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研究
2019-07-10安子瑾
安子瑾
[关 键 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部分,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高职辅导员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骨干力量,加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促进高校更好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如队伍流动性大等。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要想提高其思政素质,需要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引导管理。
一、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意义
目前各高校对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不同,但都要求辅导员成为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工作者,在学习、就业等方面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很多辅导员缺少对职业的全面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忙于各种事物,看不到职业发展方向,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发展。《教育部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是思政工作一线辅导员的职业角色[1]。
职业化是指工作的职业品质不断提高形成职业的过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使其职业品质不断提高,最终成为稳定的职业。辅导员应具备完成工作职责必需的知识能力,从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建设,成为高素质的思想教育管理人才。目前辅导员工作范围拓展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者、指导者,辅导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做辅导,包括职业生涯辅导等,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组成高素质专业化的精干队伍。
目前辅导员未被认为是专业技术人员,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辅导员非专业化的现象,辅导员上岗前未学习过系统的学生工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很多困难。目前辅导员工作年限为4~6年,辅导员工作流动性强,不能有效积累丰富系统的学生工作经验。
辅导员流动性大使得辅导员在岗时间短,难以进行持续的专业学习发展,非专业化导致辅导员忙于日常管理工作,未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长期从事的职业。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策略
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着眼于长远规划,立足于高校学生实际情况,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发展需要制定职业标准体系。首先,要有严格的任职资格条件与明确的职责范围。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辅导员选聘条件是政治素质强,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热爱大学生思政教育事业,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
辅导员职责范围应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学生的能力培养工作等[2]。
其次,要打造稳定的队伍结构,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形成稳定的职业化发展阶梯,辅导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结构,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应由专职辅导员与核心专职辅导员组成,职业化核心辅导员是具有相应职业技能的群体,兼职辅导员是从事学业指导等基础性工作与科专业性强工作的群体。主要来源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
第三,要建立专门的教育培训体系。各院校应立足工作任务,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专门的教育培训体系主要内容有政治素质培训、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培训等,对开展工作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进行培训,包括思维模式等方面能力培训。帮助辅导员从宏观角度理解辅导员工作意义,根据个人特点对职业发展进行设计规划。
为更好地提高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素养,高校必须不断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将其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学生教育管理人才。辅导员上岗前应要求进行岗前培训,聘请专业人员重点培训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方面,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辅导员予以一定的奖励,激励辅导员努力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应将培训考核与职位晋升结合,激发辅导员积极进取的奋斗意识。
學校可以定期举办辅导员交流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指导,更快地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高校应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对留校的辅导员应进行职称评定,根据其工作能力适当提高调整薪资,对想要学习深造的辅导员应提供发展机会。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高校对辅导员队伍职责要求不断提高。当前高职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学科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十分迫切。可以通过加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强化辅导员职业规范,健全辅导员工作保障机制,全力打造业务精、作风正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蒋蕙.专业化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选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100-103,174.
[2]金丽芬.构建高职院校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6)131-132,134.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