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中国平安小康指数:92.7 拔除毒瘤 让社会更安全

2019-07-10刘彦华

小康 2019年19期
关键词:小康受访者年度

刘彦华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作为守护平安的重要力量,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流血牺牲最多的一支队伍。

2019年5月7日至8日,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標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得益于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不懈努力,“平安中国”成为我国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一点在“2019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亦有所体现。2019年5至6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9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9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92.7分,比上年度提高4.7分。

社会治安满意度再创新高

“中国平安小康指数”分别从社会治安、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心理安全等五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本年度中,得分最高的依然是社会治安指数,为95.2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2.5分;其次是生产安全指数,为94.7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2.9分;再次是经济安全指数,为92.5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7.0分;接着是心理安全指数,为92.4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3.8分。作为五个细分指数中唯一一个得分低于90分的细分指数,卫生安全指数虽然得分最低,但进步最大,为89.1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7.2分。

社会治安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2019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44.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社会治安“比较安全”,43.8%的受访者认为“很安全”,二者合计88.7%,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1.9个百分点。另外,与上一年度相比,47.4%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治安状况“有些好转”,16.4%的受访者认为“有很大好转”,二者合计63.8%,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1.2个百分点,33%的受访者认为“和以前一样”,比上一年度减少了4.8个百分点,感觉“比以前稍差些”和“比以前差很多”的受访者分别占比1.8%和1.4%,比上一年度分别减少了2.2和4.2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大多数受访者将之归功于当下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005~2019 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

注:★2019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是经过对“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得出的。

2018年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一年多以来,全国各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黑恶势力犯罪重拳出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1082个,缴获枪支1620支,一审判决涉黑涉恶案件被告人14155名,1.8万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全国刑事案件下降7.9%,持枪案件下降38.9%,爆炸案件下降29.1%,杀人案件下降6.3%。

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我国对于黑恶势力一向零容忍,自1983年至今,进行过多次“严打”。此次扫黑除恶,中央定的基调是“依法”,一切都要有法可依。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闫小军建议,首先要从认识上形成坚守法治的共识;其次要坚持宽严相济政策,不枉不纵;三要切实保障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包括打击对象、受害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等;四要苦练内功,对执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进行专题培训。“审查制度、督导制度、专家委员会等制度安排也为扫黑除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法治化保障。”

按照党中央的工作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期三年,2018年治标,2019年治本,2020年治根,闫小军表示,“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使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

食品安全依然是难题

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延续惯例,“2019中国平安小康指数”再次请受访者从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职业安全、网络安全等近20个选项中评选出了“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和“最让公众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结果显示,在“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榜单上,排在首位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信息安全,再次是医疗安全,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依次是:隐私安全、环境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网络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排在“最让公众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首位的依然是食品安全,排在第二位的是网络安全,第三位是医疗安全,第四至第十位分别是隐私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校园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安全。

食品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屡治难改,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北京市法院前法官姜先良分析认为,食品安全治理难就难在:在执法层面,安全监管的成本太大,要想做到监管全覆盖、全流程短期内不太现实;在守法层面,食品经营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知识是更为基础的原因,为此除了加大违规惩治的力度外,还要加强食品安全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小康榜 国人最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

小康榜 国人最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

小调查 根据您的所感、所见,或所闻,请从中国的所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选出您认为最安全的十座城市。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正式公开发布,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姜先良对此高度关注,在他看来,该文件亮点十足,意义重大:一是明确了“安全第一”原则。我们国家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到“吃得放心”,既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决定了食品监管工作战略重心发生转移,要从“事中事后的监管”走向“事前的预防”;二是“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将风险分析作为监管基础,将供应链管理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这是全面监管和有效监管的根本保障;三是要建立严谨的监管标准,要立足国情、对标国际,制定修订严谨的食品安全通用标准,这让食品安全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四是要求监管的力度最严格,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是未来我国食品安全最直接的行政执法政策;五是处罚上要求“落实到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要求严厉处罚,要大幅提高违法者的成本,这对未来食品安全的执法尺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六是对政府监管人员也要加大问责力度;七是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帮助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八是改革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推动“互联网+食品”监管方式,这是做到全覆盖监管的技术保障;九是突出对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校园食品的安全保护,实施专项提升行动;十是加大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纳入海关信用管理体系,防控进口食品安全风险。

《意见》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对此,姜先良表示,我國食品安全工作中确实存在法律威慑力不足的问题,他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一是帮助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将法律的要求转变成企业的合规管理要求;二是完善行政执法标准,将法律的威慑力体现在预防工作中;三是加大对政府执法人员的问责力度,确保严格执法。

国人眼中最安全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位列三甲

当前,构建平安城市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2019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小康》再度请受访者从中国所有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安全的城市,结果选择北京的人最多,其次是上海,杭州列第三位,排在第四至十位的依次是:成都、天津、南京、贵阳、广州、拉萨、福州。

民众对城市安全满意度提升,不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城市里,又有哪些是治安复杂、案件多发、群众需要加以小心的地方呢?每年,在进行“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的时候,《小康》都会在调查问卷中列出居住地房屋内、居住地周边、马路上、天桥及地下通道、汽车站及汽车上、地铁站及地铁上、火车站等20多个选项,请受访者从中选出1至5个城市里最缺乏安全感的场所,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天桥及地下通道位居第一,火车站排名第二,马路上位列第三,城乡结合部和汽车站及汽车上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

猜你喜欢

小康受访者年度
我家的小康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年度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年度采购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