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比较,让阅读妙趣横生

2019-07-09李洁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段体裁娃娃

李洁

[摘 要] 比较阅读是帮助学生快速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关键词”“语段内容”“不同文体”的比较,从多种角度拓宽学生視野,建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比较中享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阅读能力

比较是指采用观察、分析等方法来辨别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常常运用这种思想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方法就是比较阅读。善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重点,快速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比较阅读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归纳与总结,下面就粗浅地谈谈对比较阅读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关键词语的比较阅读

在同一语句中增减词语前后的修饰词对表达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有些句子原本表达的内容比较平淡,但在添加一个字或一个词后,内容顿时就显得丰富。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仔细品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关键词语的运用,比较增减词语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如学习《曹冲称象》时,笔者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让学生读一读,并指导学生在“七岁”前面用红笔加上一个“才”字,随后让学生将这两句话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个句子的意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接着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加上“才”字后觉得更好呢?通过朗读体会,学生明白了课文中用“才”字的用意是为了突出曹冲的年纪小。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揣摩语句表达的深层含义,感悟句子蕴含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二、语段内容的比较阅读

有些课文中段落之间的内容存在着转折关系,前后强烈的反差构成了对比,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文章的前后内容具有可比性,使文章读起来更加妙趣横生,更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用心比较,在探究中研读文本的重点,在比较语段内容的阅读中,了解文章情节的起伏变化,准确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风娃娃》讲述的内容活泼生动、耐人寻味,课文前后交代了风娃娃的两次截然不同的想法,第一次是它做了好事以后,非常快乐;第二次是在帮了倒忙以后难受不已。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来感受风娃娃的心情变化,通过语调、语速的比较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体会到风娃娃的感情变化,给学生带来启迪:帮助别人才是件让人快乐的事。在朗读中引发学生的思考:风娃娃以后怎样做才会感到快乐呢?通过语段内容的比较阅读,顺利地让学生抓住课文中鲜明的对比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理解得也更加透彻。

三、不同文体的比较阅读

一般来说,课本中选编的内容都是精品之作,其中浅显易懂的知识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部编教材选用的体裁形式较多,不同体裁的文章展现出来的韵味更是多彩多样,而同一题材也可以用不同的体裁来展示,学生在不同体裁中博采众长、异中求同,潜移默化地感受语言文字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写作技巧。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编排了三篇课文,有童话和诗歌,虽然体裁不同,但体现的都是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通过比较阅读,发现这三篇课文中具有的共同点是动词非常多,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甩、迎、追、披、露、鼓、蹬、跳、蹦”,《我是什么》中的“穿、披、落、打、飘”,《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告别、乘、挂、炸”等,这些动词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各个事物的特点,给学生带来真实感。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共同之处,利用演一演动作、读一读句子等方式感受这些动词在表情达意中的巧妙,并通过让学生用动词说句子的方法把学到的词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种“异中求同”的比较阅读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情境建立起联系,因而在语言训练中能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引导学生感悟精彩语句、读懂文本内容、遣词造句运用等方面,都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积极动脑;有利于学生掌握咬文嚼字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习得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建勋.比较阅读带学生进入深度阅读之旅[J].名师在线,2018(32):9-10.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语段体裁娃娃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