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和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2019-07-11杨凤兰牛伟舜尤泰媛
杨凤兰 牛伟舜 尤泰媛
摘要 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提供参考。本文以华池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經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由整治前的39.2、43.8、35.2、37.4提高到整治后的72.6、69.6、65.6、70.0,达到良好水平。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甘肃华池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185-02
Abstrac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and remediation project,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d improvement in other similar areas.This article took the land improvement project of Huachi county as an example,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and improvement project wa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us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ecologic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were improved from 39.2,43.8,35.2,37.4 before renovation and to 72.6,69.6,65.6,70.0 after remediation,reaching a good level.
Key word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land improvement;benefit evaluation;Huachi Gansu
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保证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3]。近年来,中国实施的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部署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等标准,为土地整治中切实提高农田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是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4]。国外土地整治更注重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强调土地整治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景观等多效益的统一[5]。我国对土地整治效益的评价也由较早的单项效益发展为目前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项效益统一,所采用的效益评价的方法包括主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能值分析、熵权可拓物元模型、云模型、RAGA-PPC模型等[4,6]。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法对华池县各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效益进行评价。
1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华池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东北部,东北与陕西省的志丹、吴起、定边接壤,西南与本市环县、庆城、合水为邻。地处东经107°29′~108°33′、北纬36°07′~′36°51′,现辖4镇11乡111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3 776 km2,总人口133 700人(2014年)。地势北高南低,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川塬兼有,梁沟峁相间,是国家贫困县和甘肃省18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海拔1 100~1 780 m,属大陆性气候,冬季长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常晴,夏热丰雨。年平均降水量380~510 mm,年平均气温为7.8 ℃,无霜期140~180 d。境内有元城川河、柔远川河、城壕川河、二将川河4条主要河流,年总径流量大于400万m3。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社会经济指标、生态环境条件等资料来源于华池县上里塬、城壕、五蛟、柔远4个乡镇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土地整治工程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布局来源于华池县的上里塬等4个乡镇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图纸。该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586万元,总规模32.46 hm2。项目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表1)。
1.3 研究方法
1.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按照整体性、全面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6-7],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A)为目标层,以生态效益(B1)、社会效益(B2)、经济效益(B3)为准则层,选择对各项准则层有显著影响的绿色植被覆盖增加度等11个因子作为具体评价因子,建立土地整治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表2)。
1.3.2 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权重,并经一致性检验CR<0.1(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一致性检验CR值分别为0.051 6、0.051 6、0.039 0、0.039 0),权重合理可用,由此得出各评价因素的权重(表2)。
1.3.3 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以对某事物做出定量评价[8-9]。模糊综合评价是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将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再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进行综合[9-10]。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型为B=A×R。其中,B为评判结果向量;A为评判因素的权向量;R为模糊关系矩阵。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结果
采用百分比统计法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从而得出土地整治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整治前后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如下:
2.1.1 综合效益。整治前综合效益为B1=A1×R1=(0,0,0.34,0.28, 0.38),整治后综合效益为B1′=A1×R1′=(0,0.66,0.33,0,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整治前综合效益处于“差”等级,整治后综合效益处于“良好”等级,土地整治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2.1.2 生态效益。整治前生态效益为B2=A2×R2=(0,0,0.49,0.21, 0.30),整治后生态效益为B2′=A2×R2′=(0,0.53,0.42,0.05,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整治前生态效益处于“中等”等级,整治后生态效益处于“良好”等级,土地整治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2.1.3 经济效益。整治前经济效益为B3=A3×R3=(0,0,0.26,0.26, 0.46),整治后经济效益为B3′=A3×R3′=(0,0.46,0.36,0.18,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整治前经济效益处于“差”等级,整治后经济效益处于“良好”等级,土地整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1.4 社会效益。整治前社会效益为B4=A4×R4=(0,0,0.29,0.29, 0.42),整治后社会效益为B4′=A4×R4′=(0,0.54,0.42,0.04,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整治前的社会效益处于“差”等级,整治后的社会效益处于“良好”等级,土地整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2.2 结果分析
将评价等级(优,良,中,一般,差)赋值为(100,80,60, 40,20),引入评分标准函数F=(f1,f2,f3,f4,f5)T=(100,80,60,40, 20)T,其整治前后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分值为Z=B×F。经计算,土地整治前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最终结果见表3。
2.2.1 综合效益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综合效益由“差”等级提升至“良好”等级,其最终值从39.2提高到72.6,提高了85.20%,可见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综合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2.2 社会效益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由“差”等级提升至“良好”等级,其最终值从37.4提高到70.0,提高了87.17%,可见项目的实施合理调整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使产值提升,农民收入增加,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2.2.3 生态效益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生态效益由“中等”等级提升至“良好”等级,其最终值从43.8提高到69.6,提高了58.90%,可见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绿色植被覆盖率,改善了区域土壤结构和增加了绿地面积,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2.2.4 经济效益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由“差”等级升至“良好”等级,其最终值从35.2提高至65.6,提高了86.36%,可见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项目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 讨论与结论
(1)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综合效益值从39.2提高至72.6,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均显著提高,其效益值分别提高了86.36%、58.90%、87.17%,土地整治实现了预期目标,但各项效益仍有提升空间。
(2)在今后土地整治中应在以增加收入、提高农地单产、发展经济为主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具体项目实施中强化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程文仕,乔蕻强,刘学录,等.基于AHP-DEA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比选[J].自然资源学报,2017,23(9):1615-1626.
[2] CHENG W S,DU Z Q,CAO C,et al.Assessing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a case study of Qingyang in Western China[J].Remote Sensing and Smart City,2015,64:423-439.
[3] 程文仕,黄鑫,刘洋,等.基于土地整治绩效空间差异和潜力分级的投入优先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1):192-197.
[4] 程文仕,乔蕻强,刘志,等.基于RAGA-PPC模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4):257-261.
[5] 喬庆伟,许庆福,王增如.国外土地整治管理的经验与借鉴[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0):68-72.
[6] 许璐璐.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7] 胡永宏,贺恩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 杨伦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武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9] 宁晓秋.模糊数学原理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10] 李士勇.工程模糊数学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