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2019-07-10吕莉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吕莉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审题能力,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做题效率、提高解题速度。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往往在解题时出现纰漏和理解错误。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成了关注要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9-0138-01

1.中年级小学生审题能力现状的分析

1.1 对题目掉以轻心和思维惯性。学生对于常见的题目往往掉以轻心,一些简单的题目常常包含很多陷阱,学生在审题时往往尚未看完题目就已经急忙回答问题,以为自己已经掌握此类题目的做题技巧,用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惯性直接去得出答案。导致最终的解题的失败。

如:小刚家住10层楼,每层楼之间有17级楼梯,问小刚回家上楼需要走多少级楼梯?很多同学在看了这个题目之后很快想到用两个数相乘的方法得出答案: 10X17=170

(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忽略了题目中"间隔和排列"的知识点。又如:利用题目中的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在他们的思维中,容易只看到题目中出现和乘法口诀和题目前半部分,忽略了后半部分的要求,导致出现错误。

1.2 忽视题目中的重点。在审题的过程中很多过于草率,只对题干进行了通读,未能识别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和细节。而题目的答案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抓不住题目的重点,正确的答案无法得出。学生在观察细节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不能正常辨识,如下面一个选择题目:3个4相加是多少?选出下面错误的答案: A、3X4 B、 3+4 C、 4X3.

在做这道题时并不缺乏整体的认知能力,知道题干中具体应该怎么计算,但是仍然有部分的学生会选择A或C,忽略了题目中的重点词一"错误",没有把握题目答案要求的方向。

2.培养中年级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

2.1 强化读题训练,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模式。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依赖直观经验向形成逻辑架构的方向发展中,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于各种题目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可以高效快速的寻找到解题的要点和起点。只有做到在题目中筛选出关键词,分析出题目中的各种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翻过来问题和前面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才能大大提高做题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做题的效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了解和引导学生思维状态,不用急于求成,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审题能力,摆正学习心态。

比如,在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课程中有这么道题目:杨大婶打算用20米的绳子围出一片长方形的园子,问绳子怎么围园子的面积最大?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先提取题目中的关键词,把无关的内容排除。比如,杨大婶、打算和园子与本题目的答案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先从脑子里面别除,只有20米、长方形、面积和最大才是题目中的关键内容。在弄清楚题目中的关键内容后,才有可能分析这些内容与答案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词之间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现题干中的条件与问题中的面积之间很难建立联系,这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答案开始思考,反思面积是那些因素影响的,知道了面积的决定因素是长和宽后,就可以追溯长和宽与绳子总长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理解了园子的长和宽的总长度就是绳子的总长度之后,就可以对绳子的不同种摆法进行各种组合测试,对每组的面积以及长和宽进行对比,得到面积最大的长方形的那组,该组的长和宽的摆法即是最大面积的摆法。教师多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自己做题的思维能力和审题的定式。这是一种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2.2 学会挖掘题目中的隐藏信息。应用题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度较高的题目类型,学生在解决此类型题目时往往不会审题,很难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和条件,这样就造成解题思路阻塞,导致解题失败。在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主体引导者的角色,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藏信息,平时多做这方面的训练。

比如,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一辆巴士一小时时间行驶60公里,该巴士从甲地到乙地用了一个小时,从乙地回甲地用了半个小时,该巴士一共行驶了多远距离?学生们在阅读完题目后,能很快用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的计算公式求出距离的总和。但是会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来和回的时间一个是一个小时而另外一个是半个小时呢。在经过学生們的讨论后,学生可以想到从甲地到乙地与从乙地到甲地可能行驶的道路有所不同,即使速度相同也能用不同的时间分别到达目的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讨论,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可能会发现,题目中并没有说从乙地回甲地定已经到达目的地。经过对不同情况的总结后,教师帮学生理清的思路,不管发生了哪种情况,问题的答案都不会改变。通过类似这样的思维训练过程,学生们的审题会更加仔细全面,获得更好的挖掘题目隐含条件和信息的能力。

3.总结

审题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有着重大的帮助。拥有良好审题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学好数学,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分析问题,解题速度更快,解题准确率更高,往往获得更优秀的成绩,而且更加专注于学习,思考问题也更加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要认真、不骄不躁,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题与审题"能力[J].徐琳瑞.考试周刊2018(30)

[2]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J].徐伟.学周刊.

2016(25)

[3]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李晓强.西部素质教育2015(17)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