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亲情绘本阅读课堂实践

2019-07-10段太和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意义小学语文

段太和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亲情绘本阅读的开展,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教育目标,借助亲情绘本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亲情绘本阅读;意义;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9-0033-01

亲情是我们人类社会一种极其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促使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亲情和亲情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亲情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知恩、感恩之心,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而对小学生开展的亲情教育,不能建立在“照本宣科”的理论上,而应当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如亲情绘本阅读,借助简洁有趣的绘本,让学生发现蕴藏在故事中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良好的亲情教育效果。

一、亲情绘本的内涵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文学样式,绘本阅读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课程资源。在绘本阅读中,亲情绘本是以亲情为主题的阅读素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亲情绘本阅读,不仅能够强化亲情教育,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以亲情为主线,培养学生写话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亲情绘本阅读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亲情绘本阅读的开展,具有如下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亲情绘本阅读作为语文阅读的一种有效模式,其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以及图文并茂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意义重大。

2.强化对学生的亲情教育。

心理学家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指出:“生活中如果没有情感,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和道德意义、乏味空虚而又充满无穷无尽交易的生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提出,为现代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强化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亲情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内容,强化对学生的亲情教育,培养学生知恩、感恩之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能力。亲情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美好的画面、浓浓的亲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精美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小学语文亲情绘本阅读课堂实践

绘本名称:《爷爷一定有办法》

绘本解读:《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绘本图画细腻,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是对小学生开展亲情教育的优质素材。

亲情绘本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封面插图切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绘本不同于普通读本,富有趣味性的插图,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首先通过封面插图,引导学生解读封面信息,然后提问:通过封面,同学们猜猜这会是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第二个环节:绘本讲解。不仅是讲故事,更是阅读指导

绘本讲解是绘本阅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故事的内容,更要强化字词句的讲解,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语调、节奏的把握等,增强绘本讲解的趣味性。例如,笔者在朗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时,就可以结合“剪、缝”等肢体动作,让学生沉浸在故事中。

第三个环节:课堂交流讨论,引导深度阅读

故事讲述完毕之后,课堂交流讨论,是引导学生思考、深度阅读的最佳途径。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后,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为什么约瑟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毯子、外套、背心、手帕?问题2:那颗纽扣究竟到哪儿去了呢?想不想知道?通过问题的讨论,学生对绘本的内涵把握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个环节:阅读延伸: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表达自己的爱

在交流讨论结束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你向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表达过自己的爱吗?如果没有,就把自己的爱写在小卡片上,送给他们吧。这样的环节,有助于将阅读从课本走向生活,培养学生感受爱、表达爱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充满感恩之心。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而言,绘本因其富有儿童性、趣味性、欣赏性等特征而颇受小学生喜爱。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借助亲情绘本,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学生语文阅读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对学生亲情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兴娜.早期亲子阅读教育指导的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意义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