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色彩描绘未来
2019-07-08兰芳杰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主,同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以书本为第一传播力的教学,现已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宏观要求,这就需要美术老师探索更多的渠道来辅助教学。儿童绘本是幼儿启蒙书籍,但精美的图画同样适用于小学生,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文章将重点探究如何将儿童绘本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关键词:美术教学;儿童绘本;潜在优势
一、充分认识儿童绘本,挖掘潜在优势
绘本,是一类严格意义上的图画故事书,它特别强调图画与文字的内在联系。它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漫画书,而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特殊表现形式。美术作为一门色彩学,主要就是靠色彩来表达与传递思想情感,但单一的美术图画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而绘本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难以欣赏理解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再加上这些图都是由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一定的绘画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算得上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作用。在人教版教材中,课程设计共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四个板块,分别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那么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如何将儿童绘本科学合理地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可将两个角度作为突破口。
一是根据绘本表现出来的美感,重组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经验是由个体的认知方式和学习能力等共同决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学生用来表达情感的一种独特语言。绘本中运用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既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学生审美、兴趣的需要。
如在“综合-探索”板块教学中,笔者引进《小蜗牛的新房子》这一绘本,设计了“给小蜗牛设计房子”的美术探索活动。首先,笔者通过绘本故事讲述小蜗牛的生活习惯、形状特征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蜗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笔者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蜗牛,通过蜗牛各种各样的姿态,想好拟选用的颜色和表达的形式并描绘在纸上。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故事中的情节续编故事并对故事的寓意进行深层次的讲解。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线条绘画的技巧,而且能通过绘本故事重新梳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重组自己的学习经验。
二是根据绘本表现出来的通感,迸发学生的想象力。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通过一种感官体验联想到另一种体验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美术作品创作中,感官之间的沟通就体现在色彩、形状的变化中。例如在“造型-表现”这一板块教学中,笔者就引进绘本《小脚丫》进行辅助教学。首先,以绘本中小脚丫的形象变化为基础,让学生观察在不同场景中小脚丫的表现对象及特征。其次,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表现对象,总结小脚丫变化的规律。最后,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小脚丫换成小手指等其他形式,并试着创造出更多的表现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所想,这样一幅简单的手指画作品就产生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会了阅读绘本的快乐,还掌握了一种美术绘画形式。
绘本,作为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完全可以作为教学之用。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绘本融入教学,让绘本的故事情节、意境与学生的情感表达、艺术表现与创作融为一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体验和想象空间,让學生通过绘本创作出更多作品。
参考文献:
[1]邢铭.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2]任薇薇.“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19).
作者简介:兰芳杰(1990—),女,湖南常德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