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探究
2019-07-10周草
周草
【摘 要】课堂是思政课程育人的主渠道,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索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作用。在丰富、优化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建设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实践育人评价指标体系,以构筑融入思政元素的高职院校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联动的实践育人体系新格局。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3-0139-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6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ZHOU Cao
(Zhej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Zhejiang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Classroom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we ne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channel role of the first classroom,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role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and the network education role of the third classroom. In the process of enriching and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lass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perfe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rac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construct a new patter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las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Curriculum politics; Practice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由之路,既要重视第一课堂,同时也要辅以第二、第三课堂[1],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也要关注课外实践活动以及网络空间阵地建设,只有实现三个课堂有机融合、协同联动,才能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性效果。
1 夯实基础,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培养人的“主阵地”,要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教育的方式看,显性教育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两课”和形势与政策课,隐性教育因素可以渗透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或者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当中。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型,可以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或自然科学课程。
隐性教育有两种实施方式,即综合素质培养(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这是进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有效渠道。每一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都具备思政元素,逐步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变,最终形成“圈层效应”。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上,既要明确方针又要因地制宜,既要统一思想又要灵活形式。
1.1 组建“共同体”课程开发团队
在课程领域中有一个“学习共同体”概念,具体是指创生性课程领导的主体是“学习共同体”,即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合作探究或实验中形成“民主的班级”与“民主的学校”[2]。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创生开发模式的开发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均担负着课程开发任务,因此也可以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发过程中来。
课程开发团队的第一部分是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或课程专家组成,团队的协同合作和学科知识背景是课程开发过程的基本动力。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可以对自身专业中的育人元素进行有效提取;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能够以学科的视角对所得内容的进一步梳理,将其转化为思政的语言,进而纳入学科体系。學生是课程开发的另一个重要主体,对课程知识有积极参与建构的意识。学生的思想、体验、生活经验等学科知识积极互动、化为一体,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2]。
在开发方式上,思政课程改革可以将开发过程转变为教师的行动研究过程。通过“问题、行动、计划、观察、反思”等环节的彼此融合和相互渗透,使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团队开发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思政教师联系固定系部,专任教师定期参与思政教研室研修活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将学生纳入讨论中,对学生定期评价等。
1.2 构建“基因式”融入教学过程
专业技能知识作为良好的平台和载体,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更好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
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在每一门专业课的教学目标里都可以重点体现育人目标和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上深挖细作,最终评价的效果方面要坚持“多位一体”,评价内容要包括课堂实际效果、教师自我评价和他人教师评价等,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获得感”放在整个评价过程的首位,将教育对象对自身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或过程后获得的精神利益及其对该获得内容的积极主观体验作为重要依据。
1.3 提供“保障式”政策资金支持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专项经费,为师资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提供支持,尤其是要构建校级联动培训体系,为“课程思政”全面推广提供核心支撑。
同时,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全面实施计划,由专门的职能处室负责,实时跟进开展情况,分工协作、统一步调。在政策方面,为保障实施情况,要完善考评机制,把贯彻落实高校思政会精神、十九大精神等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在政策方面,还可以将课程开发主体作为考评对象和课程评价的结果都作为考评的标准,使整个课程开发过程就不是单边的流向,而是能够循环推进。
2 激发活力,加强第二、第三课堂建设
2.1 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用
实践育人作用的发挥依靠科学完善的体系构建,以资源和平台作为基本依据,从空间的角度可以将育人体系划分为“校内”、“校外”两个部分,从时间上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和假期生活,最终形成横纵结合的实践育人网络。
2.1.1 校内实践,落实专业培养改革、搭好课外实践活动体系
落实专业培养改革创新。首先,要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分层分类、因材施教。按照相关要求,“实践教学原则上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高职院校不少于50%”[3]。其次,要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多探索有益于学生专业成长发展的实践基地。
搭好课外实践活动体系。要把团学、学生社团活动合理整合,形成框架结构,真正纳入育人体系,作为第一课堂、专业实践方面的有益补充。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有的高职院校通过“素质拓展学分”将其纳入育人体系中,通过折算将其纳入学生考评机制。在如何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的方式上不体现难度及区分度,只要求“修满即可毕业”;在评奖评优折算占比例方面,这一部分占比不大,主要还是以学业成绩为主。
2.1.2 校外实践,提升专业实践内涵、打造精品项目品牌
提升专业实践内涵。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专业类实践,在这个过程之中除适应岗位基本需求以外,还应赋予实践更多内涵。专业教师通过“任务布置法”赋予专业实践更多内涵,将专业作业、专业论文贯穿其中,将课题设计、调研要求融入实践过程,通过参与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打造精品项目品牌。除了与专业相关度高的还有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社会实践,一般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丰富的实践内容,还需要创新实践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实践精品项目[5]。特别是构建品牌化的精品项目,品牌化能够代替分散化,能够以延续传承代替“另起炉灶”。品牌的打造既要适应时代特点、也要落小落细,既要基于原有积累、又要凝练内涵特色。
2.1.3 实践时间,让思政元素贯穿育人工作每一天
校内、校外的实践安排在时间上可以贯穿学生在校的每一天,与专业契合度高的实践由专业教师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做好价值引领,自主性更高的校外实践都可以通过鲜明的主题、活动要求渗透思政元素。学生可以利用平时在校时间或假期参加校内的实践活动,与专业相关的顶岗实习、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等。
2.2 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
网络是实践育人的良好载体,要着力推动“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体系的构建工作,按照思政理论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专业教学案例的设计和整合以学习、实习、实践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库建设。要充分发掘学校历史、系部发展历程、传统仪式庆典、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将其演化、开发为网络文化产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利用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注重时效性和感染力,积极推进网络媒体改版工作,如在日常和假期都开辟社会实践板块,为交流分享、记录评价提供平台。
3 完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实践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内容不完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发展总体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不相协调的一面。因而要充分发掘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内在联系,探索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规律,使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既各有侧重,又融合贯通;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实践中,要将实践育人的评价指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评价设计上可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力求更系统、更全面的设计。对与专业相关度高的活动评价不仅要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更要凸显对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对实践活动时效性的评价,除了对数量的要求外,还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及时性和效果。
同时,要完善支持机制,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3],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使多主体协同合作,夯实基础、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激发活力、加强第二、第三课堂建设,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以构筑融入思政元素的高职院校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联动的实践育人体系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沈葳.“第三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7):112-115.
[2]张华.论课程领导[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9.
[3]新华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6)[2019-04-12]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06/c_129758619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