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9-07-10姜典政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小学生游戏

姜典政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221-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类探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又可以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

教师怎样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如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时(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2.热爱学生,唤起兴趣

2.1 热爱学生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2.2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等认真负责,工作兢兢业业,治学勤奋严谨,处处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不歧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学生能够从老师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榜样,就能够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从而密切师生的感情,唤起对学习某门学科的兴趣。

3.游戏中的体育

3.1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之处甚多,其区别主要在于,室外課较多,学生活动情况明显,对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体特点,对学生的活动做好安排,尤其是针对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极强的这些特点教师应准备好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游戏,使学生能在游戏中既学到技能、技巧,锻炼了身体,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如在讲授篮球挡拆过人技巧时,先将学生分成三至四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具体如下:二人进攻,一人或二人防守,攻方二人相互配合,一人由前方推进,另一人看准时机上前挡住防守人,待本队队员运球过防守人后,向后撤步接球准备投篮,传球队员迅速向篮下跑动,准备接第二传或抢篮板球。投篮不中或被对方抢断,则攻防位置互换。将此配合融入于游戏中,既提高了运动技能,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3.2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体育学科最新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多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来源于生活,创造于实践中,它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思维能力的功能。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根据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制作一些既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小卡片、小动物头像,设置在体育游戏中。如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可将“老鹰”“母鸡”和“小鸡”的头像让学生戴在头上进行练习。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3.3 多利用游戏手段,这样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体操横箱分腿腾跃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以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克服了跳横箱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让距离跑”、“50米往返接力”等。使不同水平的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逐渐提高参加运动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李广明.浅谈如何培养体育学生的兴趣,2006.12.26.

[2]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中国教师资源网,2005.11.4.

猜你喜欢

体育课小学生游戏
体育课
爆笑游戏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