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阅读中实现学生与大师的对话
2019-07-10卢齐
[摘要]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和批判价值。为激发新时代的高中生对经典小说的阅读兴趣,在深度阅读中实现与大师的对话,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对经典小说《阿Q正传》的阅读赏析。通过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文本深入,引领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读懂人物;生活引入,引导学生建构独立完整人格。
[关 键 词]小说赏析;深度阅读;对话;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是文学大师奉献给世界文坛不朽的艺术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批判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实现与大师的对话,弄懂“精神胜利法”的含义,了解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意图,感受鲁迅先生的高贵情怀,笔者做了有益的尝试。
虽然教材只节选了小说的第七章和第八章,但课文篇幅相对较长,反映的时代距离学生较远。在授课时我致力于化难为易,化整为零,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顺畅地阅读经典,对话鲁迅。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严肃文学、经典小说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升,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
高一学生喜欢小说的文学样式,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热衷浅表性的阅读,不喜欢深入思考。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诉求,他们对鲁迅小说兴趣不大,对阿Q这样的人物形象难以理解,甚至有可能质疑这一人物形象的合理性和典型性。他们头脑比较灵活,具有查找运用资料能力,能够通过学习平台完成预习,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因此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我确定了四个学习目标:分析环境,把握小说情节,感知文本内容;品读片段,分析人物心理,了解“精神胜利法”;合作探究,探寻悲剧根源,理解创作意图;感受作者深沉的悲悯情怀,理解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情境导入,激趣入眼,引发学生对人物命运的关注
授课伊始,笔者播放自制的flash动画“Q型小人物”:镜头1.一个圆圈缓缓滚入镜头,定格;镜头2.圆圈渐变为字母Q:镜头3. 字母Q渐变为阿Q漫画头像。并配以这样的导入语:“有一个人,他没有家庭,没有土地,没有住房,没有固定的职业,甚至没有姓和名。就像这个圆圈,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他为人的尊严、价值几乎等于零。他的癞痢头上拖着一条细黄的辫子就像字母Q上的小尾巴,他就是‘阿Q。”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以此引发学生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激趣导入。
二、文本深入,解读入脑,引领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读懂人物
教师引领学生逐步解读文本,通过“阿Q与未庄”“阿Q与精神胜利法”“阿Q与辛亥革命”“阿Q与鲁迅”四个环节实现深度阅读,从而对话大师,读懂人物。
第一个教学环节——“阿Q与未庄”。教师引领学生分析环境,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学案,交流答案:1.阿Q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黑暗腐朽的清末、封闭愚昧的未庄。2.将文中人物分类:地主阶级(举人、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等)、 地主阶级的帮凶(赵司晨、赵白眼等)、同样愚弱的国民(王胡、小D、未庄男女)。认识到阿Q是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腐朽黑暗社会的最底层劳动者,有着深深的时代特征和阶级烙印。
第二个教学环节——“阿Q与精神胜利法”,包括“理情节”“析人物”“知病因”。首先由一名学生根据预习学案,并借助课件上的漫画提示,复述小说情节,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接着对照预习学案,师生合作探究:阿Q面对革命的态度变化。引领学生通过品读重点片段,了解阿Q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1.赏析语言描写。学生观看《阿Q正传》电影片段,分角色朗读相应文段,思考:阿Q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飘飘然”?师生总结:阿Q在想象中自高自大,自我膨胀,感受到满足与胜利。2.品读心理描写。学生齐读阿Q关于革命幻想的文段。引导学生讨论他具体的幻想内容。得出结论:杀仇人、抢东西、抢女人。他要杀仇人,因为他在现实中受尽欺凌;他要抢东西,因为他一贫如洗;他要抢女人,因为他孤苦一人。至此,师生达成共识:面对现实中的屈辱和失败,阿Q只有在幻想中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3.分析动作描写。引导学生品读阿Q投靠假洋鬼子时的三处动作描写,感受阿Q在假洋鬼子面前的奴性心理和屈辱状态。结合前文“飘飘地飞了一通”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认识到阿Q只有在幻想中才能拥有胜利和满足的感觉,现实中的阿Q则是自轻自贱、奴性十足。至此教师引导学生“知病因”,使之逐步认识到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阿Q总是用幻想来自我麻痹,来逃避现实。而这种幻想对他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使他无辜受害。
在“阿Q与精神胜利法”环节中,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运用“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的人物赏析方法,分析阿Q面对革命的心路历程,了解到阿Q是典型的“精神胜利法”患者、国民劣根性的代表人物。同时,学生从阿Q现实与幻想的差异中感受人物可笑之中的可怜、可悲。
第三个教学环节——“阿Q与辛亥革命”。阿Q向往着革命,却在这场革命中丧了命,那么阿Q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1.这场革命是什么革命?2.阿Q眼里的革命什么样?3.如果阿Q参加了革命会怎样?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师生讨论,得出结论:1. 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但它把阿Q这些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反而对举人、假洋鬼子等封建势力采取了妥协、姑息的态度。可见,辛亥革命不属于阿Q。2.在阿Q眼中,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杀仇敌、抢东西、抢女人”。阿Q对革命的认知错误、偏狭,他根本不理解辛亥革命。3.如果阿Q参加了革命,他将会去实现他的革命幻想——“杀仇敌、抢东西、抢女人”,取代赵太爷,去欺压、残害小D、王胡之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奴才造反做了主人之后,其横暴、残忍和摆架子,又远远在原来的主人之上;而奴才造反失败,必然要疯狂地屠杀和毁坏,自己不能拥有的东西,也不能让别人拥有。”因此,阿Q也不能参加革命。
由此学生认识到阿Q是受侮辱受损害而不自觉的愚弱国民的代表。这些底层劳动者,囿于他们的阶层和环境,像被囚禁在“一个封闭的黑屋子”里,愚昧无知,自私狭隘,没有起码的道德观念,没有正确的是非观,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因此,辛亥革命救不了他们。
第四个教学环节——“阿Q与鲁迅”。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那么阿Q的出路在哪儿?教师点拨:鲁迅先生一直关注农民命运:“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就像阿Q正當壮年,却一贫如洗,最终做了砍头示众的材料。
学生讨论后回答:阿Q要想改变悲剧命运,首先改变愚昧麻木的病态心理。师生达成共识:作者的创作目的就是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意在唤起 “绝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先生为阿Q开出的药方。
三、生活引入,感悟入心,引导学生建构独立完整人格
课堂的最后环节是“阿Q与我们”。教师质疑:怎么理解小说结尾“据考据学家们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至今子孙不绝”? 从而让学生了解阿Q是世界文坛的不朽的艺术形象。阿Q的性格弱点既是中国现代国民性的代表,又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阿Q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最后教师播放自制的flash动画“以阿Q为镜明自身得失”,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联系生活,反省自身,从而不断建构独立完整的人格。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节奏流畅,师生在深度阅读中实现了与作者的对话,读懂了文本,读懂了人物,读懂了作者,感受到了经典小说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感知到独立意识和理性思维的重要,感悟到鲁迅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度思考,感念到先生的精神高度和高贵情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小说阅读中得到了提升。
作者简介:卢齐(1970—),女,汉族,上海人,工作单位: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
作者单位:青岛经济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