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型范畴理论对文学原型的解释力
——《死者》中的人物分析

2019-07-12宋素清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030006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
关键词:莉娅范畴姨妈

宋素清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 030006)

一、引言

1.詹姆斯·乔伊斯与“死者”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爱尔兰一位著名的作家,在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死者》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对整本书的总结与升华。小说的情节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莫肯家族一年一度的圣诞晚会。第二部分是男女主人公返回酒店后的情感交流。小说以极其细腻平静的笔触,描述了一场看似热闹非凡的聚会,但处处透露着“死气沉沉”的气氛。

2.原型和原型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经典范畴理论与“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Rosch(1978)在对范畴核心成员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成员地位并不平等,区分边界模糊,其结构呈放射状。“原型”处在结构的中心,是该范畴内的典型代表,具有范畴内大多数或全部成员的多种特征,强调了范畴的中心倾向。

由于范畴围绕原型建构,其边界“依成员的典型性程度向外扩展,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的范畴”。因此我们说,范畴的边界是模糊或不固定、互相重叠或互相渗透的。以Taylor为代表的原型图式范畴论进一步阐明了原型范畴理论中原型及其他成员的动态循环过程。原型图式范畴的内部基本上处于逐渐增加、扩展、调整原型属性,甚至废除先前原型属性的动态、循环过程。

原型范畴理论具有“结构性、多产性和跨学科性”。文学中原型理论的核心范畴是“原型”,有关原型的发生、构成和特征等,有不少文章加以论述。然而,对于原型在读者头脑中的接受过程却鲜少有人去研究。本文试图阐释原型范畴理论在用于揭示读者在阅读《死者》过程中对于“死亡”原型的认知过程,进而为更好的理解作品主题提供新的视角。

二、“死者”的形象分析

1.生理上死去,精神上活着的人:迈克尔·富里

在分析“死者”之前,首先要说明什么是死亡。我们知道,死亡是对维持一个活的有机体的生理功能的永久终止。显然,死亡范畴中原型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因年老等生理功能的永久终结。在《死者》中,格雷塔的情人迈克尔·富里因病去世,这使他具备了死亡原型的特征,可以被视为“死亡”范畴中的原型形象。

正如何树说,迈克尔·富里的生命终结了,但他却在格蕾塔的记忆里活着。“他仿佛就在我眼前,她的那双眼睛又大又黑。她的那种神情——那种眼神”她的话表明,她对富里的感情从未消逝。

2.生理上接近死亡,且精神已死的人:凯特和朱莉娅姨妈

故事中描述了加布里埃尔的两个姨妈凯特小姐和朱莉娅小姐:

“他的两个姨妈都是个子矮小、穿着朴素的老妇人。朱莉娅姨妈略高一点。她的头发灰白,下垂至耳廓上端,同样灰白的还有她那张肌肉松弛、黑斑点缀的大脸盘...凯特姨妈...布满了皱纹和褶子,像是一个干瘪的红苹果。她的头发也是老式梳辫,不过依然是成熟的坚果色。”。

这表明加布里埃尔的两个姨妈在生理上都很老。且自从他们搬到厄舍岛上以来,就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生活变得刻板化,思想也过时了。如宴会之初众人寒暄开玩笑的时候,朱莉娅姨妈“怏怏不乐地”问道:“套鞋是什么东西”;宴会期间谈起歌唱家,凯特姨妈提到的“帕金森”却是当时有名的男高音达西没有听说过的。

此外,朱莉娅姨妈是一个未婚的老妇人,但她每年都会深情地歌唱“穿上嫁衣”,与她“死气沉沉”的外表和从未结婚的经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此外,他们居住的厄舍岛起源于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The The House Of The Usher)中那座令人窒息、毛骨悚然的腐朽古屋的名字。两位思想陈旧的老妇人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小岛上生活了30年,每年都举办莫肯家族的聚会,邀请同样的人,播放同样的音乐。参加聚会的人每年都会跳同一支华尔兹舞,加布里埃尔每年都要发表演讲、负责切鹅,戴利小姐负责切火腿,格蕾塔的工作则是分发布丁。

因此,虽然她们在生理上是活着的,但精神上已经死亡。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中死亡原型的特征,她们是范畴中接近原型的第二种“死者”。

3.生理上活着、精神上死亡的人:格蕾塔、玛丽·简、莉莉

加布里埃尔的妻子格蕾塔在聚会的后半部分,站在阳台上专注地听着歌,回忆起年少的情人。在某种程度上,格蕾塔从未忘记对富里的爱,这种爱情实际上已经随富里而去了。玛丽·简自父亲去世后,一直与两位刻板守旧的姑妈一起生活了30年,深受影响,依旧演奏着过时的学院派乐曲。文中极具讽刺意味地提到,乐曲结束后,“鼓掌最热烈的是那四个一开始站在门口随后很快去了休息室的青年男子,他们在演奏结束时又回到了房间。”。女仆莉莉也一直对爱情感到绝望。通过她的话“现在的男人只会甜言蜜语地哄人,想方设法地占你的便宜”,清楚地表达了她的观点:没有一个男人是可以信任的。因此,虽然她们在生理上是活着的,但在精神上已经死亡。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中死亡原型的特征,第三类“死者”共同特征最少,是范畴中的边缘人物。

但原型和认知范畴不是静态的,而是随语境意义而变化的,取决于我们头脑中的认知和文化模式。通过上述人物分析,发现生理上活着,精神上提前死亡的人物刻画更多且彼此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根据原型范畴成员的不稳定性,可以肯定地说,故事中的“死亡”具有一定的语境意义,“死者”范畴中的原型可以被定义为生理上活着,但却在精神上提前死亡的人。

“只有当原型预示既部分顺应又适度地超越接受者的审美期待时,原型接受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型成员的流动打破了读者的原有认知,带给读者阅读愉悦,有助于读者产生顿悟。在这个范畴内,迈克尔·富里在“死者”范畴中由中心流动到了边缘成员,其他成员由边缘流动到接近中心的位置。因此,“死亡”范畴中的原型是那些身体上还活着,但在精神上像格蕾塔、简及莉莉一样死去的人;第二种是那些像凯特和朱莉娅姨妈那样生理上接近死亡,且精神已死的人,他们是更接近原型的成员;那些像迈克尔·富里生理上死去的人是原型范畴的边缘成员。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原型范畴理论对“死亡”这一主题原型的解释力,对三种“死者”形象进行了分析,发现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与“死亡”的主题有着生理或心理上的联系。它们都是不同层次的“死亡”形象特征的载体,主题实际上反映在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掘发出“死亡”范畴中中心与边缘人物的流动,揭示了“死亡”原型在读者头脑中的接受过程,实现对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

猜你喜欢

莉娅范畴姨妈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波莉姨妈信守承诺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饲养员手记
动物园里趣事多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
牡丹女王的姨妈
小不点儿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