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再难,母亲也要让我上学
2019-07-11曹洪儒
曹洪儒
时光飞逝,母亲离我而去已经30多年了,但是在故乡同母亲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特别是母亲省吃俭用、鼓励和支持我上学读书的那些往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上世纪30年代末,我出生在河北省宝坻县一个偏僻乡村。我自幼丧父,母亲拉扯着哥哥和我靠耕种几亩薄地过着清贫的日子。那时候大部分年份,夏季连日阴雨,村北的蓟运河河堤決口,村外一片汪洋,秋粮大幅减产或绝收,人们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你也不小了,上学去吧。”在我7岁的时候,母亲把我送进了学校。
刚进学校,贪玩的心一时收不回来,我逃过学,和几个玩伴偷偷到河沟里摸鱼,或到路边草丛里捉蝈蝈……没少让母亲操心。那天,母亲以为我上学去了,却看到我的书包还在,她屋里屋外全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后来,她终于发现我爬上了后院枝叶茂密的枣树。母亲一定是很生气,冲着我嘁:“你这孩子,竟跟我藏闷儿闷儿(捉迷藏),快下来,上学去!”
母亲不识字,但知书达理,能讲很多故事,是个很传统的女性,深深懂得一个孩子上学读书的重要。她常对我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个孩子,不识字怎么行呢?”
在母亲的鼓励和坚持下,我完成了初小4年的学业,上高小要到村南的大吴庄去,两村相距6里地,每天往返10多里,这叫“跑校”。去不去上高小呢?我家斜对面有一个婶婶,她知道我家生活困难,没少帮助过我们。她跟母亲说:“别让他上学了,留家里帮你千活,拾柴捡粪如捡金啊。”母亲不为所动,无言地谢绝了她的好意,支持我到大吴庄上高小。
跑校,夏天头顶烈日,冬天冒着严寒,挺辛苦的。那是一个严冬的早晨,刚上路不久,一阵阵呼啸的西北风袭来,把地上千燥的黄土卷到高空,冰冷的大地笼罩在茫茫的沙尘之中。这是冬季华北平原常见的恶劣天气。我和另两个同行的孩子一路风寒,到校后都被冻得瑟瑟发抖,个个灰头土脸,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
那年7月,还差半年高小毕业,我报考宝坻中学被录取。那时宝坻中学是全县唯一的一所中学,在村西60多里。到那里上学要住宿,可我的被褥实在是太破旧了,要买新的家里没钱。场院里有从地里收上来的白高梁,那是以后半年的口粮,卖了吃啥?为了让我上学,母亲也顾不了那么多,她把一口袋白高粱卖给了村里的供销社,拿着卖粮的钱,带着我走了8里路到村西的方家庄去赶集,买回来做被褥的布料和一个搪瓷脸盆。
那天,是我离家到宝坻上学的日子。我背起母亲亲手给我做的被褥,拿起搪瓷脸盆,走出了家门。母亲送我到村西,在水井旁的一棵大柳树下停了下来。临别了,她看了看我,说:“有空了,就回来看看。”我抬头清楚地看到她的嘴唇微微有些颤动,眼角也闪着泪花。
我鼻子一酸,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向她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转身离开她,离开养育了我的土地,走向一个陌生的世界。
我不时停住脚步回望着她,频频向她招手。她的身影慢慢地、慢慢地在我的视线中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