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葛水平的山西乡土小说叙事风格

2019-07-12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太原030000

名作欣赏 2019年20期
关键词:乡土山西细节

⊙刘 晶[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太原 030000]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体现出作家在创作时剥去那些不属于自身的东西以及为他和别人共有的东西之后的剩余和内核。纵观山西乡土小说,葛水平可谓是山西文坛的新锐。值得一提的是,她与山西乡土文学“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同为山西沁水人。二人尽管相隔数十年,但葛水平的作品仍然不时折射出赵树理的影子。可贵的是,我们看到葛水平的作品中更多的加入了鲜明的个性化元素,因此,尽管二人的作品同样以晋东南农村为底色,却有另一种创作的思维和叙事的风格。因此葛水平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叙事风格特点同样值得传承和研究。

一、葛水平小说叙事风格浅析

(一)重视戏剧化的结构

葛水平是一名戏剧编辑,其小说写作手法也偏向于戏剧化,善于利用戏剧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人物多彩的性格与坎坷的命运。这一点可从两个方面得窥。

首先,葛水平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取代整个小说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作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方式,对话是构成文本的主体。葛水平通过对话这种手法赋予人物多样的性格并编织出一串串生动的情节进行叙事。比如她在《地气》中运用对话的形式来描写乡村教师王福顺在山上的生活及来鱼和德库的矛盾,将乡村邻居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突显出人物的善良。在叙述过程中,葛水平让人物通过自行对话来演绎乡村村民的淳朴,期间很少有打断的评论或者心理描写,哪怕是高潮部分的情节也是以对话为主,连人物的动作也一笔带过。这种完全以对话为主的叙事风格不仅顺理成章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更显现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其次,葛水平在创作中重视对场景的设置。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载体,小说与戏剧联系紧密,都是以表达故事为主,只不过前者的矛盾冲突过程缓慢、对抗性较弱,后者的矛盾冲突集中。葛水平凭借自身丰富的文字经验,将戏剧的激变和小说的渐变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场景来分割冗长的故事,使读者深陷其中并获得接近真实的感受。比如在《甩鞭》 中用王引兰和麻五的生活、王引兰改嫁李三以及王引兰回到老窑这三个场景空间来搭起整部小说的骨架。这三个场景在各自的舞台上表现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每一次场景的转换都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背景色彩的明暗变换暗示了人物的凄惨命运。而作为小说关键道具的“鞭子”,则贯穿整个故事情节,成为促进故事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戏剧化的手法反映出葛水平对时间、布景和道具的熟练、合理的运用,让人物演绎自己生活的悲欢离合,使得读者更加连贯和真切地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二)强化细节的刻画

传统的山西乡土小说在叙述故事上,重内容、重情节,引导读者一步步解答“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的疑惑。与之相比,葛水平的乡土小说尽管也重视故事内容,但她更注重通过细节的刻画来呈现乡村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这种手法也弥补了情节的缺陷,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审美意蕴。葛水平在刻画故事细节上善于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铺陈场景。葛水平小说的主要场景是乡村人民的生活,这里充斥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土垒结构的房子和灰蒙蒙的色彩,先天就处于单调、枯燥、无味的情境。因此,从细节入手是最理性也最有效地叙述手法。比如在《喊山》的开头一段,葛水平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生动地呈现出山的“狭长”,再借助“骡子”和“骡子身上的肋骨”形象地勾勒出村落与大峡谷间的大小区域,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的感染力。再比如在《黑口》中,葛水平抓住了人物细节的差异来展现两个不一样的村落,使场景的设置更具特色,便于读者体悟和感受。这种对细节的刻画既是艺术表现手段的凝练,也是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成果。

其次,重视生活。葛水平对细节刻画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她凭借对农村生活深刻的了解,以平时的眼光审视农民的日常,从中抽离出诗意,让人物哪怕在残酷的现实中也能展露出一丝丝温馨。

比如在《喊山》中,“哑巴”红霞的丈夫腊宏无恶不作且被人怨恨,但内心深处也有一份对孩子的爱。葛水平通过腊宏为女儿摘桃却不幸被韩冲的雷管炸死这样一个细节来展示生活的多变与无奈。

再比如腊宏死后的赔偿问题,在村干部的主持下订下了一份不具有法律规范但彰显人情的特殊合同。葛水平用合同的细节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死人已死,活人要继续活。这份看似“愚昧”却透露出“平等”的合同,用人性的暖意来温暖了乡村的艰辛生活,使得整段情节更具可读性。

二、葛水平小说叙事风格的成因

文学作品的叙事风格体现出作者的创作个性,山西乡土小说众多,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而葛水平的独特风格源自于她的成长经历。

(一)葛水平受地域影响颇深

出生在山西沁水的葛水平,生活环境极其艰辛,当地村民日常沟通时习惯于“喊”,这也是她创作《喊山》的真实素材来源。同时,山川沟壑分布、土地凹陷不平的特殊地貌,也无形中培养了她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所以作品《喊山》中对高山峡谷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仍散发着浓郁的山西风土人情。

(二)葛水平从十二岁开始学戏剧的经验对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较深

可以说,葛水平最初的文学启蒙来源于戏剧,无论是对对话的熟练掌控,还是对情节的巧妙构造,抑或是对场景的设置和道具的运用等,都呈现出显著的戏剧化色彩。

(三)葛水平的审美追求与众不同

一个人的成长体验源自生存经历,但无法决定创作风格,这是因为每个作家的审美追求不同。文学从某种意义上即是人学,而作家则可以看作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者。也就是说,当文学步入作家时代后,人文关怀就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价值追求和神圣的社会责任。葛水平在小说叙事上始终贯彻“善”的人文关怀,以此来塑造小说中的人物。

比如《空地》中瘸腿的张保红、《守望》中让人唏嘘的米秋水等,都是在艰苦生活中不失善心的普通人。哪怕对于琴花、腊宏、王广茂这样的负面人物,葛水平也依然不选择一味地批判和谴责,而是极力营造温馨与善良的一面。可见,葛水平始终怀抱对生活的尊重和虔诚,坚持用温情来化解苦难,彰显自身“善”的人文追求。

综上所述,葛水平的山西乡土小说叙事风格独特,缘于外界的地域影响以及内部的审美追求。

三、总结

山西文学与地域、与民族、与时代息息相关,作为山西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葛水平的文学作品立足于自身生活的太行山,建立在对乡村农民生活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上,通过戏剧化的结构以及对细节的强调来打造独一无二的叙事风格,这也是理解葛水平文学作品的重要突破口。

猜你喜欢

乡土山西细节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江澜新潮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乡土分外妖娆
细节取胜
时尚细节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