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导尿管在泌尿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冲洗中的临床应用
2019-07-09孟俊宏本溪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辽宁本溪117000
孟俊宏 本溪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三腔导尿管在泌尿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冲洗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治疗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患者152例进行回顾性抽取,并分成三腔组(n=74,三腔导尿管冲洗膀胱)和输液组(n=78,常规输液瓶冲洗膀胱)。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展开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后,三腔组患者的细菌计数、伤口评分与换药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三腔导尿管与常规输液瓶进行膀胱冲洗都能取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伤口康复程度,但是三腔导尿管相对应用价值更高。
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是一种使用无菌液体通过三通导管连续冲洗膀胱来防止凝块滞留,导致下尿路梗阻而引起出血、膀胱痉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过程[1]。由于患者膀胱的血管性质、较小程度、以及在术后期间器官出血的可能性,需要进行膀胱冲洗。临床常用方案包括密闭式冲洗法即输液瓶冲洗,和开放式冲洗法即应用膀胱冲洗器或者大注射器等依靠导尿管进行。为了探索三腔导尿管在泌尿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冲洗中的临床应用,现以本院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患者152例进行回顾性抽取,并分成三腔组(n=74):男女比例为41:33,年龄38~61岁,平均(52.80±5.79)岁,置管时间平均为(13.42±0.18)d;因腹部手术置管44例,尿潴留15例,昏迷15例。和输液组(n=78):男女比例为43:35,年龄40~62岁,平均(50.76±6.33)岁,置管时间平均为(13.35±0.25)d;因腹部手术置管47例,尿潴留14例,昏迷17例。综合组间患者病例相关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三腔组。三腔导尿管冲洗膀胱,操作前准备包括无菌导尿包,无菌橡皮手套,无菌纱布和胶布,冲洗药液和无菌持物钳、容器,消毒指套等。清洗过程中女性由内向外,分开阴唇露出尿道口,自上而下消毒外阴,男性则用消毒巾裹住阴茎,露出尿道口向外环形擦拭消毒数次。然后将冲洗药液顺着导尿管进入尿道,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完成后再拿走止血钳,让尿液、血凝物质等顺利流出。
1.2.2 输液组。常规输液瓶冲洗膀胱,冲洗药液或在输液瓶内,并悬挂在床旁输液架上,瓶高距患者骨盆1m左右,经输液管下接三通,再分别与尿管和引流管相接,三通高度略低于耻骨联合平面,以利于膀胱内液体排空。冲洗时先将引流管夹闭,以60滴/min速度输注冲洗液,每回注入100mL之后夹闭输液管开放引流管,冲洗液流出,如此反复每次冲洗3~4回。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临床观察治疗前、治疗14d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细菌计数和伤口评分,细菌计数用经生理盐水浸泡过的滤纸检验伤口处,采用培养皿分区目测计数法统计1g组织的细菌含量。伤口评分采用Bates-Jensen量表,最低8分,最高4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伤口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三腔导尿管在泌尿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冲洗中的临床应用数据资料纳入到SPSS 20.0统计程序中处理,计量资料取t检验且x±s表示,P<0.05为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菌计数、伤口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7d,三腔组患者的细菌计数、伤口评分与换药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在泌尿外科中使用长期留置尿管率较高,通常用于辅助治疗,患者腹部手术后,尿潴留,以及昏迷患者。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已经大幅度降低;但是随着留置尿管使用时间延长后,感染率也会呈正相关提升。因为任何细菌入侵尿道都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被污染的引流袋中可以含有大量细菌,而且引流袋中的尿液也成为病原菌的培养基,此时细菌可上行进入膀胱而发生尿路感染,并在尿管表面形成生物膜,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2]。膀胱冲洗同样是泌尿外科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是一种使用无菌液体通过三通导管连续冲洗膀胱来防止凝块滞留,导致下尿路梗阻而引起出血、膀胱痉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过程。
三腔导尿管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3]。三腔导尿管在一端连接引流袋的同时,另一端可以连接冲洗液,用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以便减轻出血,和防止因血凝块导致尿管堵塞等。因为在泌尿外科中,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防止术后感染作为临床目标,故将细菌计数、伤口评分等替代性指标作为判断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4]。本次研究中,本院回顾性分析了152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资料,并观察两组(三腔组和输液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菌计数、伤口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7d,三腔组患者的细菌计数、伤口评分与换药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常规的输液瓶冲洗虽然也有明显地减少细菌计数,防止感染,有助于伤口愈合,但可能是因为没有三腔导尿管一端连接引流袋一端连接冲洗液,以至于冲洗液逆向流入的同时伴有尿液反流,导致对膀胱冲洗的不彻底。
综上所述,三腔导尿管在泌尿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冲洗中与常规输液瓶比较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能有效减轻细菌计数和感染率,患者术后伤口恢复较快。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