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视阈下有关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刍议
2019-07-12台雪纯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台雪纯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37)
一、生态文学的诞生背景及其内涵
(一)人类精神家园的迷失与寻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东西方各国对峙的“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放任各大企业和工业集团砍伐森林甚至喷洒DDT剧毒杀虫剂等行为。这直接促使了自然生态链中大批植物、动物的消亡,且化学毒性通过食物链作用到了人体,引发了癌症、畸胎等疾病的出现。这些迹象连同战后的创伤、黑人等弱势群体长期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一起,激发了众多青年人的抗议运动。即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包括环境保护运动、反战和平运动以及黑人民权运动等在内的反文化运动。
伴随着反文化运动应运而生的,是反文化文学、反文化电影等颇具反叛意识与宣传效应的艺术门类的诞生,生态文学正是反文化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从本质上来说,生态文学的诞生映射着人类精神家园的迷失与对其的寻觅。虽然随着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一大批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人们开始认识环保主义,但直到七十年代,“生态文学”才正式开始作为文艺思潮被纳入研究领域。
(二)中国对于生态文学内涵的探索
生态文学是基于人们在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产生的生态思考与生态理解。在十九世纪末,以梭罗的《瓦尔登湖》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作品表露出了生态思考与理解。但这些作品大多为随笔或散文集,更侧重体现作者的志趣。《瓦尔登湖》在1949年首次传入中国,启蒙了中国当代文学界的生态文学,但是尚未成气候。
直到七十年代,随着生态文学里程碑之作《寂静的春天》的中译本的出现,中国学界才开始对生态文学展开探索。一时间生态文学、环保文学、自然文学等开始出现,说明学者对其内涵的难以界定。实际上,这些名称看似雷同,内涵概念却存在着很大差别。“环境文学”和“环保文学”侧重于环境保护,“自然文学”和“自然书写”则局限于自然景观,它们无论是审美高度还是外延范围都远远低于生态文学。2003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诺所著的《欧美生态文学》首次对外国生态文学领域展开了系统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生态文学内涵有了准确界定,即一种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立足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全新的审视与展现的文学形式。在生态文学的视阈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是与之紧密相连的重要环境伦理观。
二、人类中心主义——以《白鲸》为例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对立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催生了人类中心主义。但其真正意义上的起源,还需追溯到犹太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创世纪》。该书在第一章的第二十六节制定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等级制度,使得人类从大自然中抽离,成为唯一的“统治者”,基督教自此成为世界范围内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最为明显的宗教。此外,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这一思潮的发展和壮大。
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自然的话语权逐渐微不足道,生态环境岌岌可危,人类群体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提出了生态批评。这是一种涵盖多个学科与文化领域的研究思潮,它将现实环境与文学理论结合,分化出生态女性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学科。虽然生态研究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但具备一个共识,即人类中心主义是所有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与自然并不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自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人也不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者,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在《白鲸》中的体现
《白鲸》是素有“美国莎士比亚”美誉的麦尔维尔在1851年发表的以海洋为素材的长篇小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高速的工业化进程给生态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基于此,麦尔维尔借小说告诫人类“一意孤行地执行人类中心主义有朝一日必将招致大自然的报复,必须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统一。”
《白鯨》呈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行径,并且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对所有行径进行了批判。小说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中人物对于“人类凌驾于大自然以获取利益”这一观念的肯定。如亚哈船长不为破坏自然的行为反思,而对腿被白鲸所伤耿耿于怀并走上复仇之路;二是全书对于“人类毫无节制破坏自然以谋求利益的行为,必将引起自然反噬”这一中心思想的体现。《白鲸》所体现的生态批评思想,为生态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生态整体主义——以《寂静的春天》为例
(一)去中心化环境传播伦理观的胜利
自20世纪40年代,环境伦理领城出现了以利奥波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以罗尔斯顿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这些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取向,即要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摆在比人类自身利益更高的位置,并在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评判中将是否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和谐作为最高的衡量尺度。“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由此形成。
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来说,生态整体主义是一种系统、辩证的自然观和伦理观。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不要局限于人类自身。但其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的改造,观点的核心在于改造要维持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和恢复的合理范围之内,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是共存亡的。
(二)《寂静的春天》中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森在1962年出版的一部科普读物,全书分十七章,生动描述了新型杀虫剂DDT给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的难以挽回的后果。尽管这部作品受到了大批既得利益者的抹黑和打压,但也唤醒了民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肯尼迪总统为此专门领导“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对书中所提到的公害化学物质进行检验,最终得到了与书中一致的结论。《寂静的春天》由此成为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
在《寂静的春天》中,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已日臻成熟。书中提到“地球上的植物是生命大网络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必须自觉尊重和维护脆弱的生命之网。卡森试图用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的生态整体主义替代人类原有的生态观。雷切尔·卡森指出,当今的人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之余要直面环境问题,而非无视或者逃避。
四、结论
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中心主义的横行与生态整体主义的缺失,酿成了人类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于与自我之间的疏离和危机。而生态文学的出现,看似只是简单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则却是对这一系列危机的深度剖析,以达到解决“精神生态危机”的目的。这种思潮伴随着生态整体主义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