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企业家的文化情怀

2019-07-08陈殷

源流 2019年4期
关键词:名誉南沙书画院

成功的企业家创造的不仅仅是财富。

黎沛权,南沙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开办工厂已经20多年。他在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带动当地社会经济一起发展,并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这样的企业家,被大家真心认可,口碑相传。

每一个看到黎沛权的人都说他很亲切,很随和,大家也都特别喜欢和他在一起。他身上没有企业家的那种强势、世故,待人真诚,信守承诺,如同温煦的阳光一般,又仿佛是大家心目中的兄长,让你感觉到温暖而真实。

人们常说人杰地灵,也就是说,好山好水育好人。

南沙的塘坑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南沙区历史最悠久的村庄之一。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广州的出海口。这样的风水宝地,或许因为靠近大海,赋予了黎沛权丰厚的生命底蕴,也养成了他豁达宽阔的胸怀,朴实勤劳的品质。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坚持“以诚取信,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尊重员工,以人为本。久而久之,诚信便如种子一样,在他心里落地生根。时至今日,他也常常说,凡事诚信,方不负人。许多事,唯有亲力亲为,才能更好的找到方向,正确而及时化解存在的问题。

大潮汹涌,云帆高挂。黎沛权就是在这百舸争流的时代,勇闯商海,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他在事业获得成功的同时,从没有忽略家庭教育,成功地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了研究生,现在的大儿媳也都是博士生。全家和乐,书香浓郁。黎沛权虽不善言谈,但他知道文化教育与家风培育,才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根本。儿子们能学有所成,这才是他最为成功和骄傲的事情。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他始终对文化非常重视,就是因为这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才衍生出了他与书画艺术的不解之缘。

现在,但凡文德书画院举办的书画展或雅集活动,他都带着未满周岁的小孙子一同前往。他相信,在一个书香环境的耳濡目染,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黎沛权特别喜欢书画艺术,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喜欢上书画。反正,不知不觉中,家里渐渐的收藏了不少名家字画。闲时,自赏,或与好友共赏佳作,都是相当开心的事。既能开卷有益,又能增加良师益友,书画就这样,成为了他的爱好。

不光如此,这么多年来,他还真金白银地支持着南沙的文化艺术,热心奔走于文化公益。南沙区政协书画室刚刚成立的时候,因为资金紧张等问题,发展缓慢,许多文化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他得知以后,便自己出钱出力,举办画展,赞助书画雅集,让文化艺术可以生机勃勃继续前行。

2017年,他又腾出自己在环市大道西,面积将近600平方的别墅,无偿提供给南沙文德书画院使用,亦被聘请为文德书画院名誉院长。同样,他也没有辜负这一职务,从装修到布置,从文房四宝到木雕根艺、端砚,他都精心挑选,妥善安排,出资出力,营建出一个古典优雅的书香之地,为南沙的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创作、展示的平台。此处不仅多次举办书画展览,还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书画培训,让文德书画院群贤毕至,佳作纷呈,为推动南沙书画艺术的繁荣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

黎沛权这种对文化的热爱,不计回报、不计得失的无私奉献,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也有人不理解,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缓慢的,甚至是亏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做呢?面对这些疑问,他总是一笑而过,开朗而简单的告诉你,因为喜欢书画啊,喜欢了就去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这种气度和洒脱的真性情,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但也唯有这样的襟怀,才能成就他如此厚重的人生,让我们心存敬意和感动。

2018年6月,《源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谢佚芳及其助理梁伯钧来访文德书画院,黎黎沛权与书画院名誉院长植明热情相待,翰墨丹青,文化会友。

8月18日,《文德至善—丁平书画展》在文德书画院举行,嘉宾云集。

11月,广州市河南商会木兰联谊会、吾瑞空间与南沙文德书画院联袂举办《墨舞舒和·大湾区南沙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岭南文化、中原文化和谐并融,打造了一场文化盛宴。豫粤两地书画家,在文德书画院共同完成6尺整纸国画作品,以作纪念。

活动中,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上将、海军基地闫红志中将、广州市河南商会秘书长张卫、木兰联谊会主任李文慧、执行秘书长陈殷,文德书画院名誉院长植明、名誉院长黎沛权、院长刘铭,副院长陈殷、梁福胜,吾瑞空间创始人拾尘女士,书画家王立彩、骆冠辰、陈根发、周裕胜等共四十多人出席。

李乾元上将向文德书画院赠以书法作品《崇文尚德》,名誉院长、著名书法家植明向广州市河南商会木兰联谊会回赠书法《墨舞舒和》。

2019年1月8日,南沙文德书画院举行新春雅集。来自省、市、区、街四级19位书画家,以我们都是追梦人的主题,共同挥毫泼墨,留下精彩长卷,并由植明题写《我们都是追梦人》。

同日,南沙街书画会创作基地揭牌仪式也在文德书画院举行。由植明、黎沛权、刘铭、丁平共同揭牌,拉开文德书画院的新年新篇章。

今年春节,黎沛权赞助了两千多幅春联纸,请书法家为老百姓挥春送福,让传统文化与名家书法完美结合,让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的为百姓做点事,为文化艺术做点推动,一直是黎沛权的文化情怀。

3月8日,黎沛权代表文德书画院与乾承书院签订办学合作协议,为繁荣南沙的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力量。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用行动在诠释着自己的所有選择。一路行来,春风化雨。他或许并不知道,有意无意间,他已经是在担任文化大使的角色了。如今,在他身上的特质,更加像一块老玉,浸透了时光的温润,安静而内敛,光泽温柔。

生活中的黎沛权特别爱茶。一室茶香,尤爱生普。他说,喝茶可以让人心静,让人思考,且人生如茶。

或者,对黎沛权来说,茶就是一个载体。青涩轮回之后,自有茶香暖人,饮尽回甘。立尽高楼望人间万象,纵然时代飞驰,人间有味,依然是清欢。这是茶的特质,也是人的品质。

在一杯茶里,阅尽春秋冬夏,在旷达的人生中获得一种坚实与平淡的快乐。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就用平常心,以热爱送走过去的岁月,迎来更加丰盈饱满的未来。这,大概是黎沛权想要的生活吧。

今年,春和景明之日,黎沛权为文德书院写下院训:以文为德,以德立品;文化化人,秉承传统;书画会友,文德正己;广纳贤才,崇文尚德;立此院训,同仁励行。

至此,我们才真正的读懂黎沛权的文化情怀。

愿弦歌不缀,薪火相传。

黎沛权

南沙区市场监管局个私营协会会长;

南沙街商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

南沙区大岗镇商会副会长;

南沙区第一、二届政协委员;

南沙区工商联原常委;

南沙文德书画院名誉院长。

猜你喜欢

名誉南沙书画院
南沙,大湾区的未来之城
日占南沙与美国的外交应对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为名誉和土地而请愿
谁是“名誉镇长”
孔雀爱羽
中国书画院
两亲家之间的名誉权之争
南沙之歌
书画院·古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