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当归补血汤对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9-07-08张俊锴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5期

张俊锴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疗效及价值, 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126例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每组63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措施, 观察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65%(59/63), 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6.19%(48/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观察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03.47±12.20)g/L, HCT水平为(0.32±0.03);常规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04.94±11.78)g/L, HCT水平为(0.33±0.04)。治疗后, 观察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31.14±15.47)g/L, HCT水平为(0.47±0.06);常规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16.28±12.03)g/L, HCT水平为(0.40±0.06)。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治疗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当归补血汤对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亏虚的症状,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骨折术后;血虚发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72

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对骨折进行治疗, 创伤大、失血多、患者容易出现术后发热症状[1], 兼之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不宁等症状, 不利于患者恢复。针对此种症状, 西医多采用物理及药物降温, 但是易有波动, 而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凭借其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发热、改善术后贫血等[2]。因此, 本研究前瞻性观察当归补血汤对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的影响, 自2016年10月开始以骨折术后血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时间截止至2018年10月, 共选取了126例患者。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6例骨折术后血虚发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观察治疗组, 每组63例。常规治疗组中, 男女比例为32∶31;年龄最小27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43.40±7.20)岁;疾病部位:肱骨骨折19例, 股骨干骨折22例, 胫腓骨骨折14例, 腰胸椎骨骨折8例。观察治疗组中, 男女比例为33∶30;年龄最小28岁, 最大62岁, 平均年龄(44.51±5.87)岁;疾病部位:肱骨骨折17例, 股骨干骨折23例, 胫腓骨骨折13例, 腰胸椎骨骨折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体温均>37.5℃, 肌热面红、头昏眼花、烦渴欲饮、面白少华或萎黄, 符合中医辨证血虚发热症;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1. 2 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措施, 包括物理降温、抗生素、抗凝治疗等, 同时给予硫酸亚铁口服, 1片/次, 3次/d。观察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当归补血汤方剂:当归15 g, 黄芪30 g, 1剂/d, 早晚2次分服, 5 d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2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血虚发热的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显效: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血虚发热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体温有一定的下降, 但仍未降至正常范围, 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体温无明显下降, 临床症状、体征也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Hb、HCT), 并进行比较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治疗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虚发热即失血过多, 血不荣脏腑进而引起发热, 临床上骨折患者因循环失血, 更易产生低热症状[3-5]。当归补血汤是金元期李东垣所创, 将黄芪与当归按照5∶1制成, 能够益气生血, 对气血亏虚、劳倦内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内经》有云“当归味厚, 为阴中之阴, 故能养血;黄芪味甘补气, 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 而曰补血汤者, 以血之肇始本乎营卫也, 每见血虚发热, 服发散之药则热转剧, 得此则泱然自汗而热除者, 以营卫和则热解, 热解则水谷之津液, 皆化为精血矣”。而现代研究也发现, 黄芪多糖能够有效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数目;当归多糖则可以快速促进骨髓细胞DNA合成, 增加骨髓造血细胞的数量, 促使红细胞数尽快恢复至正常[6-9]。

通过本研究可见, 采用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的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65%(59/63), 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6.19%(48/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观察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03.47±12.20)g/L, HCT水平为(0.32±0.03);常规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04.94±11.78)g/L, HCT水平为(0.33±0.04)。治疗后, 观察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31.14±15.47)g/L, HCT水平为(0.47±0.06);常规治疗组患者Hb水平为(116.28±12.03)g/L, HCT水平为(0.40±0.06)。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治疗组患者的Hb及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