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方案的研究
2019-07-08石丰源
石丰源
摘要:本文从分析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以及建设现状的前提下,引出了智慧校园建设中基础平台建设的意义,阐述了基础平台建设的原则,进一步阐述并分析了基础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智慧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化;基础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3-0056-02
1智慧校园建设
1.1 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普通高校数字校园建设”,要“建设完善的信息发布、网络教学、知识共享、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等数字化平台,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
1.2 智慧校园建设现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对于教育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校园网络环境已基本完善,但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随之而来的信息化问题也不断显露:
? 全校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与信息孤岛之间的矛盾。大多数应用系统都是按需、单独建设,难以实现系统之间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与同步,形成了数据孤岛、信息孤岛。
? 领导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与匮乏的信息资源数据支撑之间的矛盾。
? 跨部门管理协同与系统孤岛之间的矛盾。
? 师生、业务部门对智慧化校园建设的要求与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智慧化校园建设的使用者和受用者都是人,无论是老师或学生,由于不同人员信息化素养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传统观念对人工操作的信任度,使得信息化的建设、推广、和维护都存在很大难度。
2基础平台建设的意义
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跨业务领域信息共享、建立全校业务系集成一体化的阶段,目标是实现整个学校的业务系统集成、数据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使众多应用系统中大量的信息可以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使信息有序流通、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与权威性、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此外,高职院校间可以共建共享应用系统、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
3基础平台建设任务
3.1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建设全面解决学校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Authentication)、身份管理(Account)、统一授权(Authorization)、安全审计(Audit)工作的智慧校园用户统一管理平台,在实现统一身份数据管理、集中身份认证和统一授权的基础上实现整个智慧校园的单点登录功能,为智慧校园软件环境提供集中统一手段实现智慧校园用户的便捷管理。主要包括:用户身份状态监测功能、校园账号管理功能、账号认证管理功能、用户授权管理功能、用户审计管理功能、平台监控管理功能以及系统管理功能。
3.2统一信息门户服务平台
统一门户平台对学校内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面向学校所有教师、教辅人员、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在校学生及校友等,集中提供学校内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新闻、公告、通知、文件等)与应用服务(包括信息收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信息搜索、信息内容管理等)的信息展示工具,必须以单点登录的方式进行访问,依据设定的信息资源保密级别与用户访问权限,安全访问权限内展示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全面实现自定义、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一站式信息门户功能、门户管理组件功能以及集成服务功能。
3.3统一即时通讯平台
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师生对信息化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师生对智慧校园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各种即时信息通讯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需要一个建设在校园私有云环境中的与智慧校园深度融合的即时通讯平台,打破传统用户受困于时间、地点以及空间等因素的难题。实现与智慧校园各业务系统充分融合,可实现流程信息、语言文字、软件界面、语音、视频及文件等互传的即时通讯支撑平台。主要包含:PC客户端的通信功能,移动客户端的通信功能,即时通信平台服务器模块功能以及基于web方式的服务器管理端功能。
3.4 数据中心
构建核心数据共享管理平台,建立学校统一数据标准;支持表级与字段级的U/C矩阵,便于清晰地展现数据流流向;支持数据生产关系图形化展现,便于直观的了解部门的外部数据关系;提供信息标准、代码以及数据流向规划梳理、信息标准建设与管理工具、元数据管理工具;提供全局数据交换工具,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提供对交换数据的检查、清洗、异常处理、写入等数据交换服务,完成对数据的容错与整理,确保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接口发布工具、全局数据备份工具以及运行监控工具,确保核心数据共享管理平台数据质量。
3.5 协同办公平台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面向学校教职工,提供一个开放的、网络化的、高效的校园工作、学习生活新环境,通过建设一套完善的支持群体協作、流程控制、信息查询及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平台,为学校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流提供基本信息的传递、处理渠道,实现校内各单位内部信息共享、沟通和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包含工作流程管理、公文管理、财务管理、会议管理、综合管理、知识文档管理、协作办公管理、移动OA、流程引擎、内容引擎、业务建模引擎、集成中心、运维中心、日志中心等功能模块。
3.6 统一支付平台
基于校园网与互联网技术,为师生提供统一的网上收费项目的管理与网上支付功能,集中处理与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对接;为校内的各类应用系统提供便捷的支付接口,实现收费项目流程审批、订单生成、第三方支付、对账、票据管理等众多资金流转环节;为付费用户提供完整统一的支付界面,为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缴费支付接口。实现校内各部门项目收费的审批与管理、网上自主缴纳各类费用以及财务对账与结算。主要包括:用户付费功能、收费管理功能以及报名注册缴费管理功能。
4结束语
智慧校园建设任重道远,只有确定正确的建设目标,实施正确的建设方案,打造灵活而完整可用的基础平台,才能从物理上打通信息的孤岛,实现校园平台与各业务系统之间最大的融合,实现数据共享。高校、快速实现教学和办公网络化、智能化,更好的服务教学、服务师生。
参考文献:
[1] 王运武,于长虹.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 王运武.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 王照龙.浅谈如何科学建设智慧校园[J].卷宗,2018,8(35):221.
[4] 季凌云.浅析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4):251-252.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