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我情怀寄农蔬 二十余载砥砺行
——记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教授张敬泽
2019-07-09□刘贺
□ 刘 贺
张敬泽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蔬菜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在我国,蔬菜是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作物。2016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的41.3%,总产量占世界的50%,中国的蔬菜单产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3%,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在大体量蔬菜种植的背景之下,所暴露的一系列诸如农业病虫害问题,便成了科学家们的着力攻关方向。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无公害、有机蔬菜的需求日益旺盛,使解决该类问题也变得愈加迫切。
一蔬一饭,皆是生活,一勺一菜,都是爱。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张敬泽的科研生涯中,他就一直在为解决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蔬问题而竭力前行着,在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防治相关的科研工作及其产业化道路上取得了诸多可喜成果。20多年来,张敬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始终充满着敬畏感,踏踏实实做科研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也让他在理想的指引下,更明白自己内心的所爱、所求。
始于缘分 终于热爱
20世纪60年代,张敬泽出生于甘肃徽县。虽然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对农业生活并不陌生,但后来彻底走上与农业领域结缘的道路却是在他意料之外的。原本在高中毕业后,他已经在农村找到了一份安稳的民办教师的工作。也许是缘分的驱使,让张敬泽在考入西北农学院(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后与农业结缘,并在这一方向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在4年的大学专业学习中,他越来越感到农业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并决心今后扎根于农业领域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踏实科研,不忘初心,是张敬泽科研之路的写照。1988年,张敬泽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开始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防治相关的科研工作,在专业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一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研究能力,他又顺利考取了西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了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在这一阶段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多的扩展。在分子生物学在国内逐渐兴起的大背景下,张敬泽并没有停止学习深造,而是在科研之余进行着博士学位的攻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于2005年顺利取得了浙江大学博士学位。多年来的研究历练,让他在专业领域有了更多的成长。在研究中探索未知,让他发现了科研与众不同的魅力,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热爱更加浓厚了。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在张敬泽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实验研究以及实际调查中度过的。对于科研,他始终秉持一个信念:取得任何有效的成果和学术进展,首先要确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持之以恒坚持并不断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敬泽就在长期从事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防治相关的科研工作,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不断创新与探索下,他们建立了半活体营养型哈锐炭疽菌与寄主互作模式,首次揭示了活体营养阶段病原菌与寄主互作超微结构特征,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哈锐炭疽菌cosmid基因组文库,成功特征了哈锐炭疽菌转录激活因子(CGTA1)基因。针对水生蔬菜茭白这一独特的真菌与寄主互作形成膨大可食性产品器官,开展了交配型基因及其黑粉菌接种体功能丧失机制的研究。通过科研攻关,揭示了真菌与茭白植物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首次发现茭白黑粉菌中含有多泡囊体,并揭示了多泡囊体形成的成因,完成了茭白黑粉菌两个株系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
在这一研究方向之外,张敬泽还针对植物病害中最难根治的土传病害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众所周知,植物地上部分的叶部病害通常是由气传病原菌引起的,喷药防治能取得较好效果,而地下根部病害是由土传病原菌引起的,防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土传病害,药剂防治不理想的原因是由于土壤的阻碍,农药不易接触到土壤中的病原菌,在研究中,我们会选择采取另一种方式,即从土壤中筛选能够拮抗土传病原菌的生防菌,将其施到土壤中,抑制病原菌的同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此来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张敬泽说。
在这一现状下,近10年来,张敬泽领导团队围绕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方向,开展了生防菌对病原菌的重寄生、拮抗化合物等方面的拮抗机制,从理论上揭示拮抗机理,并筛选高效生防菌株,进行生防产品的开发,探索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性,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为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在不断科研攻关下,张敬泽团队首次揭示了生防木霉菌对辣椒疫霉菌丝和卵孢子的重寄生作用,阐明了胶霉菌素、6-戊基-2H-吡喃酮和寡聚脂肽等多种土传病原菌的拮抗机制,研发出了化学—生防制剂协同防病技术,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除此之外,他们还筛选研制出了防治辣椒疫病和作物黄萎病的生防菌肥产品及其配套防治技术。相关成果先后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他参与的“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还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了将研究成果惠泽社会,他们还建立了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核心示范区,进行示范应用与辐射推广。通过编写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手册、举办防控技术现场会和培训班,指导病害的防治,有效促进了作物安全生产及其产业发展。
科研团队合影
前路漫漫 研以咏志
扎根农业领域研究到底有多难?在产业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不断进行实验探索,还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如果没有情怀是坚持不下来的。在日积月累的研究工作中,张敬泽也练就了“火眼金睛”,基本上到田里一观察,就知道农作物的问题出在哪儿。
在张敬泽看来,身为科研人,一定要有踏踏实实、诚恳科研的品质,要有扎根科研问题不断深入研究的决心,而不是走马观花,为了发文章而科研,这样就大大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初衷。而将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落实到其产业化应用中,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在张敬泽的科研生涯中,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植物病理和植物保护实验室、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植物及植物病理学系及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进行合作研究。这些研究经历给张敬泽的科研人生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也越来越让他意识到中外在科学研究中的差距所在。“在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敬泽说。如何让科研成果真正扎根于祖国的大地上,一直是科学家们苦苦思索并为之奋斗的方向。在张敬泽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科研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要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要着眼未来发展。今后,他还将领导团队在植物病理学的大方向的指引下,在蔬菜卵菌病害、蔬菜菌核病、棉花黄萎病等方面,面向生产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延续性工作。
科研之路中挑战重重,有的时候遇到一个科研问题,可能两三年、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解决,对于这些张敬泽早已习以为常,并时刻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一粒种子有多重?有时是一生的付出。虽然如今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张敬泽对于科研探索的激情从未褪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说明我对它还是有很多兴趣的。”他说。而这份内心对于科研求知的渴望,也一直在牵引着他将科研初心融汇到广袤的农田与土地中,踏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