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政策背景下图书馆的新发展
2019-07-10俞清
俞清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图书馆服务;图书馆
摘 要:文章分析了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政策的背景,梳理了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三种典型模式,细分了适合社会力量承接的图书馆服务项目内容,以期为图书馆实现自身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6-0130-03
1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政策背景
近年来,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影响下,社会化合作已逐漸深入图书馆行业。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政策。2015年5月5日,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将公共图书馆(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运营和管理,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与承办,艺术培训(含讲座)的组织与承办等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为各方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
结合合肥市图书馆发展实践,根据参与层级高低,笔者梳理出了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三种典型模式。
2.1 直接出资并参与兴办图书馆
由于办馆需要自负盈亏,因此,社会力量在藏书类型、活动举办、服务时间、环境营造、配套服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并力争获得读者认同以换取发展空间。在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可以形成一种竞争、互补、合作的格局,以满足公众对图书馆服务多元化的需求。2016年,合肥市政府、合肥市图书馆、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一致,对位于合肥市图书馆主馆东侧的三层废弃狭窄长廊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企业承担建设装修费用和管理工作,政府通过采购外包承担运营费用,图书馆承担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最终将其改造成“悦书房·合肥市图书馆24小时阅读空间”。该空间温馨舒适的环境、亲切贴心的服务、精彩多元的体验,立刻吸引了众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图书馆。
2.2 以共赢为基点参与拓展图书馆服务平台
图书馆与民营书店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社会角色,但都是以图书为载体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二者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共性使双方在阅读资源共享、阅读业务模式创新、阅读群体范围开拓、阅读服务内容延伸、文化活动举办等方面具有充分的合作条件。口袋图书馆正是合肥市图书馆与民营书店开展合作、实现共赢的成功实践。2016年,合肥市图书馆以搭建合肥地区公共图书馆联盟为契机,将民营书店“保罗的口袋”变身为合肥市图书馆分馆——口袋图书馆,吸引了非常多的消费者,使图书馆、“保罗的口袋”民营书店、广大读者共同受益。
2.3 立体式参与图书馆日常服务工作
随着图书馆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用人压力和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社会化合作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社会力量正逐步参与到图书馆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如书刊上架、接待读者、发放宣传资料、阅读推广等。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日常服务工作,会对从事普通服务的馆员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大部分馆员会主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更深层次的业务工作中去,这种转变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3 图书馆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及适合社会力量承接的图书馆工作内容分析
3.1 图书馆服务体系面临重构
社会化合作的出现和发展,本质上是为了缓解因体制限制导致的图书馆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滞后性和失效性的问题。通过在图书馆服务供给机制中导入市场机制,可以变图书馆供给的“单动力”为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双动力”。也就是说,通过购买政策,政府从制定者、执行者、出资者、管理者、监督者、评估者合一的主体转变为制定者、出资者和监督者,社会公众主体地位维持不变,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共同提供图书馆服务,评估机构承担图书馆服务绩效的评估职能。
3.2 解析适合社会力量承接的图书馆工作内容
以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标准中的一级指标为依据,图书馆工作内容涉及建设、保障、服务和管理四个方面(见表1)。其中,服务是指直接面对读者的工作,建设是间接面对读者的工作,保障和管理是为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转而设置的。
从工作性质来看,管理和建设属于系统性、策略性、长期性的工作,采访、典藏等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社会力量的介入应在图书馆的指导、监督、验收和考评下开展;服务中的编目、借阅、导读等标准化程度较高且较容易进行量化的工作可以交由社会力量完成;项目性工作和读者活动可以由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完成。因社会力量的特征不同,适合承接的图书馆服务项目也会有所不同(见表2)。
4 图书馆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引入社会力量,在图书馆体系中形成竞争机制,推动社会力量与图书馆分工整合,促使双方合力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可以说,图书馆体系的生态环境已然发生了变化,图书馆需要在新体系中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新的发展。
4.1 以保障公益性为基础理清管理思路
社会力量可以通过提供阅读载体、开展读者活动吸引公众,并间接提升公众素质,最终得到社会认可,以获得更大盈利。这种经营性的天然属性决定了社会力量在管理意识上不可避免地带有短期性和碎片性,尤其是当出现盈利减少或者亏损的情况时,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水准就成为保持收支平衡的有效手段,可见,社会力量并非是以满足公众文化信息知识需求、消除知识鸿沟、实现全民知识自由和知识平等为己任的。而图书馆的建设用地是政府无偿划拨的,人员、运营、采购等经费均来自政府拨款,公益性是图书馆最根本的属性之一,图书馆要认清公益性是事业发展的基础。
4.2 以优势为着力点实现对社会力量的反向嵌入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图书馆逐渐在文献收集整理、版本储存、借阅服务、咨询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公益品牌,这让图书馆在新体系中具有天然的适应性。而社会力量具有分布广、距离近、机制灵活、成本低、針对性强的运营优势,在生产和提供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双方都需要主动把服务和活动送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如在公园、校园、企业、广场、商场等地开展图书漂流以及传统文化展览等公益活动。作为接受政府委托、代为履行政府公共阅读服务职能的图书馆,具有天然的社会公众属性,因此,图书馆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属性,与社会力量进行持续的互动与协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社会力量的不足,实现对社会力量的反向嵌入,从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4.3 以创新为手段增强发展内力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政策的实施,在客观上有利于图书馆为适应时代发展而主动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发展动力,积极建构多元化的读者服务平台。如: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推出信用办证、图书快递到家、微信借阅、手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服务项目,打破地域限制,克服交通不便,让公众在共享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时获得便利。
4.4 以岗位为目标引导馆员提升、转型
在社会力量以参与、托管等方式进入图书馆服务领域,提供次要和辅助服务后,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会逐渐发生变化,并逐步延展出专业的服务特点。因此,图书馆应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帮助馆员开阔眼界,全面提升图书馆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当然,随着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政策的深层次实施,企业灵活的用人制度会产生多样化的岗位,馆员也将迎来更多的职业选择。
5 结语
政府购买服务是图书馆界的发展趋势,社会力量的参与并不会取代图书馆,反而会通过分工合作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应以包容、合作的态度对待社会力量的进入,并通过错位竞争和携手合作,实现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2015-05-0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1/content_9723.htm.
[2] 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第六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EB/OL].[2017-01-25].http://www.lsc.org.cn/c/cn/news/2017-02/03/news_9788.html.
[3] 周晓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途径探讨[J].图书馆研究,2013(6):13-16.
[4] 周晶晶.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5):98-99.
[5] 闫毅,杨玉麟.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与方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2):22-25.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