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基层民主协商的传播创新与经验启示

2019-07-06黄军勇

关键词:全媒体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全媒体时代,温岭民主恳谈制度在地方政治家的推动下实现了传播创新,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更加广泛了解民意集聚民智,更加深入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深化了民主恳谈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协商民主模式。温岭的创新实践表明,互联网治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直接的同构性,新媒体提供了新资源和新契机,传播创新使民主恳谈的协商功能进一步深化,社会整合效果明显。在全媒体时代,正向传播效应需要协同推进,执政党要架构新机制,协同推进基层民主协商的正向传播,助推社会有效整合。

关键词:全媒体;温岭民主恳谈;基层协商;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9)04-0016-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1]。

民主恳谈是浙江温岭的首创,始于1999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20年来,温岭市民主恳谈已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轨道。近年来,温岭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以全媒体直播创新民主恳谈传播形式,进一步深化温岭民主恳谈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协商民主模式。

一、温岭民主恳谈的历史追溯

1999年是温岭民主恳谈的创生之年,这一年以论坛的形式为老百姓搭建了一个诉求表达的“平台”;2000年是民主恳谈正式冠名的一年,“恳谈”两字准确地表达了有意见需要沟通,有想法需要交流,有问题需要协商,有分歧需要博弈等丰富的意思;2001年是温岭民主恳谈转型的一年,这一年恳谈的议题从一家一户个人的私事转入公共事务;2003年、2004年是温岭民主恳谈从发生学到巩固学的两年,2003年工资集体协商起步,2004年党内民主恳谈开局;2005年至今,以参与式预算为标志,温岭民主恳谈进入了完善、深化和提高的新阶段,如2008年的部门预算民主恳谈,2011年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的预算征询恳谈,2013年的温岭市福利中心项目选址民主听证会和票决部门预算,2014年的选民议政会和预算绩效评价,2015年市级人代会上的预算修正议案。随着议题的不断拓展,范围的不断扩大,方法的不断创新,重大公共事务决策经过民主恳谈,已成为温岭当地的一个“规定动作”和“前置条件”。

从恳谈形式和传播的方式来看,温岭民主恳谈创新和发展出对话型民主恳谈、决策型民主恳谈、党内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和工资集体协商五种基本类型,涉及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

对话型民主恳谈一般发生在决策之前,是民主恳谈会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就某项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议题进行对话、沟通、讨论、协商以求得共识,从而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话型民主恳谈可在市级、 镇(街道)、村(社区)的党组织、人大、政府、政协、社会团体、事业企业单位、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其他各社会组织中开展,起收集民意、沟通信息、协商问题、协调矛盾的作用。”参见中共温岭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民主恳谈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意见》(2013年4月28日)。

决策型民主恳谈更多地与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相联系,譬如:城镇规划、村庄整治、校网调整、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局、公交车线路的安排等。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社会中,人们的活动具有“公共性”,事关“公共性”的决策最容易形成聚焦又具争议性。

党内民主恳谈是党委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在中国现有的政治生态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组织的触角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党员的身份其实就是整个社会阶层的身份缩影。所以通过党内民主恳谈可以把社会舆情反映上来,把党代表的智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党内民主恳谈的实施,推进了党务公开,畅通了党内诉求渠道,保障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

参与式预算是民主恳谈深化和发展的产物,是指公民以民主恳谈为主要形式广泛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协商讨论,人大代表审查政府财政预算并决定预算的修正和调整,进而实现实质性参与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的协商民主实践。2005年首先在泽国和新河两镇拉开序幕,之后不断加以总结、提升、完善和推广,至2013年,全市 16个镇(街道)已全面推广参与式预算;从2008年开始,还延伸至市级部门预算。参与式预算就是把“钱袋子”化作具体的分配、建设和民生的问题讲给老百姓听。

温岭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同样以民主恳谈这一独特的载体为平台,为劳动者和企业双方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组织化的共决途径,使劳资冲突中的核心——劳动定额(工价)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推广与完善,通过企业、村(居、社区)、行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形成了四轮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点,“行业谈标准、区域谈底线、企业谈增幅”的工资集体协商模式。

二、全媒体:温岭民主恳谈的传播创新实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一)温岭民主恳谈传播创新的时代背景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以 IPTV、手机电视、博客、微博、微信、RSS(简易信息聚合)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裂变式的速度向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推进渗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广大网民的交往习惯、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

从温岭民主恳谈的历史追溯来看,温岭民主恳谈早期的传播方式还是属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往往都是在一期民主恳谈结束后,通过当地“两报一台”等传统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从传播渠道和宣传教育方式来看,是一种线性传播和单向灌输。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新媒体的交互功能进一步强化,改变了过去相对封闭条件下的教育主体、传播主体格局,演变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格局。人们可以自主地传播内容,发表观点评论,与他人进行实时在线交流,对社会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突破了权威主流媒体的话语壁垒。因此,温岭民主恳谈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创新传播形式,使其焕发出更为鲜活的生命力,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温岭市是浙江省台州市所辖县级市,经济先发、人口众多。温岭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截至201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 220 090人[2]。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宽带用户有40多万,网民约80万,共有各类微信公众号千余个,其中粉丝数超万的有20余个;《温岭日报》虎山论坛注册用户将近50万,平均每天发布新帖2 300多条,点击量超过32万人次。2016年3月初,《温岭日报》推出了“两会,看我们的”微信直播,这次直播刷爆了温岭人的朋友圈,得到了代表委員的一致点赞。随后5·17“三改一拆”集中行动日微信直播,各个拆违现场和拆违过程以图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滚动播出240条动态信息,吸引访客29 672人次,总浏览量67 319次,为全市中心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3]。

鉴于微信直播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温岭市整合新媒体资源,增加技术和平台供给,自主研发全省领先的直播小程序,创新传播内容,UGC和PGC结合,文字、图片、短视频、视频直播结合,推出全媒体直播,增加现场视频、图片传送,网友推文、点赞、转发,提问解答,互动交流等。温岭市各级各部门纷纷结合中心工作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全媒体直播,如温岭市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新闻发布全媒体直播,温岭市委组织部“两学一做”党员固定活动日全媒体直播,温岭市委宣传部“温岭好故事”“七一微党课”宣讲大赛、“文化礼堂”等系列活动全媒体直播,温岭市文明办“向陋习宣战 与文明同行”全媒体直播,温岭团市委“暑期社会实践”全媒体直播等。

在这轮新媒体传播的盛宴中,温岭市民主恳谈也适时参与其中,温岭市委市政府推出“电视问政”,温岭市人大推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题询问会,温岭市政协推出“请你来协商”物业管理专题恳谈会等。据统计,温岭市的全媒体直播2017年共进行了60多场,2018年共直播119场。

(二)温岭民主恳谈传播创新的实现形式

1.电视问政,坚持问计于民

电视问政,以全省第一档县级电视直播问政栏目为载体,以“问政+聚焦+曝光”的监督组合拳,助推中心工作不断攻坚破难,促成干部工作习惯、企业生产习惯、群众生活习惯大变革。近两年来,已举办电视问政“问水”“问堵”“问安”“环境革命”“问居”“转型升级之路”共6期,配套播出“问题聚焦”58期,共曝光老大难问题35个、共性问题52个,及时反馈率、整改率均达100%。

一是精准导向,问责任更问实效。围绕中心工作,从群众呼声最大、社会关注最多、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确定问政主题。坚持“问政于民、执政为民”,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市民代表参加,以“主持人+曝光短片+访谈官员+群众质询+专家点评”的形式,直面矛盾,每场安排5~8个问题。如第三期电视问政“问安”中,存在问题由被问政部门现场认领,问政嘉宾轮番问责,部门领导现场立军令状、给出整改期限,承诺未在限期内解决问题主动辞职。随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当月,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7 133家次,发现隐患7 397条,完成整改5 660条,责令停产停业停建24家[4]。

二是驱动转变,转思想更转作风。自问政以来,共调整干部651人次,其中提拔160人次,转任重要岗位59人次,共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44名,让领导干部红了脸、出了汗、等不了、坐不住。同时,通过在电视问政、聚焦栏目、“两微一端”中曝光不文明行为,引导公众增强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推动群众生活习惯大变革。如第四期电视问政“环境革命”集中曝光不文明行为后,市文明办携手全市志愿者联合发起“向陋习宣战 与文明同行”活动、“礼让斑马线”行动、“文明有礼温岭人”习惯养成计划等,引起社会公众的积极反响和自觉参与。

三是着眼长效,重承诺更重执行。让全社会参与整改监督,及时了解问政成效。配备问政专职督考员,要求曝光问题第二天汇报,整改项目一周一反馈、一月一检查,每期曝光问题的整改落实进展情况向全市通报。建立“整改督查式报道”和“媒体回头看”报道机制,对整改项目进行跟访,并在整改时限过后即时进行回访。两年来,在《温岭日报》“虎山问政”版块、温岭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展媒体监督回察共50多次,针对整改项目的长篇专访达12篇,共邀请23位镇(街道)和部门一把手走进直播间开展访谈8次。如第四期电视问政之后,组织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在中心工作一线立体评价干部暂行办法》,将电视问政曝光的问题责任及处置结果纳入干部的评价考核。

2.网络直播,畅通民意渠道

微博、网络作为新兴媒介,具有时效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2014年12月11日,温岭市人大召开“交通治堵”专题询问会,首次采用网络视频直播方式,在温岭人大网、温岭新闻网等开展全程直播,并通过《温岭日报》、温岭人大网、温岭人大官方微博、虎山论坛、微信公共平台“微温岭”等发布公告及报道会议进展情况[5]。近些年,手机移动终端异军突起,微信成为社会公众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介,温岭市积极适应这一变化,整合“温岭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出以微信直播为互动主渠道的全媒体直播,深化了民主恳谈的传播方式。

一是温岭市人大“专题询问会”视频直播。2018年温岭129名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就“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联名提出议案。2018年8月31日,温岭市人大推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专题询问会,以更好地加强大会议案督办,找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产业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温岭市人大代表、政府部门、普通市民通过“面对面”“题对题”“一问一答”的监督方式,共寻问题破解之道。询问会还采用直播互动的方式,让普通市民也能参与询问。网络上,多达10.7万人次共同见证了这场询问会。直播页面下方,网友们提出了141条有效建议,这其中既有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出谋划策的,也有为这场询问会点赞的。在现场,市人大常委会选取了部分网友提问,向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发问。如网友“小七”留言提问:“企业招工越来越难,用工成本越来越贵,‘机器换人到底有什么成效?” 该问题由市经信局负责人回答[6]。

二是温岭市政协“请你来协商”专题恳谈会全媒体直播。2018年,温岭市政协把民主恳谈会导入政协协商,推出“请你来协商”专题恳谈会,以进一步发挥政协协商民主作用,搭建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与政府相关部门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平台,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首期恳谈以“物业管理”为话题,于2018年8月30日下午2点40分召开。从8月29日开始,就通过“温岭发布”“温岭政协”微信公众号、《温岭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各新媒体平台推送预告。当日,共有8位市领导、12个相关单位负责人、部分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加。恳谈会就业委会和小区自治,物业管理与物业费,小区安全,小区秩序、二次供水及老舊小区电梯安装,物业企业服务变革提质及可持续发展,信用物业及政府监管等6个方面进行了面对面的协商,恳谈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据统计,这场民主恳谈会共收到458条网友跟帖,浏览量达到13.8万,部分内容将分门别类送往相关部门解决落实。恳谈会上,议题讨论一个比一个热烈,一场场“头脑风暴”不断碰撞出火花。“很多问题我们之前没想到,有些点子确实不错,值得试试。”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一位负责人走出会场后,立刻在电话里安排工作[7]。

三是温岭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全媒体直播。近年来,温岭市依托“温岭发布”和市级媒体微信平台,积极探索打造“互联网+新闻发布”“电视+新闻发布”,构建网络发布矩阵,内容涉及重点项目、民生实事、政策文件、便民提示等,实现每月政务资讯阅读量60多万人次。新闻发布主题明确后,提前在虎山论坛公开征集广大网友提问,筛选2~3名网友提问作为新闻发布会的特殊提问环节。开通“新闻发布市民热线”,为市民答疑解惑,有关问题将第一时间转至相应单位,并承诺在一个工作日内反馈。创新开启新闻发布会“第二现场”,组织媒体记者在发布会前深入相关现场,对办事市民进行随机采访录制,并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播放市民提问,交由单位新闻发言人解答。在浙江新闻APP、温岭广播电视台、温岭新闻网开设“新闻发布会”专题专栏,温岭日报社推出访谈类的节目“网络直播间”,邀请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做客直播间,就网友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面对面交流。2018年1月至10月底,全市共召开新闻发布会30场,通过权威网络平台开展新闻发布32次,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3.部门专题,凝聚社会共识

如上所述,在温岭市开展全媒体直播的潮流中,温岭市级各部门也纷纷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特色,开展各类主题直播。全媒体直播的“马太效应”不断显现,各类主题直播在强化主体参与的同时,直接扩大了受众层面,在交流互动中,凝聚了社会共识。直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政治经济主题全媒体直播。这类直播有温岭市委组织部开展的“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系列直播,温岭市委宣传部开展的“温岭好故事”“七一微党课”“乡村课堂 基层百课”直播,温岭市鞋业整治办开展的“温岭市鞋业整治提升突击月行动”直播等。以“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系列直播为例,截至2018年10月,已成功开展“践悟初心使命 争当时代先锋”等27期主题活动直播,总关注浏览341万多人次,点赞评论数量超32万余条,3 371多个党支部在直播活动中进行了展示。直播活动顺应了新媒体时代基层党员教育的内在规律,党组织主题活动的受众群体从党组织集体、党员个体向社会群体及公众扩散,拓展了受众层面,从而使基层群众在点赞、点评、转发的过程中对共产党员和政党形象产生了心理和文化认同,进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3]。二是社会民生主题全媒体直播。这类直播有温岭市委宣传部开展的“文化礼堂”系列直播活动,温岭市文明办开展的“向陋习宣战 与文明同行”系列直播等。以“向陋习宣战 与文明同行”系列直播为例,自2017年以来每月进行,已开展14期,围绕交通文明、公共场所文明、文明家园、城乡文明、清凉一座城、公民道德宣传等主题,涉及文明劝导、清洁家园、文明旅游、文明就餐、文明交通、节俭婚丧等,吸引全市群众广泛参与,累计浏览量达到170万人次,起到了凝聚共识、助推文明习惯养成的作用。

4.社会组织协商,组建“阳光温岭”微信联盟

“阳光温岭”微信联盟由温岭市委宣传部主导创建,以温岭发布为主体,由温岭发布、温岭公安、《温岭日报》、微温岭、温岭新闻综合频道、温岭1036、温岭市青年服务中心、大温岭、温岭包子微生活、温岭小助手等十余家在温岭市有较大影响的微信公众号联合发起成立,采用“政府主导、自我管理、理性发展、合作共享”的联盟运行模式。“阳光温岭”微信联盟以《抵制网络谣言、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的倡议》为行为规范,加强对谣言等虚假信息的联动处置,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加入联盟的微信公众号积极主动帮助辟谣、传递正能量,净化了微信空间,有效突破了微信空间引导难、管理难的屏障。该做法被《浙江日报》头版报道,相关报道得到两位省领导批示肯定。“阳光温岭”微信联盟,创新了互联网协同治理模式,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树立了新标杆[5]。

三、温岭民主恳谈传播创新的动因分析

“任何关于认识发展的研究,凡追溯到其根源的(暂不论它的生物前提),都会有助于对认识最初是如何发展的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8]发生学研究不同于起源学研究的地方,就在于发生学研究并不简单满足于对事件起源的描述,而是从生成机制上重视对主客体关系的考察。借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两个维度,对温岭民主恳谈传播创新进行动因分析,不外乎涉及内因——温岭民主恳谈的制度惯性、外因——新媒体给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主观能动性——地方政治家的推动这三个层面。

(一)外因——新媒体给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长尾理论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长尾效应”可以借用“正态分布”曲线来加以描述,“正态分布”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精力或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事或人给忽略了。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就有可能以极低的成本关注到曲线的“尾部”。“长尾效应”会对国家治理带来哪些变化呢?首先,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发布的主流信息(相当于“头部”),新媒体流传的非主流长尾信息(相当于“尾部”)累积起来可能会形成比主流信息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其次,传统媒体发布的主流信息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非主流长尾信息观察和了解社会,而被传统媒体忽略的“尾部”事件往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长尾效应”加剧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和舆论引导压力,也对现有的传媒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发布者,温岭网民数量众多、思维活跃,极其关注社会公共事务,温岭也正在从传统的管制时代,进入功能分化的公共治理时代。在公共治理时代,构建新的政治话语体系,需要科学的政治传播,有效运用资源创造有利环境,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二)内因——温岭民主恳谈的制度惯性

“民主恳谈”在温岭当地已成制度且社会承认度高。温岭民主恳谈从创立至今已有二十年,之所以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创新和发展,是因为温岭市委在不同阶段,相继出台关于“民主恳谈”的文件。如《中共温岭市委关于在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民主恳谈”活动的意见》(2000年8月21日)、《中共温岭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恳谈”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2001年6月12日)、《中共温岭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恳谈”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2002年10月9日)、《中共温岭市委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2004年9月29日)。《中共温岭市委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民主恳谈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后,中共温岭市委相继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民主恳谈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意见》(2013年4月)和《中共温岭市委办公室 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深化民主恳谈健全城乡社区协商机制的通知》(2017年12月)。《关于全面深化民主恳谈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全面深化和发展民主恳谈制度,拓展民主恳谈新的发展领域,在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协商,推进我市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

(三)主观能动性——地方政治家的推动

政治力量的推动是温岭民主恳谈传播创新的关键。政治力量既包括宏观政治背景又包括地方政治家的推动,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温岭的民主恳谈萌生于新旧世纪之交的1999年,非常切题地契合了“政治文明”新理念问世的政治背景。但纵观温岭民主恳谈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这种生长于体制之外的“草根”民主之所以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创新和发展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推动,一是来自温岭市委宣传的党务官员和某些乡镇党委书记追求深化“民主恳谈会”的内容而开展的新试点,二是温岭市委的四个文件[9]。 可见,一项政治试验的进行还必须要有地方政治家的推动。地方政治家不甘于步别人的后尘,总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更靠近基层,更熟悉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特定的制度环境的认识更全面、更敏锐、更了解政治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微观主体的现实需求。新媒体语境下温岭民主恳谈的传播创新也是如此,无论是“电视问政”,还是“专题询问会”视频直播、“请你来协商”专题恳谈会,乃至其他专题直播,都来自于当地政治力量的推动,如前文所提的“5·17‘三改一拆集中行动日微信直播”,就是在當地主要领导的直接关注下进行的。正是契合了这样的时机,也正因温岭民主恳谈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惯性,才有全媒体直播的良性发展,才使得温岭民主恳谈因为传播创新,更加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推进了决策的科学民主,凝聚了社会共识,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四、温岭民主恳谈传播创新实践的经验启示

在全媒体时代,让社会产生广泛“共识”,最大限度取得“公约数”,是现代治理的重要任务。美国传媒学者斯托纳在研究群体决策时发现“群体极化效应”,他指出:“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各种原来无既定想法的人,因为他们所见不同,最后会各自走向极端,造成分裂的结果,或者铸成大错并带来混乱。”[10]可见,温岭民主恳谈通过传播创新,攻坚克难,聚焦难点,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更加广泛地了解民意集聚民智,更加深入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

(一)互联网治理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直接的同构性,新媒体提供了新资源和新契机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中多元、平等、对话、协商等意涵与互联网治理的内在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其自身的互动性、便捷性、开放性、个性化等特征,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奈斯比特指出:“两百年前我们创造了代议民主制,在那时,它是组成一个民主国家的实事求是的办法。但是,随后发生了通讯革命,同时有了教育有素的选民。目前,由于在瞬息间即共享信息,代表们知道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在实践上也不比他们晚。”[11]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变得空前容易和方便,信息垄断从此被打破。新媒体满足了网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打破了以往信息大多来自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提供方式,以更立体化的特质,优化了资源结构,增强了实效性和感染力。新媒体的互动性尤为突出,参与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提供的全新发展方式和虚拟环境,对参与者的信息交流、话语表达和价值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媒体的开放、共享、自由和个性化的特点,通过各种新媒体产品,如微博和博客的应用,使得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展现,思想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12]“创新与扩散”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和有力地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更易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温岭民主恳谈传播创新的意义在于接通了“地气”,充分利用了新媒体提供的新资源和新契机,“通过吸纳社会组织、公众个体参与,拓宽民主形式,缓解了现有选举民主不能容纳政治参与热情的问题,提升了治理民主实效”[13],实现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社会组织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二)社会制度具有整合功能,传播创新使民主恳谈的协商功能进一步深化,社会整合效果明显

整合是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一种成熟的社会制度往往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实践的结果。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过程中,大家共同认可的规范被固定了下来,人们也找到了解决相互冲突的办法,社会制度的规范体系内部因此而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性,从而显示了社会整合的状态。也就是说,社会制度的整合功能来源于一些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规范。这些规范构成了人们活动的模式,保证了人们社会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完整性、正常性,保证了社会结构各部分的完整与和谐;同时,它们通过协调社会行为,调适了人际关系,维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整合。在实践中,民主恳谈扮演的是一种仲裁和协商的角色,它有利于参与者消除疑虑、减少分歧和化解矛盾。同时也能够把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参与行为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使他们不必以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诉求。既有助于重构执政党、政府与群众的信任关系,改善民主治理质量,提升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又有助于宣传教育民众,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增加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素[14]。如上所述,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创新实践使温岭民主恳谈的社会关注度更高。“培养分析”理论认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可见,温岭民主恳谈的传播创新,使基层群众的参与面更广了,动态生成的民智民意也就更多了,化解执政矛盾凝聚社会共识也就会更深入、更持久。

(三)全媒体时代,执政党要架构新机制,协同推进媒体正向传播,助推社会有效整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当然有新的内涵,在这个新时代,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伴随新的机遇。当代中国处于急遽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在这一过渡时期,价值多元、思想芜杂,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故有效实现社会整合既是新时代下的重要诉求,又是新时代的应有之义。政党通常具有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引导选举等多种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表达民意。这就要求政党必须具有明确的利益表达与社会整合功能,要在各阶层民众之间沟通协调,形成特定范围内的凝聚力。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变动,社交传媒勃兴,信息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新时代新形势下,党的社会整合能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并不能天然地体现出来,需要党架构新的社会整合机制,并从政党组织特别是执政党的特点出发,以特定的社会整合方式来实现这种功能[15]。“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決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温岭民主恳谈实现传播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每期“电视问政”市四套班子领导悉数到场,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社会组织等机构也是积极协同推进,温岭电视台、《温岭日报》等主流传统媒体积极创新媒体传播渠道,开发新技术提供新平台,形成合力推进的有效氛围,产生了传播的正向效应,主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向而行,“为新媒体平台提供价值导向和文化引领……推动政治传播效果的良好实现”[16]。同时,得益于20年来温岭民主恳谈形成的政治文化认同,温岭民主恳谈的传播创新实践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新的价值认同,实现有效社会整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 温岭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温岭调查队.温岭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3-21)[2018-12-10].http://new.wl.gov.cn/art/2018/3/21/art_1402302_16332141.html.

[3] 黄军勇.微信直播:新媒体背景下基层党员教育的模式创新——以温岭市探索主题党日活动微信直播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17(10):50-52.

[4] 黄军勇.“全媒体问政”: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构建——基于温岭的实践与思考[J].行政与法,2017(10):18-23.

[5] 黄军勇.“新媒体微联盟”:互联网治理的路径与方法——以温岭市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3):51-54.

[6] 吴敏力,毛海挺,李攀,等.温岭产业谋升级 人大面对面把脉“疑难杂症”[N].浙江日报,2018-09-06.

[7] 李攀,徐子渊,吴敏力,等.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温岭民主恳谈会扩大协商“同心圆”[N].浙江日报,2018-08-31.

[8]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6-97.

[9] 黄军勇.民主恳谈:协商民主的中国式选择对化解执政矛盾的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5):5-9.

[10]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51.

[11]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2.

[12]许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3.

[13]魏艳,宋玉波.治理民主: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实践的探索与经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4.

[14]黄军勇.协商民主:利益协调与矛盾化解新机制——基于温岭市“民主恳谈”的典型案例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8(4):13-16.

[15]高新民.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EB/OL].[2018-12-25].http://sientechina.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548774.htm.

[16]程龙一.从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看新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J].新媒体研究,2017(4):3.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of Grass Roots Consultation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and Its Experience:A Case Study of Wenling, Zhejiang

HUANG Junyong

(Wenling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Circles, Wenling 31750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but also new challenges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the institutional inertia of Wenling democratic talk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new media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and the promotion of local politicians have made Wenling democratic talks realize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find the maximum common denominator of the will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whole society, gain a wider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opinion, gather peoples wisdom, resolve contradictions more thoroughly, maximize consensus and deepen consultative democracy model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Wenlings innovative practice shows that Internet governanc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have direct isomorphism. New media provide new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deepens the consultative function of democratic talks, and the effect of social integration is obvious.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the positive communication effect needs to be promoted in coordination. The ruling party should construct a new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communication of grassroots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social integration.

Keywords:

all media; Wenling democratic talks; grass roots consultation;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編辑:蔡秀娟)

收稿日期:2019-04-12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科联专项课题:全媒体时代基层民主协商的传播创新与经验启示

作者简介:黄军勇(1970-),男,浙江温岭人,副研究员,中共浙江省温岭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温岭市社科联副主席,主要从事网络安全与地方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全媒体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全媒体传播生态下台网联动形式及价值浅析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全媒体时代微电影商业元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