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及其提升对策

2019-07-06屈松林

乡村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层面农村大学生

屈松林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关于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献不少。张志平指出[1],在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和重要,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智慧力量。为了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率,高校需要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支持体系,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宋立指出[2],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十分必要。不少高校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工作,举办各类创新科技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提高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能力。蒋祎超、齐铭鑫指出[3],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业大学生的个人性格、政府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创业培训、农村金融支持以及创业工具使用程度等,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选择有效的创业途径。陈碧芬指出[4],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农科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农林院校需要结合区域创业发展的需要,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特色化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农村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已有的文献主要关于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的意义、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的对策等,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路径。

1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加强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帮助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能够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1.1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近10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大学毕业生631万人,同比增长3.4%;2011年达到660万人,同比增长4.6%;2012年达到680万人,同比增长3.0%;2013年达到699万人,同比增长2.8%;2014年达到727万人,同比增长4.0%;2015年达到749万人,同比增长2.9%;2016年达到765万人,同比增长2.1%;2017年达到795万人,同比增长3.9%;2018年达到820万人,同比增长3.1%;2019年达到834万人数,同比增长1.7%。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提升。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给大学生增加创业与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

1.2 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大的农村地区将会有更多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带着自身的智慧、知识与才干到农村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事业。不仅能够实现大学生的人生梦想,解决农村产业升级问题,还能带动更多农村人口就业,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人生,带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

2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

2.1 社会层面

由于农村、农业相对城市的产业发展来说比较落后,同时农村地区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吸引力不够。因此,到农村来创业与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不多,没有相关的可以借鉴的成熟的人物或者案例学习,难以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

2.2 家庭层面

现在不少家庭受到社会世俗观念的影响,希望自家的孩子大学毕业能够留在大城市,对到农村创业与就业持反对态度,不会支持大学生参与各类涉农创新创业项目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受到家庭的反对较多,容易浇灭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激情,阻碍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提升。

2.3 学校层面

虽然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也对大学生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大部分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相关指导,并没有开展一些涉农的创业项目与就业项目。大学生难以通过学校层面获取更多涉农的创业与就业信息,学校也没有给大学生提供一些涉农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一些实践平台等。

2.4 个人层面

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需要多方面能力,但是不少大学生选择农村创业的意愿较低,到农村创业缺乏激情,从而难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自我激励、自我学习,难以提高自身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能力。

3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由一般创业与就业能力与综合创业与就业能力组成。

3.1 一般创业与就业能力

大学生农村创业需要具备一般创业与就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理解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力、目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执行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投融资能力、系统思考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等[5],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的一般能力模型

3.2 综合创业与就业能力

综合创业与就业能力,包括农村创业与就业的热情、农村商业机会发现与识别能力、农村市场敏感度、涉农业务开拓能力、农村创业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以及农村创业融资能力等方面的创业能力与素质[6]。

4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为了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高校需要采取多元化措施,如强化就业形势宣传与突出农村创业与就业机会,加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的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识别农村创业与就业机会,注重大学生涉农创业与就业项目的实践等。

4.1 强化就业形势宣传与突出农村创业与就业机会

高校需要针对大学生强化就业形势宣传。就业形势严峻的前提下,农村需要大学生提供智慧力量的同时,也迎来了大量的创业与就业机会[7]。

4.2 加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的培训和职业指导

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的培训与职业指导,加强农村创业与就业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涉农创业与就业能力,通过举办各类涉农创业与就业指导项目或者大赛,激发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意向。

4.3 帮助大学生识别农村创业与就业机会

新形势下,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种植养殖、生态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民俗、新型农民培训、电子商务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等创业机会,而高校可以帮助大学生识别农村创业机会。

4.4 注重大学生涉农创业与就业项目的实践

高校需要探索“多元化”涉农创业与就业载体,引导大学生进行涉农项目的探索和训练,探索涉农创业与就业信息化平台,鼓励大学生组建涉农创业与就业项目团队,构建涉农项目“创客”空间运营模式,丰富大学生涉农项目的经验[8]。

5 结论

高校需要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全面的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支持体系,将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的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层面农村大学生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