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

2019-07-08刘伟珍

神州·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

刘伟珍

摘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研究对象,在旅游资源中进行初步的归类。通过研究及探讨中发现,非物质文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具有地域性、观赏性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提出途径和对策。在先进的管理理念中,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旅游开发中,进一步增强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本文简单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以及开发的价值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为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对优秀传承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也日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民间艺术遗产,是经过历史的积淀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它不仅仅是我国的重要文化财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探索,在学术界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这样在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他指的是人类创造的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它跟文化遗产有不同之处。文化遗产是物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例如古城墙、古建筑物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精神上、意识形态的东西,是由传承人以口述表演等方式展现的一种东西,例如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通俗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信仰和观念等,是无形的。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非物质文化的旅游资源该如何界定呢?首先必顺具有可观赏性、教育性和对人群的吸引力。有了吸引力,才能称之为是旅游资源,其次在历史文化资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研究价值等,是经过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比如民俗文化、技艺传承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旅游资源吸引的往往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想象力丰富的游客,能够大大增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第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都要通过特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它并不是直接存贮于物质载体上,他们之间是独立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因为载体消失而消失,例如很多民俗活动,不会因为所用载体的改变而使民俗仪式消失。同样载体的存在也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资源就会同时存在。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开发的潜力和空间。根据上述情况,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是依附于特定的文化空间,并客观地存在于社会形态中,同时吸引游客前往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气氛。

二、特征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首先他要具备对游客吸引力,对旅游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等,其基本特征,还有以下特点:

1、易消失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直接存贮于物质的载体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传播过程中,如果过程发生间断,那么就会直接造成毁灭,与存在载体中的文化相比,等于是终结了它的存在。

2、永续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备物理形态,不会发生使用后的损耗,只要保证对人们的吸引力不间断的传播,它的价值永远不会减少或者消失,甚至更加有魅力。就好像孔子文化,几千年来,仍然是山东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另外,在开发上,一次或者多次投入的资金差距不大,那它的开发成本几乎为零。

3、传承性,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一直处于流动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传承、传播才得以保存。从古至今,代代相传,只有发生传承断裂才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最终不复存在。所以只有保证在时间上持续传播,也可以对其加工或者改造,使其更加丰富多样,才能更加展示它的魅力。

4、地域性,我国各地民族风情多样,体现了非物质文化的地域性,例如东北大秧歌,等等,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随着空间上的扩散,人类社会的变迁形成块状的分布格局,这样的特点致使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不是特指某一地区所有的。

5、层次性,非物质文化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涉及到社会上各个阶层都有存在,例如,上层社会在思想上有底蕴,有格调,普通群众的直观补素,层次分明。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原则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具体的载体形象化表达给游客,通过形象化增强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认知,所以在开发项目时,需注重在非物质文化的形象上、感知上的挖掘,让游客更加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1]

(一)以人为本

人是载体和传播的关键,所以以人为本是最基本的原则,游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享用者,会吸取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自身修养。所以在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时,除了要考虑它本身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程度,以人类的健康为基础,向人们传播。作为一种隐形的资源,在开发上,要注重它的文化内涵以及修养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在开发上发挥他们的专业作用,以及监督作用,把它存在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二)整体性原则

一方面在開发的过程中不能与人民群众生活脱离联系,不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行,如果分离出来,不仅不能体现文化的内涵,也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这一点很重要。另一方面在时间上把握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不可分割性,重视它的发展,不能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上,所以在开发时一定要理清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特性,理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开发对策

(一)非物质文化的内涵、目标市场

作为隐性资源,在开发上全面理解它的内涵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与物质性资源不同的是,物质性资源可以把实体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而非物质文化就不能,只能通过特定的载体,传承人的展示来呈现给观众。而且还需要结合民众生活,理清历史的发展进程呈现出来[2]

(二)针对非物质文化的体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特定的独立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的同时,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还要注意文化之间的融合,建立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充分发挥民众的参与作用,因为他们的态度决定着非物质文化未来的存续与否。所以在开发上要紧密结合民众,建立一个有效传承发展机制。

(三)申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代久远,利用现代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对它们的保护,也只能做到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并不能完全涵盖,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一部分只是依靠人们的口述等方式来传播。所以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我認为是,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下,进一步健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完善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五、建立法律法规,健全对非物质文化的监管

在开发中,政府对非物质文化提供相关的法律保护措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建设。按照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另外,针对旅游的的开发,也要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开发和保护的界限,明确责任,对造成破坏的严惩不贷,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首先代表的是对文化主权的宣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性和变异性,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另一个地区的文化,所以我们倡导对非物质的文化保护,保护我们的文化主权。第二,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认识到我们的祖先是怎么从历史中一步一步走过,在历史的财富中有着非常大的价值意义。第三,有铸造民族精神的意义,各类非物质文化经过潜移默化扩散广大民众中间,对人们起到潜移墨化的教育作用,提升民众对优秀传承文化的认知力。第四,对于市场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的开发,体现出它存在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是旅游业开发的宝贵财富。

总结:

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对精神上的追求也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精髓,不同形式的资源也逐渐被开发出来,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也不乏有些对非物质文化的摧毁现象。所以我们在目前的能力和技术方面,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冲突。对于不适合开发的非物质文化,就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保护;可以开发的资源,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也要为人们生活和审美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间,也为后人留下一份对非物质文化的追求和探索。这也应当作为开发非物质文化的目标之一。因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上的问题,从理论,再到实践,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来维持和保护。

参考文献:

[1]罗康隆.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 (3):4-7.

[2]潘秀昀.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J].艺术科技,2017 (4).

[3]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4 (11).

猜你喜欢

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