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唢呐,吹绽幸福的花朵

2019-07-08杨义龙

大理文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族唢呐李家

杨义龙

“碰地呆,打习子,麦呢妞梯脑呆番,利喽来,老利来,利利来来老利来……”

提起白族唢呐,大理白族人总会想起这个调子,大意是吹唢呐,弹三弦,明天妹子要出嫁了。的确,白族唢呐,与人们生活中的大事息息相关,婚丧嫁娶自不必说,栽秧、收割、接本主等农事民俗宗教活动,也离不开唢呐营造的氛围,在农村寂寥的生活中添加浓郁的色彩。而提起唢呐艺人,很多人都会想到洱源大松甸。

在万亩梅花竞放的时节,李家福披着白色的绵羊皮大褂,背着唢呐,带着徒弟,便用脚步去丈量白州的山水了。水瘦山寒的隆冬,也是一年中的农闲时节,人们总会选择在这个季节办喜事、盖房子,在欢庆气氛中慰藉一年的辛劳,而“吹吹打打”就将这种喜庆气氛推到了高潮。但凡办事,人们总会先请唢呐师傅,总会想起大松甸的李家福,他们会说,吹吹打打么,还是请家福吧!好像家福就是他们的邻居。洱源村村寨寨的人们,可能不晓得县长是谁,但肯定不能不晓得“家福”是谁,若是谁不晓得李家福,那就真的“OUT”了。

要说李家福,不得不说大松甸。其实大松甸只是松鹤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其他还有溪登和石照壁两村。由来已久,在清代的洱源就读于国子监的施甘霖曾有美文《游大松甸记》:“治西十五里,有大松甸焉。相传有古松十二株,大可数十围。荫广百亩,蔽日干霄,如游龙攫空,潜龙出壑,殆千年遗物也。甸以此得名。”又说“山巅有瀑布如练,横空飞下,跳珠漱玉,琮琮诤诤。万松中,因树为屋,筑土为墙,日影沈圆,炊烟缕直,若隐若现,此所居之土民也。”由此可知,大松甸历史久远,而清代仍是生态优美的所在。而今,代替古松的是万亩梅园,种梅子,吹唢呐,成了松鹤村的特色产业,梅子、唢呐,成了松鹤村的名片。而在梅园中吹唢呐,几乎就是摄影师的常用镜像。

早在2003年,洱源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白族唢呐民间艺术之乡”,更早,1988年,洱源县已经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白族唢呐队,代表洱源参加省、州各级活动,比如云南省首届艺术节、中国第三届昆明艺术节、99世博会和历届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等等。洱源县的唢呐艺人大约有300多人,主要分布在白族聚居的乡镇,比如邓川、右所、凤羽、茈碧湖镇等,这些乡镇虽然都有唢呐艺人,但没有固定的唢呐乐队,一般都是临时组建的“草台班子”,西湖边的温水村有个唢呐艺人杨士才,培养出了一双儿女都是民乐好手,儿子张亮山现在是大理州歌舞剧院的唢呐演奏员,演奏水平极佳,并有音像专辑出版,女儿张亮和是二胡演奏员,也是大理二胡演奏的翘楚。而茈碧湖镇的松鹤村,则以唢呐手集中而闻名全滇,处于罗坪山麓的松鹤村由大松甸、溪登村和石照壁三村组成,其中尤以大松甸为盛。松鹤村海拔2500多米,全村788户,总人口3344人,全村有林地36106亩,清亮的小溪从林间流过,汇入茈碧湖,成为洱海的源头活水。松鹤是个彝族村,是土著的“腊罗”支系,这与洱源以赛马出名的陆家队不同,陆家队迁自四川省大凉山,是诺苏支系。松鹤人除了会彝语,白语是主要的对外交流语言。

关于大松甸的唢呐,不了解的人常以彝族唢呐称之,有些媒体也以讹传讹。对此,身为彝族“腊罗巴”的李家福颇有微词。他说人不能忘本,自己吹的是白族唢呐,这是与汉族唢呐、彝族唢呐都有区别的,无论是曲牌还是演奏方法都有差异。事实也是如此,据村党总支书记罗学义整理的资料,大松甸第一代唢呐艺人罗匡保生于1860年左右,那已是晚清。罗匡保身材、肚才、口才俱佳,常戏弄那些傲慢的雇主或官员,让他们难堪。村里还传说他戏弄官员的“古本”。至于罗匡保的唢呐传承自何人,已无从可考。李家福说是跟凤羽的白族唢呐师傅学的,洱源县文化旅游局非遗负责人杨盈川则说来自右所腊坪师傅。第二代传承人罗凤银生于1881年,比罗匡保小了20多岁,其母亲罗匡姑是罗匡保的妹妹。另一个传承人罗鸿发生于1894年,是罗学义的祖父,其前妻是罗匡保的三女儿,罗匡保将技艺传给外甥和女婿,也在情理之中。罗凤银去世于1957年,享年77岁,罗凤银的唢呐不仅传承于罗匡保,还另有师承。为了将唢呐艺术发扬光大,他又拜师于腊坪村“唢呐世家”李照明门下。李照明的儿子李杰盛年长罗凤银八岁,他俩便以师兄弟相称,罗凤银夜里住李照明家,与师傅学艺,与师兄切磋,白日里帮别家放羊,日复一日用漫山遍野的唢呐调招呼羊群。跟着李照明学习,使罗凤银技艺大增,他不仅学会了红白二事的诸多曲牌,还学会了“吹吹腔”的大多唢呐曲牌。出师后,罗凤银名声大噪,常被邀请至凤羽、炼铁、漾濞等地吹奏,他的唢呐声还赢得炼铁大叶坪女子赵氏的芳心暗许。在一个艳阳高照梅花绽放的日子,罗凤银将赵氏迎娶入家门。赵氏终身不育,罗凤银也不嫌弃糟糠之妻,30多岁时,他收了本村罗灿庭为养子。养子罗灿庭1899年生,1990年去世,享年92岁,也是高寿有福之人。罗凤银一生热爱唢呐艺术,直到50多岁时,自觉年事渐高,须将技艺传承下去,便收村里的年轻人毛玉保、毛厚银、罗生祥、毛香明为徒,口传心授。罗凤银57岁时,组建了“吹打班”,带领师兄李杰盛的儿子李学昌、腊坪村的毕定登、炼铁大地坪村的尹玉清、本村的毛玉保、毛厚银等人,走村串寨,打出了洱源唢呐的名声。当时,李杰盛的孙子李雄标也在“吹打班”里当过鼓师(李雄标任洱源县长,那是后话)。李雄标还记得“吹打班”1946年到漾濞县金脉镇(现漾江镇)唱“吹腔戏”,戏台对联是:“四季奔波趁此阳春落得几日宽闲几日热闹;中华胜利超显武艺何妨显你本事显我威风”。横批:“庆祝胜利”。又有一年,腊坪村里唱戏,戏台对联是“天下事真真假假无非是戏;在世间是是非非何必认真。”颇显文学功底,还有讽喻之意。羅凤银65岁时,溪登村的罗润登还跟随他学艺。罗凤银带出的高徒毛玉保、毛厚银后来成了享誉白州的唢呐大师,在洱源县炼铁一带,但凡红、白二事,即便大雪封山,都要请“二毛”去吹唢呐才算把事办妥。关于毛玉保,还有段掌故,说是炼铁有家办客请他吹唢呐,其间有客人听得如醉如痴,便趋前恭维道,师傅吹得好,即便大松甸的毛玉保来吹,恐怕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毛玉保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李家福能做毛玉保的徒弟,自然也是有福的。

猜你喜欢

白族唢呐李家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称霸”试衣间
唢呐
唢呐放光芒
李家正 釉·画
花样云南(二)
数到一万捉迷藏
唢呐(短篇小说)
时钟是弯成一圈的尺子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