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姬塬油田黄3区CO2驱对采出原油物性影响
2019-07-06刘笑春黎晓茸杨飞涛马国伟梁晓静
刘笑春,黎晓茸,杨飞涛,马国伟,梁晓静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2.中国石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00;4.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CO2驱油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一项较为成熟、高效的采油技术,近十年来,世界注气采油特别是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项目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由于其具有比传统水驱油更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在我国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我国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尤其是针对长庆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油技术优势明显。为提高低渗透油田原油采收率,在长庆姬塬油田黄3区进行了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现场试验,为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
对试验区多口油井进行了监测,分批、分阶段取监测生产井油样进行化验分析(包括原油族组分分析、不同碳链烷烃组分分析、原油凝点分析、原油黏温曲线分析等),以期深入研究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对原油物性的影响,加深了解CO2驱油机理,为CO2驱现场试验效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取样井位分布如图1所示,共取样四次,第一次为注CO2前,第二次为注CO23 个月后,第三次为注CO26个月后,第四次为注CO29个月后。注气前平均地层压力为14.1 MPa,压力保持水平71.4%;注气后试注区压力监测6 井次,平均压力19.0 MPa,压力保持水平96.3%。CO2注入后地层压力水平明显上升,整体压力高于前期研究的最小混相压力16.1 MPa,目前运移条件下见效井均能达到混相条件。
图1 CO2驱试验区井位分布Fig.1 Well distribution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1 实验所用测试方法与标准
1.1 原油族组分分析方法
原油族组分一般分为烷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四种。Jewell 等人[2]首先将色谱技术应用于原油的4个族组分的分析,后来逐渐出现了柱色谱法[3]、薄层色谱法[4,5]、高效液相色谱法[5,6]、超临界流体色谱法[7]等方法。其中柱色谱法具有分离试样量大、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油品的族组分分离。
通过族组分分析可以分析注CO2驱油后,对生产井产出原油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石油行业标准——柱色谱法对原油族组分含量进行测定。
1.2 不同碳原子数烷烃含量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对有机化合物具有有效的分离、分辨能力,而质谱则是准确鉴定化合物的有效手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优点:气相色谱具有极强的分离能力;质谱对未知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鉴定能力,且灵敏度极高。因此,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分离和检测复杂化合物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实时采集功能提供了全扫描与选择离子扫描的数据采集,可获得准确的定性、定量结果数据。
对原油烷烃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可以得到碳数在C8—C40的不同碳数烷烃的含量,以此来研究原油物性的变化。测试时试样汽化后随载气通过高分辨率毛细柱,通过EI电离进入质谱分析,得到各碳链组分的分子离子峰,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质量分数。
1.3 原油凝点测定方法
原油凝点是随着温度降低原油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凝点的高低与原油中轻质和重质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点就高。本文采用国家标准《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方法》(GB/T 510-1983)的操作流程对原油凝点进行测定。
1.4 原油黏温曲线测定方法
原油黏温关系是原油中各种组分对原油黏度影响的综合体现。在原油中各组分对原油黏度影响最大的是非烃和沥青质。通过对试验区注CO2前后生产井产出原油黏温关系的测定可以定性判断注CO2后对原油流动性的影响。采用Brookfield 黏度计,选择S61号转子、在12转/分条件下,测定25~90 ℃(升温间隔5 ℃)的原油黏度。
2 分析测试结果
2.1 原油族组分分析结果
2.1.1 原油烷烃组分变化规律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期原油中烷烃组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图2所示,可以看出烷烃组分大于70%,注CO2后烷烃组分呈现明显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均小于注CO2前的含量,降低幅度达到20%。
表1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烷烃组分分析结果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crude alkanes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图2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烷烃组分变化Fig.2 Variation of crude alkanes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2.1.2 原油非烃组分变化规律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期原油中非烃组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图3所示,可以看出非烃组分平均12.5%,注CO2后呈现明显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高增加到35%,且非烃组分含量均大于注CO2前的含量10%以上。
2.1.3 原油沥青质组分变化规律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期原油中沥青质组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沥青质组分含量较低,变化不明显,且最后样品中沥青质含量均小于注CO2前。
表2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非烃组分分析结果Table 2 Analysis results of crude non-hydrocarbon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图3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非烃组分变化Fig.3 Variation of crude non-hydrocarbon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表3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沥青质组分分析结果Table 3 Analysis results of crude asphaltene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2.1.4 原油芳烃组分变化规律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期原油中芳烃组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注CO2后,原油芳烃组分的含量在10%~13%,并无明显变化。
表4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芳烃组分分析结果Table 4 Analysis results of crude aromatic hydrocarbon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
2.2 不同碳原子数烷烃含量分析
2.2.1 烷烃C8—C16组分含量变化规律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期原油烷烃组分中C8—C16百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注CO2前后,烷烃C8—C16组分呈现明显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图4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烷烃C8—C16组分变化Fig.4 Variation of crude alkanes C8—C16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2.2.2 烷烃C17—C40组分含量变化规律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期原油烷烃组分中C17—C40百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注CO2前后,烷烃C17—C40组分呈现明显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图5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烷烃C17—C40组分变化Fig.5 Variation of crude alkanes C17—C40 components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2.3 原油凝点测定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间采集原油样品凝点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注CO2前后,原油凝点呈现明显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和C17—C40烷烃组分的变化规律一致。这是因为C17以上烷烃组分主要以石蜡为主,石蜡含量的变化对凝点的变化起主要作用。
图6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凝点变化Fig.6 Variation of crude condensation point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imes
2.4 原油黏温曲线测定
对注CO2前后不同时间采集原油样品50 ℃时的黏度进行测量,结果如表5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原油黏度基本呈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塬30-103 井原油黏度呈现出明显的逐渐降低的趋势。我们又进一步对塬30-103井不同时间原油不同温度下的黏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注CO2后,原油黏度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符合CO2混相驱油机理。
表5 CO2驱试验区不同时间原油50 ℃温度下的黏度Table 5 Viscosity of crude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50 ℃
表6 CO2驱试验区塬30-103井不同时间原油不同温度下的黏度Table 6 Viscosity of crude of well Yuan-30-103 in test district of CO2 flood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different times
2.5 机理解释
采出原油物性的变化规律符合CO2混相驱油机理:在CO2和原油初次接触时,并不能形成混相,但在合适的压力、温度和原油组份的条件如下:1)CO2可以形成混相前缘,此时,油中的轻质类分子会被气态CO2提取到气相,形成富含烃类的气相和溶解了液态CO2(超临界流体)的原油的液相两种状态,由于气态CO2的抽提作用,此时,原油中的轻质烷烃含量降低,导致原油烷烃含量降低以及非烃相对含量增加[8,9],原油黏度增大,与此同时,烷烃中低碳链轻质烷烃(C1—C16)的含量也相应降低,高碳链轻质烷烃(C17—C40)的相对含量增加,原油凝点增大;2)当压力达到足够高时,溶解在原油中的液态CO2会把原油中的轻质和中间组分提取,并不断使驱替前缘的气体浓缩,此时气相中所有气态CO2会转变成液体CO2溶解到原油中,但气相中的一部分轻质烷烃(C1—C6)会被留在气相,而一部分(C8—C16)会随着CO2凝结到液相中,此时,CO2和原油就变成混相的液体,形成单一相,由于液态CO2的萃取,使原油溶解沥青、石蜡的能力下降,这些成分将会从原油中析出,残留在原地,原油黏度大幅度下降,从而达到混相驱的目的。此时,沥青质、非烃相对含量降低,烷烃相对含量增加,但是由于CO2对轻质烷烃的抽提作用,使得原油烷烃含量无法回到注气前的水平,并且由于气态CO2的凝结,C8—C16重新回到原油,使得烷烃中C8—C16组分的含量有所回升,与此同时原油凝点和黏度降低。
3 结论
1)对注CO2前后不同时间点原油的族组分、烷烃中不同碳原子含量、凝固点等变化规律开展实验研究,原油主要组分烷烃含量大于70%,注CO2后烷烃组分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并且均小于注CO2前的含量,降低幅度达到20%。
2)原油次要组分非烃含量平均12.5%,注CO2后呈现明显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高增加到35%,且非烃组分含量均大于注CO2前的含量10%以上;芳烃组分的含量在10%~13%,沥青质组分含量较低(1.0%左右),注气后都无明显变化。
3)注CO2后低链烷烃(C8—C16)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C17—C40烷烃组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决定了原油凝固点具有一致变化规律,原油黏度呈现降低趋势。
4)由于试验区平面上储层物性、原油产量、受效程度等存在差异,需要结合CO2混相驱油机理,进一步综合分析CO2混相驱开采效果,指导CO2矿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