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电工考证理论课探讨
2019-07-11梁连旺
梁连旺
一、研发背景
随着人社局考证制度的改革,电工中级的理论部分改用计算机标准化考试。本校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在改革了以后,理论考试的合格率都停留在一个低位的水平,从未改革之前的90%以上,一下子下降到只有10%左右。电工中级证又是本专业学生毕业的硬性指标,学生必须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才能顺利毕业,因此,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非常繁重。
通过率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标准化考试以后,由原来固定抽的几套题变成了无规律可循的无数套试题,而题目的范围非常广,涉及了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自动控制、职业素养等,在课堂上根本没办法面面俱到地全部讲授并复习到,考证部门也没办法根据规律缩小复习的范围。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差,对理论性的内容敏感度低,对满篇的内容更是头痛,没办法也没耐性去记忆,必须要创新方法,简化学习的篇幅,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既可以与考证的形式相呼应,又可以加入新的学习元素,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笔者利用Eclipse ADT 开发出了Android版本的电工理论信息化练习软件,希望通过这个软件能改变本校电工中级考证理论合格率偏低的问题。
二、软件测试及信息化开展
传统的复习方法是学校将收集回来的题目做成题库,然后印发给学生自我复习。经过13汽电、14汽电两届四个班的测试,同学们都反映印发的题库太密集,不容易记忆,所以收效甚微,通过率始终提不上去。
电工的信息化练习APP在2014年底才开发出来,APP的形式如下(图1):有固定内容练习及测试模块、模拟考试模块、生存模式等。
由于该软件2014年底才成功开发出来,所以14级的同学没办法进行APP的效果测试,只能由當年要进行考证的15汽电及15电气两个班级作为第一个用户以及测试对象。
15级的两个班级,对使用APP进行复习的步骤如下:
首先是早读。有了APP,于是早读也变得信息化起来,同学们每个人都手捧着手机,盯着手机屏幕进行早读。如图1所示,因为手机上每次只显示一题,所以看上去比较清晰,学生不会看错别的题。同时,APP显示答案的方式是以高亮的蓝色表示答案正确,红色表示答案错误,交卷以后也会自动用蓝色显示答案出来,所以信息比较容易获取。学生每读完一题,手指一点又跳到下一题接着读,非常有条理,不会出现读错的情况。
其次是正课。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学校特意安排了理论课,主要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理论题的记忆。上课也可以分两个途径进行,第一个途径是利用纸质的复习资料复习,第二个途径就可以利用Android手机版的软件进行练习。经过几个循环的教学验证,纸质的资料最不受学生欢迎,虽然它携带方便,但字体太小,不容易阅读,再加上篇幅多,容易损坏,丢失。所以在后期的教学中慢慢放弃了,手机版本的题库则是完美的替代。上课的时候,以手机作为学习的媒介,一道题一道题地进行记忆,而且可以适时地进行测试,老师进行测验时也不用出试卷,只指定测试第几套就可以了,考完后测试成绩一目了然,学生也可以根据测试的情况查找自己不足的地方,加深印象及记忆。
再次是课间。同学们下课了以后也可以随时进行练习。学生都随身携带着智能手机,只要利用Android手机安装该APP就可以实现课后巩固,想做就做,想做几道题就做几道题,做好了,通过微信截图发到班群,发给家长,让同学、家长、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进步情况,及时给出意见。
最后是课后。学生回家了以后,老师没办法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也不知道学生有没有自习,那家长就成了老师的好帮手。班主任通过家长会、班群等方式,把APP的使用情况简单介绍给家长,教会家长怎样查看学生的练习成绩。这样可以发挥家长在家里的监督作用,督促孩子晚上在家必须做一到两套题,增加学生的记忆。
经过两个班的使用测试,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是:APP的人机交互界面比较和谐,颜色鲜艳,每次只显示一道题,比较清晰,学习起来不会感觉费劲;不同的模式适合不同的阶段,既可以练习,又可以挑战,大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无聊的时候,与同学PK一场,更可以增加自己的满足感。
三、效果
老师对于电工考证理论题库的评价:
第一,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介质上的区别。传统的学习方法都是将知识内容印刷在纸质的媒体上,而信息化的题目和知识点全都储存于手机或电脑中,可移植性好;
第二,在出门忘了带钱包也要带手机的时代,到什么地方都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手机作为学习载体,为学习提供了便利,解除了学习时空的限制;
第三,信息化可以使用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取代传统媒介的枯燥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四,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去考虑,可以节省印刷用的纸张,一次开发,可以长久运用,维护方便,成本低。
经过15级两个班的使用和测试,最终电工考证出来的结果显示,理论的合格率从原来的10%左右又回升到60%以上。经过与上课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的总结分析,大家都认同具有友好交互界面的APP是同学们理论通过率大幅提高的重要助力。
四、软件的推广情况
有了15级两个班的成功经验,15级的其他班级看到了信息化对考证的正面作用,也纷纷做出了需求反馈,因应不同的需求,APP也不断地更新改版,逐渐出现了“数控车”“面点”以及“中烹”版本的练习题库,并在全校推广开来,凡是涉及信息化类型考试的科目都采用了电工题库的原代码作为蓝本,派生出自己独特的练习软件,并且理论的通过率都在70%左右。现在,17级所有的考证班级都在采用Android版本的题库作为练习的主要资料,数车、面点等专业也陆续在练习中。电工考证的两个班,在期中模拟考试时,通过率都在70%左右。
五、总结
在教育形势不断转变的情况下,信息化给传统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它改变了教育的思维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老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及学习的效率。但信息化的使用也不能盲从,它必须要与学科相对应,而且一定程度上要求老师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包括老师的创新能力和应用信息化的能力等。笔者相信,信息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中职教育也会在信息化环境中不断改革、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