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偏态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心理机制研究

2019-07-08仲稳山

大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大学生

[摘 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分为常态、偏态和变态三种类型。心理偏态且失范行为指向他人、学校与社会的大学生,在心理过程、心理动力以及人格系统上都会发生异常。他们在心理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负性的自动化思维、歪曲的认知观念、不良的情绪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频繁出现,而在心理动力方面的异常则主要以无度的需要、畸变的动机、低劣的兴趣品质和错误的“三观”为主要标志,至于人格系统的异常则主要是由自我同一性扩散、攻击性人格特质、冲动性人格倾向和反社会性人格倾向所导致。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偏态;行为失范;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7-0137-04

失范是指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被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失去价值指引、价值观发生瓦解的无序状态。行为失范即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行为违反或偏离了某个社会现行的社会规范。按照失范行为的指向对象不同,可以将大学生的失范行为分为指向本人的失范行为和指向他人、学校与社会的失范行为。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有常态、偏态和变态之分[1]。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心理健康狀况处于常态的大学生很少发生行为的失范,而经常产生失范行为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则往往处于偏态和变态之中。其中,心理偏态仅仅是一种失衡状态,仍然属于正常心理,而心理变态则是异常心理,属于病理状态。心理偏态大学生的失范行为,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症状的程度,但心理变态的大学生在情绪和行为上发生的各种失范现象,则属于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其发生机制可以按照我国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CCMD-3)来进行解释。

通过阅读并分析国内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我国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研究存在概念不够明确、类型混乱不清、价值体系参照不当、原因分析过于宏观、应对策略千篇一律[2]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而事实上,在某一失范行为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发生之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或者心理结构可能会发生较大的甚至剧烈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本课题组选择处于心理偏态且失范行为指向他人、学校与社会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心理过程、心理动力系统以及人格系统三个方面,厘清心理偏态大学生失范行为发生时的心理机制。

一、心理过程变得复杂而紊乱

心理过程中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可以引发各种规范或失范的行为。心理偏态的大学生在其行为失范发生之前、之中、之后会形成极其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而这些心理过程一般都处于消极的紊乱状态。负性的自动化思维和歪曲的认知观念在这些紊乱的心理过程中会频繁出现,导致心理偏态的大学生在面对某些特殊刺激时,各种不良情绪会瞬间或持久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不良情绪会进一步激发这类大学生采用极端的应对方式,形成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失范行为。

(一)负性的自动化思维导致分析、判断与推理的过程发生偏差

许多发生行为失范的大学生在回忆其失范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变化时,均提到某特定情境下,在头脑中自然地、自动地出现了某个念头或想法,然后自己就去实施了失范的行为。经过分析发现,这种快速而自然的思维模式就是自动化思维。自动化思维,一般由激发的事件引起,或者由幻想、联想与回忆引起,也可以由身体的感觉引起。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人的一些核心观念可能会被激活,通过中间观念就会产生自动化思维。这种自动化思维的过程是在人的潜意识中发生的,人自身经常无法感觉到。自动化思维有正常与健康以及异常与不健康之分,异常的、不健康的自动化思维也叫负性自动思维,它可以使个体的分析、判断与推理的过程变得模糊起来甚至被忽略掉。调查发现,负性的自动化思维在发生失范行为的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异常的、不健康的自动化思维一旦被启动,就会环环相扣,难以自行终止,从而使大学生的行为具有了失范的倾向与势能。

(二)歪曲的认知观念成为失范行为产生的信念与价值依据

在行为失范的大学生的负性自动化思维过程中,自然地、自动地出现的某个念头或想法很多是歪曲的认知观念。这些歪曲的认知观念是被大学生本人作为固定的思维内容习惯而保存下来的,它包括一些负性的核心观念和许多中间观念。当负性的核心观念被某种特定的事件激发后,就会引发出与其相关联的、一连串的、呈树形排列的各种中间观念,这些中间观念逐步形成一系列错误的判断与推理,最终导致大学生产生各种失范行为。如果说负性的自动化思维过程是一种载体形式,那么歪曲的认知观念及各种中间观念则是在载体上运行的内容。从这些歪曲的认知观念出发,经过若干层级的中间观念的发散与扩大,最后成为大学生失范行为发生的信念与价值依据。

(三)不良的情绪触发并推动失范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大学生的许多失范行为是在多种情绪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3]。在失范行为发生前,兴奋、紧张、焦虑、恐惧、抑郁、悲伤、憎恨、嫉妒、挫折、愤怒等各种情绪可能会混合存在。当失范行为发生时,其中的兴奋、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将越来越强烈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失范行为结束后,紧张、恐惧、焦虑情绪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侥幸或后悔、害怕的情绪在这时开始出现并且会愈来愈成为主导情绪。通过分析高校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且恶性程度较高的刑事案件发现,许多大学生的犯罪行为是在瞬间爆发的激情状态下发生的。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它是由许多单一的情绪如愤怒、紧张、兴奋、恐惧等组合而成,经常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处于激情状态中的大学生,精神运动兴奋性增强,认知范围变得狭窄,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行为最容易发生失控。

(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导致应激行为的失范

应激是在遇到危险情景或出现意外事件时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大学生在面对应激事件时,除了身体各个器官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外,自我防御机制会被启动。心理正常且健康的大学生一般能够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使紧张、焦虑的情绪得以缓解,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理性和规范之内;而心理异常或心理偏态的大学生则习惯采用否定、逃避、攻击及毁损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导致各种不良情绪被不同程度地放大,促使应激行为的失范。调查发现,大多数心理偏态的大学生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经常处于亢奋的情绪状态,变得易激惹,习惯使用极端幼稚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来攻击他人、学校和社会。

二、心理动力系统发生失控的畸变

心理动力是驱动、调节和制约大学生行为的最基本的、最有力量的心理因素。其中的需要和动机处于心理动力的最底层,是促使行为产生的最原始的也是最强的动力,而处于心理动力顶层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则是控制行为是否发生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具理性的动力。调查发现,“三观”扭曲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无度的某些需要,经常会在各种畸形动机的驱使下,实施各种失范行为。

(一)无度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型,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及社会需要三大层次。越是处于底层的需要越具有冲击力,越必须获得满足。

由于环境因素、人的生理性因素和认知因素对需要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正常、有度的需要都会受到各种客观现实和各类道德规范的限制,而异常、无度的需要则是人的各种潜在本能的自由体现,它们经常突破现实的边界,冲破规范的约束,引发畸形的动机,最终导致人的行为失范。调查发现,许多行为失范的大学生经常产生各种异常的、无度的需要,在这些需要当中既有生理需求等低层次的需要,如以談恋爱为幌子的无节制的性活动,也有归属需求等高层次的需要,如成为带有黑社会性质帮会团体的成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低层次需要相比高层次需要而言,在行为失范大学生的异常的、无度的需要当中成为优势需要,许多形式上的高层次需要在本质上还是为了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如成为某帮会团体的成员,从表面上看是满足了个人的归属需求,但事实上是为了更加有利于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低层次需要。

(二)畸变的动机诱发行为失范

动机是激发个体产生各种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在个体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的诱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当大学生某种异常的、无度的需要遇到合适的诱因时,一些不良的动机就会形成,比如上海某著名高校一名男生在教室内,由于异常性欲的需要,对后座穿短裙的女生产生偷窥的动机,导致用手机偷拍女生裙底的失范行为。

动机在触发大学生的失范行为之前,经常存在各种动机斗争,常见的动机斗争有:(1)趋避冲突。比如某大学生意外发现某同学床上钱包内的大量现金,实施盗窃行为之前,就存在既对获得钱物充满渴望又害怕被发现受到惩罚的矛盾冲突,但是当前者占据优势时,盗窃的动机就正式确立,盗窃行为就会发生。(2)双趋冲突。比如某大学生同时对两个异性同学产生好感,但不能与两人同时发展恋爱关系,当其消除了这种心理冲突后,就会造成三角恋的后果。(3)双避冲突。比如某大学生被校园借贷追债,既怕还不了借款被债主逼债,又不敢向辅导员汇报怕挨批评,在无法自主处理、进退维谷的情形下选择了自杀的行为。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强弱失衡也会导致大学生的行为失范。过强的动机在遇到阻碍时,往往由于目标没有能够顺利达到而发生畸变,触发失范行为的产生。比如某大学生为了争取到国家奖学金,产生每门课都必须获得优秀成绩的成就动机,但在考试过程中遇到挫折,其成就动机发生畸变,导致作弊等违纪行为发生。而过弱的动机会使人减少意志活动。比如部分旷课或者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动机很弱,缺乏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意志,最终必然形成回避课堂学习的各种失范行为。

(三)低劣的兴趣品质滋生不良的动机

兴趣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可以驱策人去行动。低劣的兴趣包括畸形的物质兴趣和消极的精神兴趣,是在无度的需要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他们有助于滋生各种不良的动机。一些心理偏态的大学生在对某些物质产生畸形的兴趣后,为了满足这些兴趣会不择手段地去实施失范行为。比如某大学生对收集不同品牌的手机产生了畸形的兴趣,在自己没有能力购买的情况下,连续、多次盗窃同学的手机供自己欣赏、研究。也有一些心理偏态的大学生对某些腐朽的文化或习俗极力追求,经常沉迷于低俗、卑劣的精神享受之中,如某些大学生不分场合地浏览黄色图片、观看淫秽视频。当然,畸形的物质兴趣与消极的精神兴趣是紧密联系的,畸形的物质兴趣必然带来消极的精神兴趣,在消极的精神兴趣形成时也会伴随畸形的物质兴趣的产生。比如一些主动寻求包养的女大学生,既存在对精神享乐的追求,也存在对物质享受的兴趣。

(四)错误的“三观”扭曲认知与信念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动力系统的最高层次,是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高级的、最活跃的内驱力,发挥着调节和制约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人的情绪和行为并不能够由内外的刺激事件直接引发,而是由人的信念系统对该事件进行的评价所触发,不同的信念系统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同的认知与信念都是通过处于中间位置的信念系统来调控动机的形成过程,加强或削弱动机的目标实现。错误的“三观”必然会扭曲大学生已有的认知、观点和信念,破坏中间的评价体系,促使错误的或不良的动机形成,最终造成大学生的行为失范。

三、人格系统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

人格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是个体心理行为个体化与差异化的标志。人总是在人格的基础上去观察客观世界,进行认知活动,形成信念和态度,表达情绪与情感,产生随意或不随意的行为活动。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的中期,其人格经过中小学阶段的塑造已经基本养成,但如果在这段塑造期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部分大学生的人格就会偏离正常的发展方向,形成许多难以矫治的人格缺陷和人格异常,导致这些心理偏态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经常发生行为的失范。

(一)自我同一性扩散或消极同一性发展破坏人格的整合与统一

自我同一性,就是把个体自己的“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系统。具体是指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自我的需要、情感、能力及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形成具有自我一致的态度与情感、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经历着同一性扩散或消极同一性发展的大学生其人格变得不统一和不完整,自我意识也处于混沌状态。他们可能存在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现象,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不知道想做什么,对未来不抱希望。他们经常逃避思考问题,把自己的生活归结为命运,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各种失范行为,如暴力、吸毒等行为。

(二)攻击性人格特质使攻击行为常态化或隐蔽化

故意伤害他人或破坏物体的行为是攻击行为,一贯表现出攻击行为的程度是一种人格特质,被称为攻击性。一些心理状况处于偏态下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稳定的攻击性人格特质,其攻击行为的发生会呈现出经常化的频率特征[4]。研究已经发现,心理偏态的大学生遭遇挫折情境后,会形成较高的攻击预备状态,在生理唤醒机制的推动下,如果被与过去攻击行为有联系的攻击线索激发,就会引发相应的攻击行为。

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存在着性别的差异。男大学生一般以身体的攻击为主,直接造成被攻击者肌体的生理性伤害,而女大学生则经常采用隐晦的关系攻击为主,她们通过操纵或破坏攻击对象的同伴关系,将其排除在某种社会关系之外,导致被攻击者在心理上受到严重的伤害。

(三)冲动性人格倾向使攻击行为难以自控且间断性突发

具有冲动性人格倾向的大学生存在难以自控的情绪爆发和行动倾向,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微小的刺激,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情感危机,对他人、自己和部分物品实施鲁莽、盲动的攻击行为[5]。

研究也发现,冲动性人格倾向严重的男生较多地以毁物、伤人、伤己为主要表现形式,当受到老师或同学的批评和指责时,会有突发的愤怒,产生暴力性的失范行为;而多数女生则可能以被动攻击型的方式体现,其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故意拖延完成任务的时间、上课故意迟到或早退、故意阻挠破坏班级的各类活动、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等。

(四)反社会性人格倾向使攻击行为染上反人类的色彩

反社会性人格倾向的大学生与冲动性人格倾向和攻击性人格特质的大學生都具有典型的攻击行为,但三者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6]。多数反社会性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情感淡漠且冷酷,缺乏良知,行为受本能欲望、情感冲动和偶然动机所驱使,攻击行为发生后,当事人也没有悔恨感与羞惭;而冲动性人格倾向的大学生在发作的间隙期与普通大学生没有明显的区别,且能够对冲动所造成的后果感到内疚和悔恨,但不能够因此而脱敏;具有攻击性人格特质的大学生的攻击行为虽然没有前两者的程度强烈,但却具有弥漫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在当事人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时段和层面都会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心理偏态的大学生,在心理过程、心理动力系统以及人格系统上都可能存在各种异常,这些不良的心理机制最终导致大学生产生指向他人、学校与社会的各种失范行为。

[ 参 考 文 献 ]

[1] 仲稳山.心理诊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2] 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4-61.

[3] 余系东,刘璇璇,牛春娟.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情绪稳定性、自我和谐度的关系[J].黑河学刊,2015(4):84-86.

[4] 潘轶群.基于“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有效开展教育管理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72-73.

[5] 马前广.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6(5):89-93.

[6] 田国庆.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干预及相关问题[J].中国校医,2015(2):106-107.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