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及器械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炎的效果

2019-07-09于永陟东港市中心医院骨一科辽宁东港118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结核性植骨脊柱炎

于永陟 东港市中心医院 骨一科 (辽宁 东港 118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索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脊柱炎患者98例为对象,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收集整理手术治疗效果。结果:98例患者手术时间(165.5±23.1)min,术中出血量(449±74)mL,住院时间(24.2±3.1)d。术后3个月,98例患者的ESR水平和CR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刻,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在结核性脊柱炎治疗中应用疗效确切,彻底清除病灶,稳定脊柱结构,促进患者炎症反应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在脊柱结核治疗中传统的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手术联合器械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疗效肯定[1,2]。现回顾本院98例结核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的疗效,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结核性脊柱炎患者为对象,均为单节段的脊柱结核,经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椎体无广泛脓肿形成,无严重脊柱后凸畸形。98例患者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20~58岁,平均(38.4±8.4)岁;受累椎体:L1~2的有10例,L2~3的有32例,L3~4的有38例,L4~5的有11例,T12~L2的有7例。

1.2 方法

术前98例患者均常规应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方法:全麻后让患者取俯卧位,根据患者的受累部位于后背做适合长度的切口,显露出病灶的上下各1个节段,在病灶上下节段各放置1枚椎弓根螺钉,根据病变椎体的骨质破坏程度放置单侧或是双侧的椎弓根螺钉,于病灶对侧放置临时固定棒以稳定脊柱,并适当撑开病变间隙。病灶侧切除病变间隙上一椎体下关节突和部分下椎体以及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显露椎体前方的病灶组织;切下的关节突、椎板骨剪颗粒状备用。切除部分后纵韧带,显露病灶后,充分吸尽椎体及椎旁的脓液,充分排脓,同时彻底清除受累的终板、椎间盘和坏死组织。然后用双氧水、含有庆大霉素与异烟肼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然后利用自体骨进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然后于髂后上棘取2~3cm³的松质骨颗粒,将其与局部切取的椎板、关节突骨颗粒植入到椎体间隙中,一边植入一边打紧,实现360˚植骨融合。植骨的后缘使用含异烟肼的明胶海绵覆盖。然后取下临时固定棒,安装预弯钛棒,矫正后凸畸形,适当加压拧紧内固定装置,最后彻底止血,留置引流管,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收集9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ESR(红细胞沉降率)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术后即刻的Cobb角。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检验数据,计量数据对比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8例 患 者 手 术 时 间 为 115~210min, 平 均(165.5±23.1)min; 术 中 出 血 量 359~723mL, 平 均(449±74)mL。住院时间15~29d,平均(24.2±3.1)d。

术前术后的ESR水平、CRP水平和Cobb角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结核性脊柱炎的治疗中,过去常用前路病灶清除术,其基本外科术式,能直接清除病灶,且植骨操作简单,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往往需要卧床时间长,可能发生脊柱后凸变形等[3]。而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尤其适用于脓肿较小、椎体破坏程度不大的患者中,其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后路手术克服了前路手术的置钉难度大缺点,而且避免加重后凸畸形,同时加强融合区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椎体间植骨融合率,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经CT、磁共振等检查能清楚显示出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等,早期诊断,符合后路病灶清除术的指征。

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骨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院采用的是非结构性植骨融合,采用局部减压中获取的椎板、关节突骨组织以及少量髂后松质骨颗粒植骨,取材简单,避免医源性创伤,且置入椎间隙操作简单,避免了大块骨、钛笼植入中的广泛暴露问题,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能达到满意的植骨融合率[4]。

器械内固定术则能即刻获得脊柱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并提高植骨融合率,预防术后结核复发[5]。应用椎弓根螺钉等内固定器械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脊柱后凸畸形,为脊柱融合以及结核病灶的静止提供良好的力学环境。同时在应用器械进行内固定术时,为避免创伤,若椎体上半部分破坏不严重,可在受累椎体上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尽可能的减小固定范围、手术暴露范围和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术后使用辅助支具使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98例患者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3个月的ESR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术后即刻的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说明该术式的应用是有效的、可行的。当然,该术式的应用也有一定缺陷,如对于脓肿扩散广泛、椎体破坏严重的患者,该术式难以达到病灶彻底清除效果,甚至可能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炎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保证患者脊柱稳定性,促进炎症反应消退,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表1. 98例患者术前术后指标对比(x±s)

猜你喜欢

结核性植骨脊柱炎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