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门关游记

2019-07-08罗开华

大理文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石门行囊栈道

罗开华

三月,李花、梨花、桃花、樱花、海棠花,还有许许多多呼不出名的花儿都竞相开放了。也就是在这个最美时节,我应邀参加漾濞举行的文学采风活动。吃罢午饭,离漾濞县文联的报到时间还有整整4个小时,同行的文友陈老师建议先去石门关景区拍摄。

“石门关”,早听文友圈内人说过那儿的美,是游览、拍摄的好地方。我早已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快步登上轿车,加大油门,朝石门关飞奔而去。

来到景区停车场,我们换乘了电瓶车,乘坐了一小段路,买了门票便开始了登阶徒步。于是,我背起近20斤重的摄影包,与陈老师朝着石门关走去。刚走了一小段,就被道路右侧的一股清泉吸引。泉水是从一块石头上流下来的,石头旁的平台上摆放着观音的雕像,右边的石块上,刻着一个大大的“缘”字。字是用绿漆涂成的,与白色的观音塑像相互映衬,特别显眼。再往前走,数百米高的形似两扇石门的断崖矗立在眼前,这里就是石门关。当我的目光平视峡谷时,看见一尊圆柱形的石头上雕刻着“石门关”3个大字,那字体特别形象,“石”与“门”融为一体。继续往前走,只见清溪哗啦啦地从石头上流下,又在石头之间的空隙处形成一池池碧水;那水非常清亮,从稍远的地方看,极像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除了水,这里最美的就是河里那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了。瞧,有些像调皮的猴子,有些像温顺的神龟,有些像站立的玉兔,有些像熟睡的雄狮……总之,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未经雕饰的天然艺术品。看到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我的心情说不出有多高兴。

当我们接近石门关时,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从里面走了出来,并谈笑着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继续走,便到了一个拱形的小石门前。这石门很窄,一次仅能通过一人。我仔细打量门上方的拱形石,到底是天生的还是被人为吊装上去的呢?我看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只好作罢。又走了一段,到了一个被平整好的约二亩的平地,上面堆放着沙子、公分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想必,这块空地将很快被人们利用。

我们越往里走,遇到的游客也就越多,过了一座桥,到了服务区,我们在这里小憩。我放下行囊,坐在长椅上环视,这里的建筑物很有特点,蘑菇似的凉亭,低矮的房屋,钢的构架,屋面上却盖着茅草,说是“茅草”,又像是用什么叶子加工而成的。不远处的悬崖上,一帘瀑布(到了雨季,一定是一帘很美的瀑布),玉带般地飘了下来,发出哗哗的声响。

接下来就是爬高地段,景区服务员向我们发了安全帽,并叮嘱小心落石,注意安全。我背起行囊,与陈老师一道开始向高处攀登。爬了一段,我感觉有点累了,手便不由自主的伸向木栏杆,但触感甚是奇怪,那木栏杆竟然是僵硬、冰凉的,与平时的触感大相径庭,完全缺乏木质的弹性和温润。仔细一看,才发觉这些“木栏杆”完全是仿制的,还包括台阶的踏步。其实,把用钢筋混凝土模仿的构件用于这些地方,抵御风吹、日晒、雨淋,既能紧固耐用、美观大方、又能降低建设成本、保障安全,是建设者的最佳选择。

继续往上,感觉崖是越来越陡,攀爬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到了一个平台处,我停了下来,目光朝右边的峡谷望去,远处的栈道弯弯曲曲,一直向峡谷的尽头延伸。在峡谷底部,潺潺的水清悠悠地流淌,似乎在向我们诉说苍山地质结构的变化史。在只有溪流穿越的河边,摆放着几间用大型枯树掏空心脏后建成的木屋,由于距离太远,那些硕大的“枯树”是否也是仿制的,我就不再去探究了,我只是在想,它们就是“古、树、屋”!

我们继续攀登,陈老师见我步伐变得有些吃力,硬是拿走我背上的行囊朝前走。我只拿了一台相机紧随其后。卸掉行囊,减轻了负荷,我的脚轻快地向上爬着,不大一会,便到了一个较大的休息平台上。站在平台放眼四周,右边的悬崖层层叠叠,形状迥异。建于崖壁边的玻璃栈道如彩虹凌空,似飞龙上天,蔚为壮观。离开平台再往上爬一段,就到了最高的平行栈道,放眼瞭望,但见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奇峰突兀。栈道的尽头已经延伸到了石门的边缘。由于天阴,灰白的云彩与崖壁的颜色恰好构成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平行栈道上,来来往往的游客仍然很多,有携老扶幼的家庭,有成双成对的情侣,还有结伴而行的密友。

我们朝栈道尽头走去,走了一会,一段玻璃栈道横在眼前。陈老师担心我被惊吓,反复问我有无恐高症,我说没有!并告诉他我曾登顶过68层高的昆明万达双塔楼,在上面鸟瞰过昆明全貌,仰望过昆明上空的云卷云舒,而且眼不花,头不晕,心不乱跳。听我这么说,陈老师才放心地让我跟着走。当我那80公斤的体重立在一块约一平方米的架空玻璃上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紧张。我没恐高症,但玻璃易碎,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尽管这种玻璃可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还有就是:架空的玻璃栈道能承受多大的荷载,特别是在栈道尽头的那块约30平方米的混凝土架空平台上,竟然容纳了二十多人,而且这些人还在上面不停地走动。这可把我吓坏了。后来才得知这些玻璃都是特殊材质,可以承载很重的重力。

曾听说有在玻璃栈道上吓得尿裤子的、嚎啕大哭的、晕厥过去的。但今天这些游客却是出奇的平静,无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是如此。

正当我们离开混凝土平台,走在返回的玻璃栈道上时,一个极富戲剧性的情况发生了,一个约20岁的小伙子刚在玻璃栈道上挪动了两步,便吓得“啊啊”直叫,抱住凸起的崖岩不敢挪半步。这时,两个小伙子“哈哈”地笑着朝他走来,从两边夹击,硬是把它拽到玻璃栈道上。小伙子被吓得脚瘫手软,口里“哇哇”地叫着,但还是被拖到了混凝土平台上……

我们慢慢地往回走,到了玻璃栈道,我停住了,用相机从不同角度把石门关的主要美景定格在了内存卡里。我的双眼还忍不住地四处观望,我看到了远处的苍松翠柏,看到了一条白色溪流从悬崖上端的沟壑里一直流向峡谷底部,由此让人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当我转身从斜面回望时,看到了石门就像两扇变了形的门,底部合拢,顶部绽开。再把头部贴近右侧崖壁时,看到的则是两扇紧闭的大门。再把目光投向谷底,那些原先在河里看到的巨石、桥梁、房屋,已经被缩小得酷似沙盘上的模型,谷底的游客却像一群群蠕动的蚂蚁。此时,我的心胸竟然像远方一样辽阔了起来,当初留下的不快也就随风飘散了,心境又变得如同谷底的一池池碧水,宁静而又澄澈。

走出石门关时,我禁不住回头张望,此时的景象早已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道: “因矫首东望,忽云气进坼,露出青芙蓉两片,插地,骈立对峙,其内崇峦叠映,云影出没,令人神跃。”当然,如今石门关的魅力与繁华是徐霞客再也没想到的。此次石门关之行,让我不仅感叹大自然的美!更感叹人们保护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的精神和勇气!

猜你喜欢

石门行囊栈道
玻璃栈道
中国玻璃栈道
游子的行囊
行囊
我的行囊
游玻璃栈道
北魏·《石门铭》
西班牙开通“世界最危险栈道”
游石门涧
神秘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