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体育课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2019-07-10亢旬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亢旬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以及新的教学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体育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初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推动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国民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226-01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可是,以往一提到教育质量,人们只是以该校升学率或主要学科教学及配备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却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质量。事实上,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应该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不可忽略的标准。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

人文精神教育观从内容上要求在知识技术和知识文化的学习下,充分发掘知识、技术背后所蕴含着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内容当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层面上也应注意体育这一专业和体育文化对应着的是人性中的何种向度,因为人性与教育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从初中学生角度出发,我认为,传统的体育精神,即“争强和友爱”,是我们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当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体育教育是由传统西方体育演变而来的,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传统体育的思想基础,要将中西方体育思想结合起来,运用在学校体育教育当中。这种人性可以理解为西方奥林匹克精神中的“更高、更快、更强”,而东方体育则倡导的是一种人的必要性,两者应互为一体,才是真正的体育。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各个学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但又是所有学科必须面对的,需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但在这次的初中体育改革当中,其目标并未得到有效的明確。在目标的设定上,我认为,可以将以人为本的改革教育观加以深化和利用,有效指导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并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和出路。这从根本来说,需要从知识本体出发,将以知识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更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

2.体育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创新体育课堂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被教育对象都是自己将要打造出的产品,而产品的技术核心在于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高低。作为现代的中学体育教学,在传承和发扬多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教学方法精髓的同时,更要不断创新,大胆应用新型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更不能动不动就以"老教师"自居,忽视了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新和思想的与时俱进。放眼体育教育的新格局,在竞技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带领下,很多运动项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体育的参与项目和参与形式、参与人群都在不断变化,体育教师心中要有这些方面现阶段发展的基本知识,例如拿现在我国的,群众体育开展来讲,篮球、足球、乒乓球是我国群众体育参与程度最高的几大项目,因此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多开展这些项目的教学。

3.设法让体育课堂更有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他们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以往单一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往往应付了事。要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就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1)音乐教学。教师借助各种各样健康、快乐的音乐来创设体育情境,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心理感到轻松、愉快。如迪士科音乐、兔子舞音乐、健美操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活动,或者教师根据音乐编排舞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巧妙的语言运用艺术可以让枯燥的体育讲解趣味化。语言生动、形象,有幽默感。耐人寻味,富有情趣,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接受教育。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配合肢体的示范动作,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学习精神振奋。在做练习时认真投入。(3)教师要正确运用评价,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怀,少批评,及时给予肯定,保持学习的自信心,并产生群体效应,长久保持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不要直接提出批评,要用委婉的语气提出正确的建议,防止学生产生心理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如今的人类,竞争意识强,但承受能力较为薄弱。中学生尤为如此,他们满足于成功的喜悦,却惧怕于失败的苦楚。他们认为失败是可耻的,即使是小小的挫折,些许的不顺都会令他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这样的心理素质是不可取的,是中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应该改变他们的这种想法。所以,我的体育课总是在比赛中进行。在比赛的结果评出优胜。一开始,失败者欲欲寡欢,似斗败的公鸡。但是,很快地,在他们未能尽情细尝失败所带来的失落时,另一场赛事又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他们渐渐发现,原来失败也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不必过于在意。而自己还曾经为此精神颓废,是多么不应该呀。这也使他们对失败有了全新的认识,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才能迎来更为辉煌的成功。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收益匪浅,使每位学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肩负起建设美好强盛祖国的重担。

参考文献:

[1] 吴俊.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教学法[J].学园(教育科研),2012(20).

[2] 李晓明.有效运用教学策略

设计阅读教学活动[J].巢湖学院学报,2009(04).[3] 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08).

[4] 夏春琴.恰当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J].安徽教育,2004(08).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