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唐时期舞蹈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

2019-07-12王晓丹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524048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
关键词:汉唐舞者时期

王晓丹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524048)

中华民族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包容性,无论是在自身的思想,或者是在文化方面都是如此,舞蹈也并不例外。在我国悠久的舞蹈发展史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对日后舞蹈学者们的学术研究、学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现存的各类史书当中以文字作为载体来讲述的,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的舞蹈。而汉、唐时期的舞蹈作为我国古代舞蹈史中的两大高峰,以其宏大的格局、开合英武的舞蹈动作,加上其间饱含着深沉的地域人文内涵,因而受到大众的青睐。

一、汉、唐时期舞蹈的文化内涵

若将汉唐时期的舞蹈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当从汉代与唐代舞蹈之中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元素分析开始着手。由于汉代、唐代舞蹈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各民族的舞蹈文化元素使其发展和传承,也为我国舞蹈文化提供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平台,无论是近代宫庭乐舞,还是流于市井的民间舞蹈,都能够从中窥视到汉唐舞蹈的“影子”。而汉、唐时期作为我国古代史中的鼎盛朝代,并非只有开阔的疆域、建功立业上有所成就,在舞蹈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上也有大量作为。

(一)汉、唐时期舞蹈及其文化特点

汉唐舞蹈经过了千百年的融合与完善,也逐渐转化成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同时也因此而受到了后世尊祟与发扬。汉朝与唐朝时期的舞蹈在情感表达、动作控制、表演规模以及风格等方面都开始有了相应的基础。就以宫廷舞蹈为例,在汉朝时期我国的宫廷舞蹈主要融入了当时市井、民间的舞蹈的素材,随后再经过大量宫廷乐舞艺人的长期改进,对各种情感的变化,以及文化的理解,娱乐方式等内容加入其中,并开始形成独有的规模与舞台效果。除此之外,“百戏”以及带有明显通俗性质的“杂舞”,也开始将舞蹈文化处在萌芽阶段的汉朝,提升到了一个全新发展环境当中。在此后的盛唐时期,舞蹈也被提升到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的顶峰,无论是舞者的水平,还是大众的艺术审美也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阶段的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的集大成时期。

(二)汉唐时期通过构建文化基础的方式来完善乐舞机构

通过我国古代朝廷频繁的更替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虽然当朝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精神文化建设有所成就,但是由于长期的战乱,也间接地影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但在汉朝的时候,整个国家升平日久,也让饱受流离的舞蹈艺术得到了重视与支持。汉朝的时候,当朝统治者成立了专门从事舞蹈活动的机构,比如“乐府”及“太乐暑”等等。这些由朝廷成立的舞蹈机构为整个汉代舞蹈的传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因为这类机构的存在,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民间艺人和当朝的专业舞蹈家加入到其中,这给后世的舞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到了唐朝,汉朝时期的舞蹈机构或者组织也开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唐朝时期的时候,国家也成立了相应的舞蹈机构,比如说有“太常寺”、“梨园”等,且唐朝时期的舞蹈机构的规模都比汉朝的时候要大得多,正是因为这些大规模的机构存在,把绝大多数优秀舞蹈人才引入其中,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唐朝舞蹈的发展。

(三)汉朝与唐朝的舞蹈思想的差异

无论是何种艺术,它们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方式,来进行传承的。由于唐朝与汉朝这两个朝代的历史跨度较大,这也导致了汉朝与唐朝两个时代的舞蹈思想也有所不同:(1)在汉朝的时候,当时主要是以孔子所提倡的儒教作为国家发展主导思想,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而这一点对当时的舞蹈思想造成了重大的影响。(2)在唐朝的时期,当时所推祟的审美理念是把三教(儒,道、释)的核心思想,进行融合,这些思想的出现,除了对当时的诗歌具有重要的影响之外,而且还给当时的舞蹈思想带来极大的鼓舞。

(四)汉唐舞蹈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不同

就以汉朝著名的舞蹈作品《铜雀伎》为例,《钢雀伎》相传是与曹操有关。曹操在建完铜雀台后,请一舞伎为此献舞,没想到该舞伎因长得漂亮被曹操终身禁锢在宫里。这名舞伎并不屈服,而是用舞蹈来表示自已的不满,由此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见舞蹈所体现的时代特色。《铜雀伎》这个舞蹈是由动、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的,“静”则体现出当时舞蹈婉约柔媚的特点,“动”则是以力量爆发为主,如脚步突然加大,并融入跳、跃、倒、急转身等等整个舞蹈氛围沉重。

而唐朝则以《谢公屐》为例,谢公屐就是谢灵运为了便于登山与远途旅行,而设计出的木鞋。《谢公屐》这个舞蹈所表达的意思是把自己限制在一双鞋子中,其中所潜在的意思是一个能人,恣意山水之间的潇洒情怀,并把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完整地展示出来,李白在他的诗里就提到“脚着谢公屐”,因此也能够从舞蹈当中体会到大唐时期的恢弘气象,以及长袖盖舞、衣袂飘飘的动态之感。

二、汉唐舞蹈的艺术特点

(一)汉、唐时期的舞蹈特点

汉唐时期的舞蹈审美主要是体现在袖、腰、轻、眼以及圆等等为核心的一种律动。袖,指的是有宽松衣袖的舞蹈服;腰指的是舞者要具备柔美有力的身体素质,轻则是指舞者的舞蹈要轻、灵;眼,则是指舞者的表情,神态要和舞蹈本身相契合;圆指的就是舞蹈的律动。按照已有的史料的记载,汉朝的著名舞蹈家赵飞燕,能够在皇帝的手掌心中跳舞,唐朝玄宗时期的杨贵妃,则能够‘转旋回雪轻’。再比如汉代与唐代舞蹈中的‘眼’,它包括了很多内容,并非仅仅指的是眼睛,是泛指面部的表情,眼睛的转动、目光的远送与回顾等等,将这些丰富的面部表情融入到舞蹈中,不但可以提高舞者的表演效果,而且还能够完美的展示舞者的个人魅力。“袖”则是唐朝时期舞蹈的重要服装标志,这也成为了舞蹈表演者审美的独特追求。将袖口加大加宽之后,能够从视觉上,对舞者的身体形成一种拉伸的错觉,舞者利用自身的肩膀或者手臂的舞动,让宽松大气的袖子在空中飞舞,如仙女下凡一般。“腰”的强调是汉唐舞蹈当中另一重要特点,舞蹈表演者通常是把柔软匀称的腰作为评价舞蹈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线与圆”则是说明了舞者在舞蹈当中的一种动态形式,主要是通过舞者挥动舞服的袖子配以舞蹈当中的回旋动作。这些优美的肢体语言,不但体现了大量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展示出整个民族所独有的审美取向。

(二)汉、唐时期舞蹈动作与韵律分析

在汉、唐时期舞蹈中,韵律之“律”有两层含义:(1)规律;(2)律动。对于舞蹈而言,不同的动作主要是依靠各部分的细节来进行联接,这样才能够让舞者在舞蹈表演的时候看起来具有整体性,并有完美的连续性。不管是在汉朝或者是在唐朝时期,舞者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的运用,也把一个个原本相互分离而又独立的舞蹈造型,进行完整连接。再比如汉朝与唐朝的舞蹈表演者对于舞蹈中的韵律表现有着严格的要求。而“神”则指的是舞蹈中所展示出来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韵律。而“形”则是体现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整体上体现的外部特征的总和以及所有在舞蹈表现当中能够用肉眼看见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形”,它不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舞蹈所具备的内涵,以及跳舞过程中所要把握的呼吸、节奏,还有精神状态和表现的情感变化等等。而在这些不同的审美表现形式之中,“神”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在“以神促形”的引导下,产生了“韵”。汉唐舞蹈中将独有的曲线展示,以及力量的融合,通过“拧、圆、斜”等方式,把这些不明显的气质变化的内容,重构为一个新的整体。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朝与唐朝的舞蹈不仅有效地展示出我国特有的文化内涵,而且对其相关作品进行梳理,对于今后的舞蹈发展以及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只有深度探索汉唐舞蹈的文化与艺术特点,并进行解读才能促进我国的舞蹈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汉唐舞者时期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魏晋风骨 汉唐新韵——观宋述林的近期绘画艺术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小论“古典”两派
从先荀后孟之说看汉唐荀孟关系以及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