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措施分析
2019-07-09黄厚亮
黄厚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当然我国的种植业也不例外。在种植业中茶叶的种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我国作为一个茶叶大国,茶叶的种植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在茶叶的种植中茶小绿叶蝉作为一个茶叶的重大害虫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的生长。所以为了我国茶叶能够得到更好的种植,我们一定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清楚的知道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并努力找到相关的绿色防控措施。因此本文就对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茶小绿叶蝉;发生情况;绿色防控措施
茶小绿叶蝉是茶树上的一种害虫,它主要是吸取茶叶的汁水破坏茶叶,并且它通常是吸取茶树上的嫩叶以及嫩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茶叶的质量以及产量完成相关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茶树都会遭受到茶小绿叶蝉的破坏,从而对我国茶农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少茶小绿叶蝉所造成的损失,我们就要对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然后通过这些了解制定出相关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
一、有关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
茶小绿叶蝉作为茶树的一种害虫,它主要栖息在芽下的地方。茶小绿叶蝉会对茶叶的各方面造成损害,比如茶叶的芽叶、芽尖以及叶缘等等各方面,除此之外,遭受茶小绿叶蝉损害的茶叶的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它泡出来的茶叶口味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相关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少茶小绿叶蝉对茶叶的损害,我们就要对它的发生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根据调查,茶小绿叶蝉主要要有两个高峰期,其中一个是在春茶采摘完之后,也就是五月左右,这个时候茶小绿叶蝉的活动比较旺盛,对茶叶的损害也比较大;另一个高峰期也就是在秋茶采摘之后,大概十月到十一月左右,这个时期的茶小绿叶蝉活动也相当频繁。另外,茶小綠叶蝉的发生情况还与天气与气温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关系。当天气变化比较大时茶小绿叶蝉的活动就比较频繁,而在冬天这种比较寒冷的天气,茶小绿叶蝉的活动也比较小。
二、茶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措施
1.注重套种模式、清除周围杂草
在如今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人们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人们往往采用套种的方式来进行。但是在茶树的种植中如果套种不合理,那么就会为茶小绿叶蝉提供相关的生存环境,使它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生存,繁殖更快,这样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茶小绿叶蝉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就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知道套种模式和周围杂草对茶小绿叶蝉生长的影响。因此想要更好的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绿色防控,那么就要注重结合合理的套种模式,使得套种模式的选择足够合理,不会帮助茶小绿叶蝉得到更好的生存。同时除了注重使用合理的套种模式外,还要注重清除周围的杂草,使茶树的种植可以保证更好的通风,使茶小绿叶蝉不能够得到更好的生存,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的茶叶减少损害的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2.努力提高绿色防控除虫技术
想要更好的对茶小绿叶蝉实行防控措施,除了注重使用合理的套种模式并清楚周围的杂草之外,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对茶小绿叶蝉实行绿色防控就还需要努力提高绿色防控除虫技术,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茶小绿叶蝉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不能够得到持续生长。所以我们就要注重努力从各方面来提高绿色防控除虫技术,比如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来进行技术研究,通过这些专业人才的研究来找到更好的绿色防控除虫技术以及不断引进更多先进的绿色防控除虫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得茶小绿叶蝉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发生并且还能够在发生了的情况下对茶小绿叶蝉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控制。因此为了更好的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绿色防控,减少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我们就要注重努力提高绿色防控除虫技术,从技术上来减少茶小绿叶蝉的数量,阻止茶小绿叶蝉的无限繁殖。
三、结语
众所周知茶叶作为我国如今人民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产品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现在的茶叶很多都正遭受这茶小绿叶蝉的损害,及时知道茶小绿叶蝉在茶叶中的发生情况然后努力找到相关有效的措施来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绿色防控,比如注重套种模式、清除周围杂草以及努力提高绿色防控除虫技术等等,以此来使茶小绿叶蝉能够从源头和繁殖上得到控制,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是我国的茶叶能够得到更好的生产,质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使我国的茶树种植可以得到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源华, 袁兴华, 罗院燕,等. 遂川县茶小绿叶蝉的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0):137-137.
[2]黄巧生, 陈茹花.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福建农业, 2014(10):76-77.
[3]顾俊荣, 董明辉, 李浩宇,等. 间作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 农学学报, 2017, 7(6):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