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监管和关爱驱散“权健”阴影

2019-07-08艳子

晚晴 2019年2期
关键词:脑白金权健神药

艳子

2018年底,丁香医生以一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调查报道,惊醒了无数人。权健保健品广大的销售范围、传销式的推销手法、让人毛骨悚然的火疗......全部暴露在世人面前。

权健的保健帝国坍塌之后,还有无数针对中老年人的虚假骗局存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和相互的关爱,那么那些“自愿上当”的老人、被耽误治疗的病情、和打了水漂的血汗钱仍将成为笼罩许多家庭的阴影。

各种保健品成为人生痛点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保健品野蛮生长时期。我们信过、买过的保健品有很多。

“生命一号,补充大脑营养,提高记忆力。”不知什么时候起,生命一号成为了挽就儿童智商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华鳖精,号称从鳖中提取大量营养物,能益智健脑,补肾强身。在马家军代言下,消费者深信不疑。马家军跌下神坛后,中华鳖精也消隐无声。1998年,史玉柱带着“脑白金”重出江湖,“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到今天还在洗脑。年少吃生命一号,中年人来点肾宝,老了就换上脑白金。

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各种人生痛点保健品,在中国的土壤下生根发芽,一波波起来,又一波波消失。我国的保健品销售产值,依旧在不断上升,2012年突破千亿大关。2013年,权健拿到了直销牌照。在创新实干精神的推进下,保健品开启了直销新玩法。“北有权健,南有无限极”格局慢慢确立。2015年,我国保健品产值突破2000亿元关口。2017年这一数字又翻了一番,达到4000亿元。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特殊食品消费市场。

保健品行业暴利惊人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保健品是巨额暴利。在利润面前,说点谎话又算什么呢?高利润、低研发、宽监管下,大量厂商持续入局。无论是假冒的“伪劣保健品”,还是合规的“擦边保健品”,亦或是大牌子的“知名保健品”,利润都极高。

据央视报道,不久前警方查获了一桩12亿元的保健品大案。犯罪嫌疑人在一间小作坊中,生产出了32种保健品。这些所谓保健品,全部用的假批准文号。除了外包装不同,成分完全一样。而这些药的成本,不足5元一盒。經过层层销售加价,最终电商平台售价是125元。

曾有保健品的内部销售“金盆洗手”后,曝光了代理品牌的销售内幕。他们代理的产品,成本和最终售价,相差在10倍以上。

面对有“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合法商家,执法人员也很无奈——“愿意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就值10块钱的破胶囊卖5000元我们也没办法。只要人家没当场卖,总不能不让人家宣传。”

中国的保健品想盈利,往往不看成分,而看广告。在广告和销售人员的夸大下,许多消费者的认知中,保健品慢慢等同于药品,甚至可以替代药品。

商家刻意混淆保健品与药品的界限,很可能误导消费者放弃医院治疗,转投保健品。这将会带来延误病情的后果,非常严重。

更危险的,是那些“立竿见影”的保健品。

一些老人通过购买电视上的“降糖神药”,血糖的数据降得飞快。但医生说出了真相:“降低血糖数据,本身一点都不难。只要服用大量的格列本脲(一种强力胰岛素促泌剂),就能直接看到数据下降的奇效。”可是格列本脲有明显副作用,会导致低血糖,以及肝肾并发症。医生会采取缓慢降糖的手段,让患者避免风险。可是假药骗子就不是了。只要血糖数据能下来,他们是不会管别的。

可以下定论,效果明显的神药里,一定有危险成分。但在广告宣传里,一切就都不是那么回事了。那些立竿见影的神药,摇身变为了“祖传秘方、纯中草药”。

猜你喜欢

脑白金权健神药
马达加斯加抗疫“神药”味道像果茶
对网红“日本神药”得多个心眼
权健冲击波
“权健”身陷漩涡
亲历者揭秘权健传销洗脑法
舶来“神药”
你真以为脑白金是靠广告做成的?
我的“脑白金”妈妈
为什么送礼要送脑白金?
人性中的神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