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戏剧的审美转向及其对高校戏剧教育的启示
2019-07-1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10000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210000)
当下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除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艺术专业教育外,目前大部分综合院校、师范类院校都将戏剧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作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文化艺术类课程,开设的课程大都为经典戏剧导读、戏剧评论、戏剧赏析等,且多为选修类课程,其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阅读经典剧目的戏剧文本为主,视频赏析为辅。由于普遍缺乏戏剧创作与排演的实践环节,纯粹的文本阅读难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总体参与度不高,即便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剧目的阅读赏析也较为被动,难以真正感悟戏剧艺术的现场性、交互性之美。有一些综合院校由老师带领或学生自发成立了学生剧团,以社团的形式进行戏剧的排练和演出,但因缺乏戏剧表演方面的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必要的戏剧理论学习,大部分学生社团的戏剧排演质量都不高,属于自娱自乐。
现代戏剧自布莱希特始,传统戏剧的形式规范、审美追求都被逐渐打破了,经过历史先锋派戏剧的不断探索,以及对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合尝试,尤其是当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戏剧艺术的舞台形式和审美范畴,使得当代戏剧发生了审美形态上的巨大转变,尤其是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戏剧创作、演出当中的应用,出现了新媒体戏剧这一范式,而当下的新媒体戏剧,已经颇具雷曼口中“后戏剧剧场”的特征,例如文本的退位、新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抽象的舞台时空等。
在艺术教育日益扩大化的大背景下,正是戏剧艺术本身正在经历的审美流变,以及全新的媒介环境,促使着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的相应作出变革,不断调整戏剧赏析、戏剧实践等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一、戏剧性文本的取消促进传统戏剧教育课堂的改革
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中对悲剧的形式做了规定,悲剧是有一个包含起始、中段、结尾的完整的整体,“把一种逻辑的(即戏剧)秩序输入到无序的混沌和存在的盈满之中。这种内部秩序的基石就是著名的‘三一律’(即一种一致性定律)。这个定律维持着悲剧意义构成物的封闭性,严丝合缝地把现实隔离在外,同时在内部形成毫无漏洞的一致性和整体性。”1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为传统戏剧确定了必要的元素作为戏剧的本质规定,即在舞台上,用一段完整的情节模仿现实世界,为观众营造一个虚幻的世界,观众受到英雄人物悲剧命运、人格力量的感染,从而精神得到净化。从古希腊时期的悲喜剧开始,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乃至近代戏剧,戏剧艺术的形式、规范、审美特征一直以此为标准,用完整行动对现实世界进行的模仿,以文本为统帅的情节是戏剧的核心和本质特征,以角色扮演作为基本的审美要素。
因此西方的传统戏剧历来以剧本为核心,剧本乃一剧之根本,所谓戏剧就是在舞台上以模仿的形式进行语言和行动的再现,文本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直至近现代戏剧,戏剧史就是一部戏剧文学史。其中,悲剧是戏剧最为重要的范式类型,冲突律表现为人对抗命运所产生的冲突,是为命运悲剧;对抗自身所产生的冲突,是为性格悲剧;对抗不公平的黑暗社会,是为社会悲剧,情节从发展经历突转,推向高潮,最终走向结局。在这样的文学范式中,对白占据最核心的地位,文本是意义呈现的唯一载体,文本和剧作者始终站在戏剧艺术金字塔的顶端,通过讲述故事、表演剧情实现对观众的教化和洗礼。
因此,在一直以来的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当中,都以传统戏剧的讲授与赏析为主,教师除了简要的讲解戏剧的分类、特征、要素以外,最为重视的就是戏剧剧本的理解阅读,课堂教育一贯是以戏剧的文学剧本的阅读赏析和部分视频欣赏作为重点教授的对象,在剧目的选择上也以古典、经典剧目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例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暗恋桃花源》、《日出》、《茶馆》、《恋爱中的犀牛》等作品的文本往往是教师的首要选择。而作为文化素质类课程的戏剧赏析、戏剧评论类课程,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当下的大学生对这些经典剧目普遍存在一定的年代隔阂感,大部分学生缺乏厚重的历史人文知识的积淀,仅仅阅读文本,显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难以欣赏戏剧之美。即便是对剧目进行视频观摩甚至现场观演,学生都很难真正理解文学剧本中台词深意,对于老派、程式化的舞台式表演也有抗拒,显示出了文本与受众之间巨大的时代代沟。前两年发生的北京人艺为大中学生公益演出的《雷雨》,学生在看剧过程中发生大面积笑场,跟其剧目脱离青年观众特定的知识背景,传统的戏剧范式无法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兴趣,难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也不无关系。
当下的新媒体戏剧,是传统的戏剧模式失效之后进行的一种新剧场艺术实践,是在戏剧舞台上大量引入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反对剧本至上的创作结构方式,并且在整体的审美范式上呈现出雷曼所说的“后戏剧剧场”的特征。“‘戏剧’在‘剧场’中的消失,或称剧场的非戏剧化,便意味着情节、人物、扮演、摹仿,这一切一般观众所熟悉的,也期待着一个剧场作品带给他们的因素统统被抛弃了。”2简洁优美的对白,自然而有张力的悬念,具有力量感的突转灾变,真实的幻觉营造,这些传统戏剧的美学特征逐渐的消融,文学性不再完全主导戏剧。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下,具有部分后戏剧剧场特征的新媒体戏剧将变形的时空、身体的存现、高度抽象的舞台呈现作为自己的审美特质,彻底瓦解和摧毁了传统戏剧的美学基础。
对于不以文本为核心的新媒体戏剧而言,剧本不再处于核心的位置,而是与音乐、布景、灯光、道具、演员处于同等地位,完全打破传统戏剧的等级制度,剧场对白、行动、音响、意义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剧场构作整体。“后戏剧的剧场形式中,文本有时在舞台上依然存在,而它只被理解为和姿势、音乐、视觉等要素相平等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文本话语与剧场话语之间的裂痕是很大的,它们可以明显不一致,甚至可以毫不相关。”3原先以文本和核心的、等级森严的剧场元素金字塔的秩序被彻底推翻,文本与动作、音乐、布景等戏剧元素处于平等的地位,演员在舞台的表演,并不是寓言(情节)的代言体,语词不再具有目的性和意义,而成为语词本身,成为剧场中声音的一部分,和演员的身体、其它布景道具一样,直接呈现在舞台上。
而当下的新媒体戏剧的审美特征,也给我们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带来一点启发,即顺应戏剧艺术本身的发展变化,在枯燥的课堂经典文本阅读中引入全新的新媒体戏剧,补充和取代那些跟学生知识背景相距较远的传统经典戏剧。
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以经典剧目的文本阅读为主的戏剧赏析已经难以激起当下大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情和兴趣,而传统经典剧目的历史背景,艰深的对白语言都对他们欣赏和理解戏剧艺术形成较大的障碍。而不以情节为主的新媒体戏剧,其故事背景较为现代,文本语言简单,甚至有些文本语言不以意义的表达为重点,只具有景观性。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和欣赏新媒体戏剧的文本,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以感悟和体会为主,对于戏剧艺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的形式层面,而不仅仅在于挖掘文本背后的艰深的意义。因此,将具有全新审美形态、形式丰富的新媒体戏剧引入课堂,既降低了高雅艺术的距离感,又加深和丰富了学生对于戏剧艺术多种形式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二、抽象简略的舞台使课堂教育走向实践成为可能
传统的戏剧剧场是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物理空间,舞台上的布景道具明确规定了虚拟的空间,观众和舞台之间隔着第四堵墙,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沉浸在虚幻的时间和空间当中,其基础是已完成的文本,演员在舞台上面表演过去的人物和故事,其中时间和情节保持着某种内在的连贯性。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是写实的戏剧理论,在这种写实理论的影响下,西方传统戏剧形成的也是写实主义的传统,舞台上所有的布景道具必须符合故事发生的情境,并且要随着故事情节的转换进行转场换场,尽可能的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舞台环境。
新媒体戏剧的剧场的空间往往是非连续性的,舞台被灯光、色彩等符号分割,特定的几何光区将舞台不同的区域框住,演出场所被分解为一个个零件,观众在观看时自由的进行组合和解读,自行决定舞台上展演者之间、舞台空间之间、展演者和舞台之间是否彼此相关,传统的戏剧结构在这样的空间中被解构,从而营造出一种有别于戏剧舞台的诗意空间。舞美设计不用幕布去分割舞台和观众席,而是将整个演出的场地当做一个完整的空间来处理,解除文本和意义对观众的规训,舞台有时被分割为几个平行的空间,有时被看作是一个静止的画面,空间被赋予真实的意义,观众“被动的主动介入”舞台的空间,主动选择目光投射的角度,自由自在的“观看”。
新媒体戏剧对于第四堵墙的打破,就高校戏剧教育而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上传下学的单向知识传输也应被打破,教师应该打破原先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处在一个平等的时空当中,尽可能的促发学生的主动介入,变传统课堂为互动式课堂。在教学当中,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播出赏析新颖的新媒体戏剧,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传统教室呆板的上课布局,引入一些戏剧实践方面的活动,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身体展现,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亲身感受戏剧之美,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表达和社交能力。因此,将新媒体戏剧引入课堂,在课堂当中引入适当的身体解放、肢体表演等环节,通过增强互动来弥补单纯文本阅读式的单向教育的不足,可以变僵化的单向传输为生动的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强化学生的感官运用。
此外,由于新媒体戏剧为了打破道具布景对具体空间的确定,还试图尽量简化舞台的布置,取消传统戏剧舞台的实景,没有景片,没有道具,有时只摆放一些立体的框架甚至什么都没有,从真实的布景向舞台装置发展,这样的剧场空间不仅解放了演员的表演空间,也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后戏剧剧场早已不再以排演虚构戏剧性的世界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它也把异质空间、日常空间、带框的剧场和未加框的日常现实等广阔范畴囊括进来。在某些场景中,这些范畴中的部分经历被突出、强调,被陌生化,被置换。”4这种简省、全新的舞台装置,也更加适合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
对于学校的教学而言,在进行实践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的的短缺,而传统戏剧写实主义的舞台,在布景道具的制作上往往需要数额不菲的资金。非艺术类院校的综合类高校,对于戏剧实践类教学和学生自发的社团活动一般缺少专项资金的扶持,由于无法还原经典剧目的舞台布景,大部分学生排演往往显得业余和粗糙。但是新媒体戏剧的舞台布景追求的不是写实,而是简略和写意,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抽象空间,激发观众对于戏剧艺术自身形式上的思考。在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当中,老师带领学生选择新媒体戏剧进行排演,便可以较少的受到资金短缺是束缚,可以尽可能的通过促进学生动手制作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体验,通过简单、富有象征意味的抽象道具制作和舞台空间布置,去激发和强化学生对于作品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加深学生对于戏剧舞台装置和戏剧表演的审美感受。
三、沉浸式的新媒体技术体验引领学生走入剧场
自电影的发明之后,同样以故事为核心,电影凭借逼真的运动影像以及白日造梦的优势迅速取代了戏剧的地位,戏剧艺术陷入危机,重新寻找戏剧的本质,是戏剧艺术自证自己的唯一方式。通过寻找人们发现,跟电影相比,“在场”并被现场的观众所“观看”,才是戏剧所独有、不可取代的属性。
用阿诺尔德·阿隆森的话来说,现代的戏剧可以没有剧本、没有舞台,甚至没有演员,唯有观众不可缺少,观众的“观看”成为戏剧的本质。全新的观演关系,使得以“在场”和“观看”为核心和本质的新媒体戏剧,将观众纳入剧场的核心。剧场的舞台更加的立体和全面,形状也多种多样,不再局限于传统戏剧舞台的特定方框区域,而是不断的向四面八方乃至观众席的头顶延伸,直至打破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界限。
对于当下的剧场艺术而言,各种新媒体的运用,配合舞美设计,不断的发掘着舞台审美的可能性。新媒体戏剧的舞台装置,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有些剧场甚至将媒体技术作为自己的显著特征。电子图像、电子音乐、造型感强烈的灯光,使得剧场空间的写实性不断的降低,写意性不断的增强,是一种视觉化、表面化,反艺术的表达,戏剧性被剧场性所取代,用雷曼的话来说,是不再“戏剧的”剧场语言,
“信息方式促进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这种人所熟知的现代主体被信息方式置换成一个多重的撒播的和去中心化的主体,并被不断质询为一种不稳定的身份。在文化层面上,这种不稳定既带来危险又提出挑战。”5这种高度视觉化、景观化、互动的环境,除了让观众注意力集中的观看,还给了观众全新的身体体验,取消舞台和观众席的界限,用普遍性的知觉呈现传达信息,是艺术感知方式的革新,而非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审美感知,对于新生代的年轻人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也改变了他们对于传统戏剧的认识。
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属于艺术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出发,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新媒体戏剧对于各类新兴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拓展了传统戏剧舞台的表现力,增强了戏剧艺术的奇观化,对年轻人而言更具吸引力。新媒体戏剧主张“剧场性”和“观看性”,用直接的身体体验取代对生活的体验摹拟,以心灵为展现对象,具有主观性自由性,对理念的把握超越了感性形式的束缚,不用传统的戏剧符号形式去表现,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形式。新媒体戏剧这种全新的交互、沉浸式体验,让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应当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和校园内,而应摆脱单纯文本的束缚,让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专业的戏剧剧场,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新媒体戏剧舞台的交互性体验,从而真正的让其对戏剧艺术产生较为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综上所述,新媒体戏剧自身的审美特征,使其具备走进高校的可能,通过将新媒体戏剧引入非专业性的高等院校戏剧教育,可以改变传统的戏剧教育课堂、强化戏剧实践,带领学生走入专业剧场,将其作为一种普适性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完善、性情陶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汉斯-蒂斯·雷曼.《后戏剧剧场》[M].李亦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二版.p36.
2.李亦男.《当代西方剧场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p228.
3.汉斯-蒂斯·雷曼.《后戏剧剧场》[M].李亦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二版.p45.
4.汉斯-蒂斯·雷曼.《后戏剧剧场》[M].李亦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二版.p200.
5.[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2000年版.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