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在手足骨折中的应用
2019-07-08王兴东何军慧
王兴东 何军慧
【摘要】 目的 探讨克氏针在手足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手足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予以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随访6个月,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痊愈率为92%, 高于对照组的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 低于对照组的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应用于手足骨折临床治疗中, 可更好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且并发症更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克氏针;手足骨折;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29
在手足骨折治疗中, 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术虽具有肯定疗效, 但仍存在并发症多、骨折愈合慢等问题[1]。另外, 与其他骨折类型治疗要求不同, 手部骨折要求具有更好的对位对线, 以提升手活动功能恢复质量。因此, 应进一步改良内固定治疗方式, 以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此类内固定模式既要求有效内固定, 又要求避免广泛软组织损伤发生[2]。本文旨在评估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在手足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足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平均年龄(35.28±6.3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 女22例;平均年龄(35.21±6.3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予以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以掌骨干骨折为例:通过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端后, 钢丝缠绕克氏针两端完成固定, 加压后即可出院。
1. 2. 2 研究组 患者予以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以掌骨干骨折为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 对手掌背侧弧形切口进行加固处理, 以保障骨膜环节留有足够缓冲, 保障骨折端良好血运, 在牵引复位过程中, 交叉固定, 并借助钢丝张力带固定。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随访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 可见连续性骨痂形成, 功能恢复正常;好转:对位对线可, 但功能恢复较健侧差;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功能障礙。并发症包括折断、创口感染、滑针。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痊愈率为92%, 高于对照组的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 低于对照组的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手足骨折多系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 其骨折线可波及各种小关节面, 治疗及康复难度较大。在临床上, 手足骨折以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型骨折多见, 如何实现骨折解剖复位、恢复关节功能, 一直是临床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克氏针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骨折的方法, 效果肯定, 但也存在明显缺点, 如骨折不牢靠、骨折愈合慢等[4]。相关研究发现[5], 采用传统克氏针内固定复位容易, 但是固定十分困难, 同时, 由于骨折端难以完全吻合, 普遍存在不同程度间隙, 影响骨折愈合质量及时间。而在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术基础上进行改良, 可更好满足患者需求。例如, 在原有克氏针侧绕基础上, 实现加压处理, 可更好起到加压作用, 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相关研究指出[6-8], 改良法通过改变进针方式, 可进一步加强内固定效果, 避免软组织损伤, 实现更好治疗效果。另外, 通过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法, 可对骨折端产生纵向压力, 确保骨折端紧密相连, 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骨折预后时间, 从而改善预后质量[9, 10]。
本文将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应用于手足骨折治疗中, 获得较为满意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痊愈率为92%, 高于对照组的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另一组数据显示,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 低于对照组的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并发症更少, 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应用于手足骨折临床治疗中, 疗效肯定且并发症更少,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黎明, 刘进炼, 王汉荣, 等. 微型钢板内固定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在掌指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医药前沿, 2013(7):201-202.
[2] 王永安, 顾龙殿, 禹宝庆, 等. 克氏针张力带钢缆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3):296-297.
[3] 陈鹏, 田晓滨, 李波, 等. 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9):1461-1462.
[4] 孟长安, 杜莉, 邢利嫦, 等. 克氏针联合钢丝套圈型固定在断指再植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6):631-633.
[5] 马秀军, 乔刚, 李幕刚, 等. 克氏针及钢丝套圈型固定在粉碎性指骨骨折中的应用. 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s1):98-99.
[6] 吕国强, 黄淑明, 褚旭峰, 等. 克氏针软骨下排钉辅助支撑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浙江医学, 2014(5):431-433.
[7] 王洪彬, 刘长安, 康强军, 等.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在撕脱性骨折型锤状指中的应用. 临床误诊误治, 2017, 30(6):61-63.
[8] 杨洋.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在掌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2):56-57.
[9] 夏寅.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法在掌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503-504.
[10] 赵刚,韩慧英.双克氏针法在经皮固定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术中的应用.创伤外科杂志,2015(4):338-340.
[收稿日期: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