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优劣差异

2019-07-11雷丹周建李庆刘诸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7期

雷丹 周建 李庆 刘诸敏

显微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优劣差异

雷丹① 周建华① 李庆① 刘诸敏①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小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n=26)和参照组(n=24)。其中研究组行显微手术治疗,参照组行脑室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NIHSS、GC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GCS及ADL评分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GCS及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脑室外引流相比,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出血临床效果更佳,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意识状态和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小脑出血; 显微手术; 脑室外引流; 预后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7.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7-00-02

小脑出血是一种小脑实质内的出血,具有起病骤急、进展凶险的特点,患者可表现为眩晕、呕吐等,重症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2]。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类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方式,其中脑室外引流较为常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但对于小脑血肿量较大患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3]。显微手术是一种可在显微镜直视下进行操作的术式,可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近年来被运用于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取得良好效果[4]。本研究将探讨显微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优劣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小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小脑出血的诊断标准[5],且经头颅CT检查确诊;(2)患者对手术耐受,无手术相关禁忌证;(3)发病时间小于73 h者。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者;(2)有脑卒中病史或凝血功能异常者;(3)伴有严重心、肝等脏器功能不全者;(4)由颅内动脉瘤或静脉畸形引起出血者。其中研究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7.92±7.58)岁,平均出血量(15.89±2.37)ml;出血分型:中间型12例,混合型9例,外侧型5例。参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04±7.65)岁,平均出血量(15.61±2.45)ml;出血分型:中间型11例,混合型7例,外侧型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及出血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行脑室外引流治疗:(1)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在患者的脑中线旁、前额发际线后的3 cm处行一3 cm左右的切口,做好穿刺点的标记;(2)使用14号脑室引流管,以双耳连线作为穿刺方向(注意要和矢状面平行);(3)穿刺成功后,采用37 ℃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脑室进行轻柔冲洗(避免强行抽吸);(4)术后给予患者脑室注入2万U尿激酶到血肿腔,夹闭2 h后开放引流,3次/d。

研究组行显微手术治疗:(1)麻醉方法同参照组,患者取仰卧位并采用头架将头部固定,根据CT检查结果显示的小脑出血的具体部位,选取合适的手术入路:针对小脑半球外侧二分之一出血的患者采用旁正中入路,小脑半球内侧二分之一和小脑蚓部出血的患者则采取后正中入路;(2)通过咬骨钳于患者枕骨鳞部小脑蚓部形成4 cm×5 cm的骨窗,后进行打枕大孔操作;(3)于显微镜下将患者的硬脑膜打开,采用脑穿针进行穿刺,以证实血肿腔,后进入患者的血肿腔将血肿清除干净,采用电凝进行止血,针对破入脑室患者,同时清除其第四脑室内的血肿,但要注意避免在这一部位行电凝止血操作;(4)血肿完全清除后,通过人工硬脑膜减张修补患者的硬脑膜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意识状态和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分,其中NIHSS包括15个神经功能检查项目,分数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GCS满分15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意识状态越好;ADL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越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进行评定,恢复良好:GOS 5分,患者能正常生活;中度残疾:GOS 4分,患者能在保护下工作;严重残疾:GOS 3分,患者清醒,但日常生活需照料;植物状态:GOS 2分,患者身体仅有最小的反应;死亡:GOS 1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NIHSS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样本t检验,死亡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NIHSS、GCS及ADL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NIHSS、GC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GCS及ADL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GCS及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比较

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8,P<0.05),见表2。

3 讨论

小脑出血主要是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血肿可直接损害患者的脑部组织,导致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昏迷或死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7]。因此,及时清除脑部血肿、缓解其对脑组织的损伤是临床上治疗该类患者的关键。脑室外引流治疗非进展性的单纯血肿患者疗效确切,但对于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小脑血肿量较大的患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8]。蒋逢春等[9]研究发现,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将研究组及参照组患者分别予以显微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治疗,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有所降低,GCS及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GCS及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均P<0.05);术后6月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脑室外引流,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意识状态和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脑室外引流通过穿刺侧脑室进行引流,可以将患者的颅内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治疗非进展性的单纯血肿患者疗效确切,但对于小脑血肿量较大的患者,难以达到彻底解除脑干受压的效果[10]。而显微手术由于可以在显微镜直视下进行操作,手术视野良好,可以准确清除血肿并做到精确止血,故能够迅速降患者颅内压,清除血肿,充分解除脑干受压,有效避免盲目电凝造成患者脑组织或血管发生损伤,患者出血率较低,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脑组织继发性损伤,很好地保护其重要血管和神经,改善其预后情况[11]。苏志辉等[12]研究结果也表明,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效果优于脑室外引流手术。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术前的血肿量、意识状态和周围水肿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坚持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术式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与脑室外引流相比,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出血临床效果更佳,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意识状态和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佳强,张钺,余胜坤.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13(6):463-465.

[2]蔡可胜,卞文彬,袁运尚.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铸型的手术治疗:38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3):267-268.

[3]邱乃锡,罗家扬,刘俊辉,等.单侧、双侧脑室外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优劣差异[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7):125-128.

[4]谭龙,杨立坚,李曾仕,等.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46例临床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137-138.

[5]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6]易堯轩,王孙东,聂永庚,等.显微手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8):79-80.

[7]李子坚,骆实,许小兵,等.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183-185.

[8]郑家地.脑室外引流术在小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6,45(21):2998-3000.

[9]蒋逢春,寇烤,陈永军,等.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效果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18-19.

[10]景雪峰.脑室外引流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出血伴四脑室血肿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4):42-43.

[11]周维坚,赵树鹏,冯国彦,等.高血压小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90-91.

[12]苏志辉,赵慧.显微手术治疗与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临床比较[J].临床研究,2017,25(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