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楼下充电去
2019-07-08狄青
狄青
2018年10月,一幅名为《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画》在伦敦拍卖,最后以43.25万美元的高价被匿名购买者拍得。这幅画由人工智能创作。作为人类对抗机器人最后的“领地”——艺术创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染指。
事实上,无论是机器人写诗还是画画,其技术原理都差不多:诱发源(灵感的来源,信号充足)—— 创作本体(知识被诱发)—— 创作过程(独立于诱发源的黑盒子)—— 创作成果(与诱发源相关的独立作品)。艺术作为人类“铁饭碗”的地位无疑已发生动摇。
同年10月,英国国民作家麦克尤恩来到中国。有位研究人工智能的中国专家对麦克尤恩说,他的团队正在用几十万部小说的故事脉络总结一种算法,然后根据这种算法让机器批量生产小说。他问麦克尤恩将如何应对这一巨大的挑战,麦克尤恩的回答是:学习!也就是人类向技术学习和借鉴,但不能跟着技术走,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人工智能永远想不到。
有这样一条路吗?我认为是有的。我们要摒弃一切现成的唾手可得的“二手经验”,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艺术关乎人的动机、情感、思维和创造。人工智能可以画出一只惟妙惟肖的鸟,但它显然分不出这是一只在春天里欢唱的鸟,还是一只饱经风霜的鸟。
那么,什么是“二手经验”呢?在手机的方寸之间充斥着“诗与远方”。我们的生活被各种新的技术经验所左右,仿佛这些技术支撑下所展示的就是真实的生活,实际上它有的只是“二手经验”给我们带来的焦躁。
在麦克尤恩最新的一部小说里,男主人公买了一个与自己长得很像的男机器人,将它带回家充好电,却没想到这个机器人爱上了他的女朋友。而男主人公的未来岳父是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他与机器人相谈甚欢。到最后,莎士比亞研究专家觉得眼前这个“人”这么有文化,一定就是他的准女婿。而这时候其真正的准女婿(也就是男主人公)不想打破他的美梦,就自己扮演机器人,对他未来的老丈人说:“我到楼下充电去。”
“我到楼下充电去。”我认为这句话饱含深意。再聪明的机器人也要充电,一旦断电就是堆废铁。而人类亦然,之所以作家的作品那么容易被机器人模仿,是因为作家一直在模仿“二手经验”,而不是用自己的真实感观去发现和感受生活,从而缺少创造的能力。只有作家始终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想性,人工智能才能甘拜下风。套路化的技术最怕的就是遇到天马行空的脑袋。
(摘自《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