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洗剂联合归芪通脉汤治疗臁疮40例临床观察

2019-07-08马书平马立人杨晨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4期

马书平 马立人 杨晨旭

【摘要】目的:观察溃疡洗剂联合归芪通脉汤加减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臁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溃疡洗剂塌渍疗法,观察组应用溃疡洗剂塌渍疗法联合内服归芪通脉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创面症状体征(疮面面积、肉芽颜色及形态、分泌物、气味、皮肤瘙痒感、创周状况、疼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个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溃疡洗剂联合归芪通脉汤加减治疗臁疮,可明显缩小疮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分泌物、减轻异味、减轻皮肤瘙痒感、改善创周状况、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疗效较好。

【关键词】臁疮;归芪通脉汤;溃疡洗剂

【中图分类号】R6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8-0099-03

“臁疮”又称“裙风”、“老烂腿”等,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慢性溃疡,以下肢静脉性溃疡为主,是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久行、久立者,发病率为0.3%~2.0%[1]。下肢静脉性溃疡主要发于双小腿下1/3处,小腿内臁较多见,疮口经久不愈,愈合后又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2]。笔者采用溃疡洗剂塌渍联合归芪通脉汤加减内服治疗气虚血瘀型臁疮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科门诊治疗的臁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56~75岁,病程4~36月,疮面面积8~77cm2,疼痛评分0~9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3]中静脉性溃疡的的诊断标准拟定。①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②双小腿内、外侧的下1/3或足背溃疡;③溃疡周围皮肤或伴有色素沉着、水肿、皮屑、湿疹、皮肤菲薄或瘙痒等。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臁疮的诊断依据及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制定的下肢慢性溃疡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气虚血瘀型拟定[5]。①主症:小腿局部溃疡、糜烂、疼痛、瘙痒。②次症:病程日久难愈合或反复发作,疮面晦暗,肉芽色淡,脓水清晰,疮面皮肤色素沉着、伴有湿疹或局限性硬化,有異味,小腿青筋暴露或肿胀,肢体沉重,倦怠乏力等。舌质紫或有瘀斑,苔白或白腻,脉细弱。

1.3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臁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50~80岁之间,性别不限;③单个臁疮位于小腿下1/3;④下肢静脉曲张CEAP分级为C6级;⑤同意参加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癌性或结核性溃疡创面、动脉缺血性溃疡、免疫性血管炎等;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及其他脏器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③制动卧床的病人;④查双下肢静脉彩超或静脉造影,有手术指征,适宜先行手术者;⑤本实验所用中药灌洗液过敏者。

1.4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清创术,必要时采用锐性手术器械清除坏死组织,操作期间注意保护间生态组织。

1.4.1对照组疮面坏死组织清除后,应用溃疡洗剂塌渍治疗。溃疡洗剂由以下药物组成:苍术30g,艾叶30g,黄柏30g,苦参30g,金银花30g,当归20g,生甘草15g组成。溃疡洗剂统一由我院制剂室制作,每瓶250mL。使用前将封闭玻璃药瓶放入热水里烫温或直接药液加热,尽量不加热水稀释药液,加温至皮肤可耐受的温度即可,将一次性换药包中的8层纱布浸透至不滴水为度。先浸透溃疡疮面,使药液达到疮面最深处,后贴敷纱布使之完全覆盖疮面,每次30分钟,期间可更换浸透过药液的纱布,连续塌渍即可,最后浸透疮面上的纱布包扎,每日2次,直至疮面愈合为止,观察周期为连续4周。

1.4.2观察组联合内服归芪通脉汤加减治疗。归芪通脉汤有当归20g,黄芪30g,丹参15g,鸡血藤15g,金银花15g,元参15g,地龙15g,全蝎10g,甘草6g等组成。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饭后各200mL温服,观察周期为连续4周。加减应用:骨节疼痛,行走不便者加草乌10g,僵蚕12g,两头尖12g;肿胀难消者加茯苓30g,茜草15g,泽兰15g;下肢不温者加麻黄12g,细辛3g等。

1.5观察指标

1.5.1疮面面积采用数码相机垂直拍照创面后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创面面积。

1.5.2疮面症状、体征评分参照2007年第2版《中医外科学》教材中的中医外科疾病“肿”、“痛”、“脓”及“溃疡”的辨证原则[6],从肉芽颜色及形态、分泌物、气味、皮肤瘙痒、创周状况5个方面评分,观测治疗前后两组的积分变化程度,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疼痛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每个患者在疼痛数字(0~10)评分卡片上,标出不同的数字以代表自身疼痛的轻重。

1.6疗效判定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臁疮的疗效判定[4]及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制定的下肢慢性溃疡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5],制定本试验臁疮的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溃疡疮面愈合。好转:溃疡疮面缩小,肉芽生长,局部症状减轻明显。未愈:溃疡疮面未见缩小,甚至有扩大。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两组各个症状、体征评分及疮面面积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症状、体征评分及疮面面积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各个症状、体征评分及疮面面积优于对照组。见表4。

2.3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恶心1例,胃胀2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恶心1例,胃胀1例,腹泻2例。两组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后均予以及时对症处理,未发现任何严重后果,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西医认为下肢静脉溃疡多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使下肢静脉处于长期的高压瘀血状态,最终局部组织缺氧[7],皮肤营养障碍而出现溃疡,且溃疡反复难愈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溃疡方法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泡沫硬化剂疗法、植皮术、弹力绷带支持疗法等[8],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臁疮分為内外臁,外臁易治内臁难,外臁多因三阳经湿热蕴结,归胃,早治易见效;内臁多因三阴有湿兼血分郁热,属肝,更兼内侧肌肉较外侧薄削,愈合较难。对于臁创日久难愈或反复发作者,主要表现为创面肉芽不鲜,脓水清稀,创周皮肤色素沉着、漫肿或伴有湿疹等,病机以“虚”为本,关键在于“湿”和“瘀”,多属气虚血瘀证,治则以益气活血、祛瘀生新、搜风除湿为主。

臁疮治疗上中医外治和内治均有许多独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试验采用溃疡洗剂塌渍加内服归芪通脉汤加减治疗。溃疡洗剂方中苍术、苦参、黄柏、二花清热燥湿祛腐,兼止痒消肿为君,艾叶与当归通经散寒、活血化瘀为臣;甘草清热解毒兼缓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煎汤塌渍,共起燥湿祛腐,清热解毒,通经化瘀,生肌敛口之功效。归芪通脉汤中当归、黄芪补气生血为君,丹参、鸡血藤补血行血、活血化瘀为臣,金银花、元参清热解毒,地龙、全蝎逐瘀通络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共奏补益气血,活络化瘀,舒经通脉之效。两者联用,可起益气活血、祛瘀生新、搜风除湿之功,促进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溃疡洗剂塌渍疗法加内服归芪通脉汤治疗臁创,可缩小疮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分泌物、减少异味、缓解疼痛、减轻皮肤瘙痒感、改善创周情况,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GohelMS,PoskittKR.Chroniculcerationoftheleg[J].Surg,2010,28(6):273-276.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12.

[3]汪忠镐.血管淋巴管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7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51.

[5]下肢慢性溃疡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6,10(4):184-188.

[6]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26.

[7]侯乐伟,邓国瑜,杨志军,等.筋膜下经内镜穿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10年临床随访[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896-3897.

[8]朱化刚,邵拥军,周静,等.美国下肢静脉曲张及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3):259.

(收稿日期:2019-02-18编辑: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