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10索昂措毛

财会学习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会计核算对策

索昂措毛

摘要:在當前社会经济状态下,会计工作在经济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考察河南的过程中第一次提出经历新常态的概念,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也意味着,我们要摆脱经济旧常态,经济旧常态就是在一定阶段内,专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速过高,并且经济增长带来了环境破坏、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压力等附加影响,而经济新常态就是想要通过增长促进发展。本文主要讲述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会计核算;增长促发展;问题危害;对策

经济新常态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现在各行业生意不好做、整个经济不景气,就是经济新常态;而专业术语说,就是国内经济发展减档;老的模式已经逐渐失去增长动力;需要需求新的增长因素。经济新常态就是想要通过经济侧的改革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只专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忽略了经济结构侧的优化,导致了一系列自然灾害现象,现在国家意图改变这种现象。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一)会计核算概念

会计核算,又称为会计反映,主要负责记录人员所进行经济活动的资金动向和具体金额数据,是经济活动的数字反映,是进行经济活动结束后,事后进行统计计算的过程。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主要是将会计核算运用到事业单位的管理中来。

(二)会计核算过程

对于会计核算的程序来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是记账凭证核算程,根据每个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簿一个核算程序是记账凭证核算程。对于记账凭证核算程,其中大部分是适用于小型企业和提供较少业务量的单位。

第二就是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最大的特点就是定期依据记账凭证来编制科目汇总表,最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簿。对于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来说,大部分是用在规模比较大,业务量比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种就是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与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大体类似,属于同一种汇总过账的核算程序,但是由于汇总方法不同,两者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对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来说,同样也适用于业务量比较大的企、事业单位。

第四种就是日记总账核算程序。把日记账和总分类账进行合并,直接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逐笔、逐日进行登记的会计核算形式就是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这种核算程序一般用于经济活动比较少的企业。

第五种就是计算机化会计核算形式。使用电子计算机为计算的工具,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的分析并为其提供一系列的经济信息,同时还参与预测与决策的现代会计核算形式就是计算机化会计核算形式。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方面

信息处理滞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需调用申请资金,导致资金已经使用,但相应的审核工作还没有完成。有的个别单位规定账务审批工作集中在年底进行,违背了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政府大多是收付实现制,企业大部分是权责发生制,也有交叉的。政府业务本来就简单,又不需要考虑利润,也不用把成本按权责发生制算到当期,按收付实现制就是些现金,银行存款的会计科目,相对简单的多。就平时买办公用品,发工资之类。企业当然不同,成本核算,利润结转都要按权责发生制。

凭证破损不完整。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中,由于对原始资料的忽略,导致原始资料不完整,凭证不清楚,无法完全认证凭证的确实可信。

工作程序不规范。经济业务应当按照发生顺序,逐一登记。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在年底将经济业务分为不同种类进行登记,按照种类进行登记,最终表现为一本凭证一个经济业务类型,违背了逐笔登记的原则。

账单、登记表不吻合。事业单位在上年度已经决定支出的资金,有的计入上年度账本,有的计入下年度账本,最终表现为账、表不一致。

(二)会计信息质量低及基础薄弱

对于事业单位的账簿来说,大部分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不完整,经济信息比较单一等问题。一般来说会计报告是能够全面的将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但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在这方面很难做到全面的反映会计信息。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在日常的会计处理比较慢,摘要写的太简单,不能够全面的反映经济活动,这就导致事业单位账簿难以如实的反映所记录单位的资产情况。

(三)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审核不重视,对于日常进行的经济活动不能起到监督作用。同时,财政部分只重视财政资金的分配问题,不重视资金的使用问题,没有构成有效监督资金流向。

内控制度不健全。我们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是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理念并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理念也没有到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滞后性。对于会计核算人员没有得到重视,同时也没有相对应的科学的规划。这样长时间下去,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步,甚至还会导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追本溯源,导致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事业单位建立的内控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不够重视,导致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只停留在表面。当前事业单位挪用公款现象层出不穷,媒体报导挪用公款的事件逐年增加,主要是因为内控制度不健全造成的。目前,经济活动中审核、归纳、管理等环节几乎全部由一人承担,有的单位即使将各个环节分开设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要求,这就是内控制度不健全的主要表现。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基础工作规范方面

事业单位应该定期举行会计业务知识演讲工作,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强自身职业知识的修养,适应新经济条件下对于会计审核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加强职业思想道德责任意识,认真履行会计审核工作的原则,财政账单做到日清月结,尽量保证凭证的完整性,定期审核账单与登记表数据是否吻合。事业单位在招聘的问题上,需要对应聘者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在源头上控制会计核算人才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对于在职的工作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的培训,及时的解决基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制度建设与内控机制方面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要明确自身领导作用,积极加强对单位人员的领导工作,定期检查会计审核工作的进程。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主要负责人,规定发生后果的主要责任人,对于关键环节加强监督,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防止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各个单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帮助,达到制衡的平衡点,形成科学的制约机制。对于事业单位公费支出问题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加强公费支出管理,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出差工作,尽可能减少,召开会议时,尽可能安排在办公室会议厅,对于因公宴请的招待费用,设置一定限额,避免浪费,并且要严格审核消费凭证。

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的监管力度。首先要通过培训财务管理人员,让他们对内部管理控制有一个新的认识,将新的财务理念灌输给他们。同时还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并且落实到位。还要创建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出现。光靠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不够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完善监管体系。对于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必须主动接受上级领导的监督,上级领导必须定期对于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核查,做到双管齐下,以便真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四、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审核工作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但是近几年事业单位实行的各项改革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会计审核工作的部分问题,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会计审核工作一定会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邹学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 (2).

[2]王新竹.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展望[J].企业家,2014 (12).

[3]胡舒立.新常态改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谈大趋势[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会计核算对策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