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改革对策探究
2019-07-08邹瑜
摘要:随着高校不断发展,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的应运而生,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开展好财务管理“精细化”改革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大高校的财务工作成为改革深水区的主战场,建立“三全”预算管理体系,深化财务改革;统筹盘活存量资金,保障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构建高效财务信息集成综合平台,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校 精细化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充和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比例与日俱增,经费呈现多样性、多渠道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服务对象更加复杂,面对高校财务社会化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精细化”改革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成为当今管理研究的热门课题。
单就基层业务性工作而言,预算的不可操作性、缺乏科学性、流于形式已司空见惯;资金随意节流,无法集中办大事已成为高校的共性;加上大量的账务系统数据录入,复杂多样的资金入账等,按照不同部门要求提供重复性但口径不一的数据等,给基层财务工作者带来了繁重的体力付出和无形的精神压力。因此高校如何利用“精细化”改革契机,根据高校自身实际,做出创新之举已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改革发展提出笔者三点浅见。
一、进一步深化“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的财务综合改革,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的预算体系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三个“全面”为准绳。
一是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机构,机构设置要全面,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独立,体现各自功能,不重叠,不冗余,与此同时,各机构组织之间又相互联系、协助、监督和牵制。
二是预算的编制内容要全面,大到各项指标的设置、预算的分类及制定,小到预算编制的各项目编号、项目类型、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功能科目、项目简介、财政支出类型(资金性质)等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是预算的编制过程需要全员参与,要全面统筹,切忌“一刀切”。预算的编制过程并非财务一家即可完成,也并非“一言堂”就可定案,其编制过程需要动员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共同谋划、共同编制,同时针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方法,杜绝“一刀切”,从大局出发,全局把控,总体上注意协调和平衡。比如资产购置需要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提供采购计划;基建项目需要校园建设与资产管理处提供“十三五”基建规划中长期规划方案;车辆情况需要党政办公室提供现有存量(车辆)资产账实情况;人员数据需人事处提供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社会保障缴费及人员编制数(省厅备案数据)等;学生人数需教务处提供在册在籍学生人数,生均拨款需收费科提供专户非税收入情况等;出国情况需国际交流处提供,诸如此类。
在进一步深化“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的综合改革基础上,从党委、行政一把手落实工作做为突破口,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工作中来,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目标及自身的工作任务,反复商讨分析,形成预算草案,由财务统一汇总,试算平衡,出现差额,按照党委预算编制工作原则实施,就抓重点、保民生、保党建、保扶贫攻坚、保运行等重大举措层层审核经费支出,再就按照“以事定钱、钱随事走、轻重缓急”提出方案经学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批,上校务会、党委会审定,再进行一次、二次审核,做足做细重点项目,抓大放小,保证高校的凝聚力和健康稳步发展。
二、强化资金调度,盘活存量“沉睡”资金,逐步完成“业财税”融合,保障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一)盘活存量资金的举措
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 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财预〔2018〕65号)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将沉睡资金用好用活,将碎片化的资金化零为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大高校需出台《关于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进存量资金统筹使用的管理办法》,明确当年之前两年已立项的非科学研究类项目结转结余资金,可以跨项使用,主要可统筹用于学科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引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专项。从而盘活存量资金,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進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体可参照国家、省级相关政策及制度。
1-1 2014-2018年国务院及省厅关于盘活存量资金的文件汇集
(二)逐步完成财务与业务系统的深度整合,保障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业财税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经济事件为导向,驱动计算机语言转换为财务账务系统语言来记录经济事项业务,实现“财务事务化”“财务通俗化”和“报税流程化”,使得人人能做财务、人人会做财务成为可能。重塑业务、财务、税务管理流程,创造管理新高度,实现智能智慧。购办公用品、出差、会议交流、公务接待、借款、出国公务等业务由实际经办人在系统中根据套用模板将事项填写清楚,系统便可按照自定义或者模板的事件审核流程进行相应的业务转换与审批,然后系统会自动将业务数据翻译为财务语言推送到核算模块,自动生成凭证,实现开票、事项业务办理、财务核算数据的互通。同时,平台对接携程网、去哪儿网、阿里巴巴、飞猪、滴滴用车等多种商旅资源,形成从出差申请、审批、购票、住宿到学校一定规定时间一次性结账的一站式差旅服务。
三、构建高效财务信息集成综合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完成深度整合,提高财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不断充实,高校在发展中的经济业务活动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每项经济业务的开展和实施都离不开“钱”,当然也就会产生大量与财务有关的业务数据,包括财政拨款、非税返还、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支出、资产购置、基建支出等,这些数据最终都会在财务账表上体现。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尚未意识到大量数据背后的潜在利用价值,对财务信息的利用率不高,或者说为了提取某一类数据,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以支撑,劳民伤财,因此,信息化的全方位覆盖等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工作并非一家之力,需要各经济活动业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深层次配合,实现互联互通,建立财务信息集成综合平台,实现一体化流程,深度整合相关的人力及财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信息集成综合平台通过设置统一的核算口径和標准,让高校各业务部门协同办公,通过数据交融、转换和衔接,将各业务部门数据通过计算机语言进行实时交换,扩宽了财务信息数据的来源渠道,减少了相关数据的重复处理,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财务信息采集、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进一步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及时和有效。具体而言:一是将教务处、学工部、科研院、资产管理部门、后勤等部门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说话,信息多走路,老师少走路,提高信息的时空性和开放性,通过云技术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更加有序和规范,让广泛的数据分类更清晰,更好地实现预算控制和财务监督。例如学工部的学生住宿类型与教务处的学籍信息互通,与财务处的住宿费收入匹配,从而减少了因换寝室调整住宿费等业务带来的麻烦。二是通过财务信息平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实现财务数据的深度整合,实现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的全流程管理,改变预算重编制、轻管理的弊端,通过集成平台实时获取财务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强化预算的过程控制和预算执行的分析及管理,合理配置高校各项财务资源,提升资金、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例如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理念,利用大数据加强预算过程控制和预算执行分析,提高资产、资金的利用效益。三是完善高校的收入和成本核算体系,效仿企业成本核算中的精细化管理,开启“预警提示”系统。通过平台的数据勾稽关系,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不同的阶段属性设置预警提示,正常状态亮“绿灯”,有一定风险亮“黄灯”,当数据超过可承受的范围,则亮“红灯”,由此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防范于未然,从而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及时发现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漏洞,查漏补缺,更好地规避相关的财务风险,最终更加全面、真实、精准地反映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业务等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的、可靠的、可操作、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改革发展任重道远,需要高校每个人都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复杂的经济业务,实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并携手构建改革发展共同体,不断探索和共建。
参考文献:
[1]曹晓琴,王保玲.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分析[J].纳税,2018,12(34):142.
[2]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高校业财一体化平台解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3):22-23+94.
[3]张巧华.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探析[J].会计师,2018(23):57-58.
[4]赵娜.政府会计改革视域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2(05):22-25.
[5]邢小敏.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创新途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9):81-8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财政厅2017年立项课题“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湘财教指【2017】69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主持人:邹瑜)。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