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干的阳光穿透了我

2019-07-09杜学文

支部建设 2019年16期
关键词:梨果村民

◎ 杜学文

谷雨时节,真的下起了雨。这雨淅淅沥沥,一会大一会小,好像没完没了。路边的山、草、树、花都湿漉漉的。经过了一个少雪干旱的冬天,正饱饮春的甘露。雨生百谷,大地回暖,正是开始播种的季节。这雨,确是时候。

不过也有点忧虑。并不是因为下雨路不好走,而是担心明天的书法展。如果到明天还下个不停,挂出来的作品不知是什么结果。冬天的时候,下乡的同志就开始了筹备。脱贫验收已近尾声,人们的信心十足,准备做点喜庆的事。他们先是请村里每一户自己编写想要的内容,多为“家和万事兴”“厚德载物”“勤劳致富”“天道酬勤”“梦想成真”什么的,都报给扶贫队。然后由扶贫队员请省城的书法家与毛笔字写得好的作家写出来,再全部裱好。到春节时,前期的准备已经就绪。原来计划过年就送到老乡家里,但有人建议应该先展览一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书法展。

我们扶贫的地方叫阳头升乡竹干村,属临汾市隰县。从高速走,大约需要四小时左右。隰,低湿之地也。即使是今天,隰县仍然保持了这样的地形。要到隰县,需从黄土岭上下到一个低地河川。城边是一条溪水,潺潺流淌。所谓“州前有泉下湿”,故“取下湿之义名之也”。据说炎帝曾在这一带采摘百草,晋文公重耳也曾避难于此。《诗》云“山有扶苏,隰有荷花”,“山有苞堤,隰有树遂”。据说“树遂”就是梨,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所在。不过,在这黄土堆积的吕梁山上,还有更具诗意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扶贫点。我们扶贫点的乡叫阳头升,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还有一种说法是“羊头神”。而大凡地名与“羊”有关,基本上就是羊崇拜的炎帝部族所在地。如此来看,这一带曾经很可能是炎帝一族的重要栖息地。而竹干村,为什么是“竹干”呢?莫不是隰地多竹?但这竹干是在塬上,比隰要高出许多。不知当年这里是否生有竹子?现在,这塬上天高云淡,风清地阔,遍地都是梨花,白中缀红,红中点蓝,绿叶婆娑,珠露通透。雨已停歇,阳光四照,真是一个大晴天!

村子里与往常不太一样。路边停满了各种车。人们在不宽的村街上来来往往,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有点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感觉。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们腰上别着报话器,背着双手,目视四方。医疗队的大夫正在为村民体检。县里的果业局带来了好多科技与文化的图书供村民取用。舞台上横的横竖的竖,挤挤挨挨挂了好几排标语。“文化梨乡·书法进农家扶贫扶智扶志公益书法展”的背板正立在舞台中央,三百多幅书法作品一幅摞一幅地挂满了舞台两层的四壁之上。与一般的展览讲究空间布局大为不同,这里几乎是有多少挂多少,一层又一层,一行又一行。广场的中央是一队锣鼓,队员们穿着红底黄边的演出服正击打着《得胜令》,鼓声铿锵。开幕式结束后,书画家们来到广场,现场为村民献艺。不知哪里来的人,也不知他们从哪里弄来的纸,每张桌子边都围满了人,所谓密不透风,四水不漏。直到开饭,人们还不愿离去。村民们开始在广场上演出,有广场舞、扇子舞,有三句半、诗朗诵,有独唱、合唱……扶贫队的同志说,报名的人太多,村干部不敢组织那么多的人。好多村民就找驻村队员,说让我们也演一演吧,我们也高兴啊!

一位叫石茂生的老者挤过来,从怀里掏出两张纸,说写了点东西让我看。纸上面密密麻麻,是一首即兴的快板书。前面介绍说,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高兴。他现场采访了几位老乡,都感到特别兴奋。其中写道:“太原来到竹干村,常规工作不放松。脱贫攻坚打先锋,900老乡都称颂……量身定做‘药对症’,扶到点上扶到根。建档立卡‘回头看’,强基固本真扶贫。‘志’‘智’扶贫还不忘,内力内因是根本。阻断贫困代际链,治策之本教育寻……”显然是当时即兴而作。这里还真有能人,居然句句押韵,词语生动。正想再聊几句,他已没入人群了。问人,怎么这么多人?告我说,县城的,外村的,外乡的,外县的,都有。村里的人要告亲戚的。“办事业”嘛,怎能不告。

突然就想起一件事。前一段,单位的小聂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说她网购隰县苹果的事。梨果业是隰县的主打产业,现在发展得很好,特别是玉露香梨,在全国都有影响,行销国内外,村民们种了很多。我们扶贫的竹干村,正是玉露香的原产标识地。这里地势高,采光好,早晚温差大。梨果皮薄水大,有淡淡的甜,又有微微的酸,甜而不腻,酸又若有似无,咬上一口,汁液四流,口感极好,所以很多村民开了网店。竹干村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远近闻名的电商村。为了帮助村民销售,大家都做过“扶贫购”。小聂根据销售流量在百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购苹果,她留的收件地址是太原市南华门。谁知对方回过来问,您是省作协的?小聂奇怪,问,您是竹干村的?他说是的,是竹干村的王明明,自己开的淘宝店。一边说着,一边要送小聂苹果,说你们单位在我们村帮了不少忙,谢谢了,挺有缘的。小聂连说不行不行,这样以后就没脸到村里了。她在微信里说,差点就犯了纪律!

很想看看王明明,就与大家来到他家。王明明晒得黑黑的,戴一副眼镜,穿一件深蓝底白碎花的长T恤,不太像一个农民。他在村里打理自己的梨果树,城里开着淘宝店,一天有3000多元的业务。他的网店办得好,主要是能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调整产品。隰县的梨果体积比较大。很多代理商也主打这一优势,对梨果进行标准化包装。这种梨果,买的时候就论个,而不是论斤,价钱也比一般的要高很多。但是因为个头大,往往一个人吃不了。人们又不想分着吃梨,我曾与人说起这件事,他们说不要叫“分着吃”啊,要叫“伙着吃”,我说这是个好说法。隰县玉露香,大家伙着吃!但王明明是个善动脑筋的人,他在网上也注意销售那些个头小的梨果。虽然品相不如那些个头大的好看,但走得也很不错。此外,还经销当地的土特产品,比如老乡自己晒的杏干,一般加工都要使用相关技术改善杏干的成色,使之好看,口感舒适。但王明明专门销售村里人们自然风干的看起来黑不溜秋的杏干,因为很多消费者喜欢环保、原生、没有加工的产品,“还有我妈腌的老咸菜,都卖完了。”王明明说,顾客也是讲情谊的。有时候因为运输保管不到位,梨果磕碰了,烂了,我就给人家退个五块八块的。人家说的不是一个苹果,是一个情谊。这样就有很多的回头客,他们信任我。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是问今天还有什么发送的订单。

从王明明家出来,太阳正高挂在头顶,人们已经把活动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有很多的角度,有很多不认识的人。那些来到村里的书画家们被村民围着,正埋头创作。也许,在自己的工作室是没有这种情景的。他们面对的就是喜欢自己作品的人,正里三层外三层地看着自己。有一张照片是一位老者,双手撑着他刚得到的书法,上面写着“吉祥如意”,他满脸的皱纹笑开了花。一位妈妈,孩子已经在她的肩上睡着了,她还在晾晒给自己写的作品,上面是“梦想成真”。有两个孩子,正坐在地上看送来的书。他们那么专注,全然不顾周围的嘈杂。也许,这书中的什么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永恒的印记,影响着他们的未来。看到一张照片,不知是谁拍的。一抹阳光正从天空照射下来,穿过了照片上的人。其中也有我,我知道,竹干的阳光穿透了我。突然间,心就麻麻的,泪悄悄地涌上来。

猜你喜欢

梨果村民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六盘水市刺梨果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天水市梨果产业定位与发展建议
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梨果无袋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非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