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和践行

2019-07-08李青梅

学理论·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新时代大学生

李青梅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力推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爱国情怀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祖国的未来,高校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其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红色艺术;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157-02

爱国主义主要是表达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我们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深厚而又持久的爱国情怀与我们的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重重的考验仍然生生不息,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密不可分。爱国不分先后,没有多少,无论大小。

只有形成一个团结牢固的爱国统一战线才能在新时代为进一步实现祖国统一富强、民族团结稳定、人民生活幸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前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爱国情怀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

首先,对大学生爱国教育的时效性内容较为欠缺。高校的爱国教育相关讲义及读本内容更新滞后,案例不能与时俱进等。当前高校的教育对大学生内心的精神和内心的需求关注度较低,对爱国主义的内容更是甚少,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授课老师的自身素质及专业水平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面对新时代下的新局势,我们队高校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仍然传颂着久远年代的典型爱国英雄和经典案例,并没有将当下的国内外局势、学生所关注的热门现象和话题融入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对时代爱国主义认知出现脱节,难以真正感受到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从而难以上升到爱国情操。

其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度较低、效果甚微。现高校所开设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大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讲座或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及讲座等讲授形式与学生互动性不强,学生对于案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能透彻的领悟,且课堂教学内容晦涩、难以深入理解,学生很难将理论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较难体会到爱国主义,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难以和日常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对此类活动重视度低、参会率低,接受效果差,对学生爱国教育效果的检测大都以试卷或成绩评定,因而本是对爱国主义的弘扬和传递,变为刻板的理论知识记忆,并没有实现真正将爱国情怀升华到自我认知的深刻体会。

最后,大学生爱国情怀基础薄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传播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新媒介的形式从原有的卫星电视、网络论坛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各类新闻客户端等互聯网及移动互联网媒体,毫不夸张地说,新媒介技术已经掌控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变革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传统习惯。

大学生开始更强调个性发展,追求自由,对西方文化和情结有着新鲜的探求欲,反而因为生活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之下,反而习以为常甚至漠视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文化,大学生多认为通常只是在祖国和民族受到危难之际才能体现出爱国情感,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很能了解爱国主义对我们每个大学生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还不成熟,尤其是大一新生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急需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爱国主义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的奇迹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必须制定相应的教育规划等。

(一)以“红色艺术”播下“不忘初心”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因此,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将共产党的“红色艺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让他们感受革命传统精神,了解红色革命故事。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将在我系开展一系列知识竞赛、研讨会、相关影像视频资料、专题讲座。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红色革命基地的参观、巡游活动,让学生更深入的感受革命精神。我们要践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带领学生全程参与项目建设过程中播下‘不忘初心的种子,在不断推广中华文化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二)以“新时代爱国”激发“與时俱进”的绿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已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面对国际国内新局势,在遵循时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下,要让学生要了解国情,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民族分离、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在传颂经典的同时,紧贴生活与现实,将理论晦涩、严肃空洞的爱国主义融合于当下所关注的热门事件和话题,比如:南海危机、中美贸易战等等。一方面使得学生进一步对目前的国内外局势、热门事件有所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提升了爱国主义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将爱国情怀以平易近人的受众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大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感受家国情怀。丰富了切合时代和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激发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完善“爱国行动”的藤蔓

爱国主义范畴比较广,如何让学生能切身感悟并参透这种精神情怀,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一些历史纪录片的放映、学习,组织学生到影院观看爱国情怀的电影,举办一些爱国主义演讲或讲座,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基地、博物馆等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将历史事件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要学习和了解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去铭记历史、更加坚定的砥砺前行,更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为祖国的明天而奋进。

我们也可以利用中青团中央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学生传递更多爱国主义的小故事。学校青年接触社会,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最佳场所,我们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始终贯穿到教学育人的全过程。通过各种别开生面,互动性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向师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

我们可以结合本地文化寻找本地爱国先进典型,邀请这些爱国模范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言传身教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提倡在教室、图书馆、礼堂等场所,悬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领袖、先烈和名人画像、诗词、格言。

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需要用奋斗书写。针对青年的特点,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弘扬并践行爱国奋斗精神,落脚点在立足本职做贡献。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应该在行动中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高校也可以在各系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日,读好书”“歌唱祖国”等活动。积极鼓励辅导员们组织学生阅读反映爱国主义主题的政治理论类、文艺类、知识类、历史类、文化类读物。利用丰富多彩的传媒形式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共青团中央的微博,就是通过对大学生们关注的时政热点点评向大学生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教于乐的教会学生爱国,可谓润物细无声。学校也可以利用集体活动或者校园广播,班会等多种渠道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生力军,要自觉做爱国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幸福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青春年少的大学生,此时更加要明确箭头重任去不谢的拼搏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了爱国奋斗精神的新内涵,大学生要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怀揣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立足干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奋斗拼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黎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2]徐家庆.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与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3]中共中央.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Z].1991.

[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朱小翠.网络的隐喻引导与组织认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舆论引导功能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6]党彦虹.自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

[7]胡继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新时代大学生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