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的耳朵:非暴力沟通的高手
2019-07-08闫晗
闫晗
【适用话题】理解 倾听 沟通方式 人际关系
【素材分析】无论任何时代,沟通能力对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生活中,“反击模式”与“自责模式”的沟通方式十分常见,它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反而会让事态发展得更糟糕。所以,像“刘姥姥”那样的“长颈鹿的耳朵”模式,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借鉴学习的,因为非暴力式沟通越多,社会也就越和谐!
【速用名言】
1.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英国作家 赫兹里特
2.所谓的“耳聪”,也就是“倾听”的意思。——美国思想家 艾默生
去参加“非暴力沟通”工作坊,有一个环节是:老师收集了一些大家不喜欢听的话。比如,当听到“你怎么这么胖”时,大家都会有哪些回应方式呢?
第一种是反击模式,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胖怎么啦,吃你家大米了呀?说我胖,我看你更胖!第二种是自责模式:唉,我就是很胖啊,没人喜欢我。
这两种反应被称为“豺狗的耳朵向外”模式和“豺狗的耳朵向内”模式,一个伤害别人,一个伤害自己。
而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是“长颈鹿的耳朵”模式,专注于个人感受和需要。用“长颈鹿的耳朵向内”模式沟通时,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出发,说:“听到你这样说,我有点难过,我希望被你接纳和认可,不管我胖还是瘦,你都能接受我的样子。”
还可以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出发,说:“你似乎很担心我,可能你希望我更加注重健康吧,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帮助,比如我们一起健身?”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很意外,原来对于那些听上去“不入耳”“不友好”的話,还有这样的解读。这样的对话,化解戾气,让人心生暖意。
小组讨论时,几位刚工作的年轻女孩总结出的最不喜欢听的话是,一回老家,总有亲戚说:“你怎么不回来工作,干吗还留在北京?”她们的第一反应是:“我愿意,关你什么事?回老家,难道你负责给我找工作?”
可仔细想一想,老家亲戚说这句话的动机是什么,没话找话的背后也有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这是一种来自亲人的关心,尽管听上去有些令人“嫌弃”,他们也许并没有能力为这份关心付出具体行动。也可能有一些好奇,总待在一个地方的人,的确不明白大城市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记得有一次回老家,姑姑突然对我说:“你在北京生活得很辛苦吧,工作是不是特别累?”突然听到这样一句话,我很意外,也很感动,意外的是她竟有这样的同理心,别的亲戚都不曾说过这样的话,感动的是接收到了来自亲人的体贴和真诚的关怀。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关怀,说出那一句无聊、轻佻又似乎带有挑衅的“你怎么不回老家工作”是很常见的,他们或许省略了一些潜台词:“大城市人多,竞争激烈,房价很高,交通拥堵,生活压力太大。你这样的大学生,回到老家可能会有更舒服的选择。”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一个能看清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及需要的人。二进大观园时,她需要的是表达感恩和物质上的收获,而贾府上下需要的是放松和欢乐,所以她坦然地各种搞笑作怪。后来鸳鸯为哄她出洋相一事道歉,刘姥姥说了这样的话:“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刘姥姥真是非暴力沟通的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