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影响下的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探寻

2019-07-10王耀丽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大数据

王耀丽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研究新动向

摘 要: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图书馆学研究更为多元与深入,其自身的敏感性特征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的探寻。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探讨了基于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6-0107-02

大数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也带来图书馆学新的研究课题。在近年来的研究过程中,学界对大数据的关注越来越密切,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的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只有明确图书馆学未来研究的新动向,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奠定其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1 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其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并呈现激增态势。数据的形态发生转变,数字资源占比提升,数据共享程度提升,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可能。各类数据在经过整合分析之后被上传到云计算平台,带动数据的挖掘、数据的分析及模型的构建等,使社会真正进入用数据“说话”的时代。大数据的这些特征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图书馆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产生了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

2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现状概述

图书馆学自诞生以来,其研究的关键点是图书馆学的现象及本质,重点在其发展规律的探寻上。我国学者在图书馆学的研究中也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式和方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图书馆学研究的变革。当前,图书馆学价值观及方法论的探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相关研究著述明显不足。图书馆学研究有学理性、技术性和人文性三大范式,就当前的趋势看,图书馆学研究方式正处于学理性到技术性的过渡与转变期。新兴技术的背后必然对应图书馆研究学界的关注与探讨,甚至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话题。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定会对图书馆学研究范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也会促进研究主题的转变。只有明确了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才能明确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大目标,带动图书馆研究的深入。

3 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的两大影响

3.1 大数据对图书馆学术交流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更新迅速,信息交流更为频繁,对学术交流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各种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累积速度加快。大数据环境下,除了纸质研究成果,还有来自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的研究论述,这些论述相较于纸质研究成果来说较为零散,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加强对这些论述的研究力度。传统图书馆作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掌握着先进的学术研究成果,因此图书馆在学术交流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大数据时代,原有的图书馆交流模式受到巨大冲击,新型、自由的学术交流模式和体系正在形成,这对于图书馆的学术交流互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学术交流的影响是基于数字文献占比提升的现实,数字流通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主流传播模式必须引起图书馆的重视。在新的学术交流体系形成之前,图书馆必须致力于科研创新知识服务环境的营造,建设数据和文献一体化的新型数字图书馆,做好信息与实践数据的融合,关注科学研究实效的提升。图书馆必须将数据与信息进行完美融合,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实现更为开放与透明的学术交流互动,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

3.2 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学研究范式也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将学术活动分为灵感、构思、分析及成文四个阶段。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的范式出现了第五个阶段,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学术资产的重用性。研究人员的目的不是形成大量的理论研究著述,并在图书馆或者研究机构中封存,而是取得实效,拥有价值,能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就是学术研究资产的重用性关注。大数据时代,更多的国家开始着手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制定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带动了科研的深入,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大数据对人类科学范式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新的科学研究支撑范式,关联科学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十分明显。图书馆作为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扮演着学术交流中心的角色,科学研究数据和元数据成为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的主要资源。

4 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

4.1 科研用户成为图书馆学服务的主体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图书馆学研究最显著的变化是科研用户成为图书馆学服务的主体。传统的图书馆扮演的是文化服务的角色,其服务对象是特定的读者群体,图书馆在社会文化公益建设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大数据时代,开放的时代特征要求图书馆服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以人为本,读者至上,致力于读者各种需求的合理满足,而读者至上是图书馆学研究必须坚持的理念和原则。信息时代及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图书馆存储数据的科学分析与高效处理,而对数据的科学分析与高效处理的最终落脚点是读者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之一就是如何为科研用户提供高效及科学性的服务。在科研数据不断累积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需要着手科研用户高效服务模式的创新应用。科研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和资源实现共享,大大提高了图书馆对科研用户的服务能力,降低了科研成本,带动图书馆学研究的深化。这种以科研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服务是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科研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取决于数字图书馆能否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而主动式的信息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和提供信息检索内容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在高效服务模式的创设中,图书馆必须提升自身的数据组织和存储能力,以更为科学化与智能化的思路和模式做好科研用户的服务工作。

4.2 關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引证性研究

大数据对图书馆最明显的影响是对信息计量和网络计量的应用,实现了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图书馆资源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融合。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更加趋向于数据引证研究,研究人员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应更多地关注大数据的数据引证研究,这也是国际图书馆学研究的着眼点。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数据引证研究,但与图书馆学信息计量学相关的文献还较少。数据引证促使图书馆学信息计量分析必须深入具体的知识单元,研究人员在进行图书馆学数据引证研究时,也必须认识到数据复杂性的客观现实,对大数据的复杂性有更为深刻和成熟的认识。大数据时代,数据引证研究是循序渐进的,研究人员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研究的持续和深化。着眼于未来,图书馆学数据引证研究将更为深入和成熟,这也是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的一种体现。

4.3 以问题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导向

图书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学研究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但他们在研究中也陷入了怪圈,即為了研究而研究,研究的目的和价值非常模糊。研究人员普遍缺少问题意识,致使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程较慢。大数据时代带来以问题为导向的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既造成巨大冲击,也为图书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必须关注研究的创新点,并融入自己的观点,从而准确把握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基于既存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致力于既存问题的梳理与解决。图书馆只有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因此,研究人员只有从问题的剖析入手开展图书馆学的深入研究,才能使相关研究更有价值,也更契合大数据的时代特征。

5 结语

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趋势不可逆,而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的探寻具有现实必要性。研究人员必须意识到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在学术交流和研究范式方面的影响,明确当前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以问题为中心,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引证数据分析为重点,实现新时期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的探寻,更好地进行规划与统筹,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凯,郭健栖.图书馆主题大数据调查及前瞻性构想:基于百度指数的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6):51-66.

[2] 程结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及其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57-62.

[3] 谭影虹.从数字图书馆到数据图书馆: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范式转变[J].图书与情报,2016(3):75-78.

[4] 袁芳.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J].图书情报工作,2015(18):91-94.

[5] 温浩宇,李京京.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异构数据集成研究[J].情报杂志,2013(9):138-141.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图书馆大数据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