,以规范资源应用(执行标准)为建设导向,确定各类数据库资源在产品标准体系中的位置,试点开展并推广标准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方式。

图4 企业标准资源建设策略

4.3.3 完善标准资源建设管理机制

a)建立资源应用回溯管理机制。建立标准执行情况溯源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各部门对资源的应用实施,在产品各阶段评审验收中提供量化标准应用情况,作为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依据,如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各类人员引用标准数据资源的情况统计。由于大量标准资源已经被结构化,大量资源数据库和标准文本产生了联动关系,因此这种按阶段的统计回溯的管理方式确保了各部门制定标准的严肃性,促进了标准执行的积极性,带动日常工作的合规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真正发挥标准化的作用。

b)建立标准资源与业务应用的联动机制。标准化部门与其他部门建立管理联动,在技术上保证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业务变更和应用,能够及时报警至标准化管理部门,帮助标准化部门在检查指导工作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及时捕捉标准资源应用端的改进需求,建立制修订标准的用户发起新方式,使标准制修订工作更及时、更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公共信息信息系统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发展思路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运用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公共信息标志系统建设对旅游的影响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