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阅读与听障生口语习得的探索性研究
2019-07-06陈东灵
陈东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湖北武汉 430050)
1 引言
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中,“阅读”对于一群特殊的读者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们就是听障生。因听力障碍,听障生掌握口语存在一定的困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没有口语,他们失去了与健全人正常交往的机会,并严重影响他们正常获得语言、学习文化知识及思维发展的进程。听障生虽然失聪,但他们的发音器官是正常的,听障生自身的正常视力可以“阅”、正常发音器官可以“读”,通过每天科学的阅读训练,能有效帮助他们口语的习得。
数字化阅读通过数字技术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阅读内容,并且运用多媒体素材开展多种延伸活动。对于听障生而言,数字化阅读更加注重听障生口语与阅读的高效互动,突出听障生口语阅读的体验和表达,是听障生通过阅读促进其语言发展的最为科学的阅读方法。那么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听障生如何通过数字化阅读接收到多感官刺激而有效帮助口语习得呢?本文以不同的阅读方式来考察数字化阅读过程中口语习得的不同,这对于听障生阅读与口语习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Fumitake SUGAND等创造出一套运用笔记本电脑的语言训练系统“语言训练者”[1],这套系统已经应用于日本将近80%的聋儿学校。它能够让有很少语言训练经验的听障生明白语言的基本特征,而且因为整个过程像是在玩游戏,听障生能够学习很长一段时间。它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元音训练、辅音训练、言语单词训练、语调训练和音乐训练等。Anne-Marie在书中提到一种训练模式[2],也是基于电脑上的语言训练,它能够有效地提供视觉语言参数来模仿和比较老师口语的输出,从而得到语言的改善。基于电脑上的语言训练能够提供给听障生及时的、有意义的视觉反馈,这使得老师的指导和解释变得容易得多。瑞典的大部分听障生学校,基于电脑上的语言训练已经变成了一项标准的、有价值的常规语言训练活动的重要补充。
2.2 国内研究现状
吴巧宏在《听障学生口语朗读能力现状及对策》一文指出,朗读是培养听障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应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3]。汪玉敏在《如何培养聋童的口语阅读能力》一文中指出,对听障生来说“阅读”是他们在接受几年的学校教育中主要发展的能力,文章还提到由于听障生的词语匮乏、生活经验少,对一般的文章不能产生兴趣,语言能力发展迟缓,对文章中的语句不大了解,因而他们会渐渐地避开文字,不会去阅读文章,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生活、劳动、与人沟通、交流等能力[4]。
3 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湖北省某聋校中学部的听障生20名,其中男生12名,女生8名。年龄在13~17岁,平均年龄16岁,听力和智力相当且都配有助听器。其中10名听障生作为实验组,剩余10名听障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听障生在相同的阅读环境里分别进行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阅读内容选取中学课外阅读书籍,其难易程度相等。数字化阅读配有原声阅读、发声口形、动画及相应的趣味知识问答题以及有声或触屏的两种答题形式;纸质阅读配有相应的图片和趣味知识问答题,题目的设计旨在考察听障生的语音清晰度、词汇量、模仿句长、听话识图、看图说话、主题对话等口语能力。
3.2 研究方法
让听障生每天阅读半小时,进行为期3个月的阅读训练。然后根据孙喜斌和袁海军教授制定的一套语言评估系统[5],对每位听障生进行阅读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测评。通过对测评结果的T检验统计分析,得到下面的五组数据结果(如表1—表5所示)。
表1 训练前的平均值(百分制)
表2 训练后的平均值(百分制)
表3 训练前的标准差
表4 训练后的标准差
表5 训练前后的Sig.(双侧)值
3.3 研究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平均值基本相当,依据T检验结果Sig.(双侧)值均大于.05,可以说明训练前两组的口语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后测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T检验结果Sig.(双侧)值均小于.05,证明训练结束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口语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实验证明数字化阅读相比纸质阅读对听障生的口语习得能够起到显著性效果。
4 建议
4.1 营造舒适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是听障生最早也是最自然的生活口语习得环境和场所,听障生的口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障生的家庭教育。父母自己应热爱阅读,为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阅读时,家庭要营造快乐、轻松和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能专注阅读。此外,家长要和学校、医院以及康复机构密切配合,在对孩子进行精准的评估后,为其配戴人工耳蜗,结合孩子的阅读能力,精心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运用教育技能,比如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多问问题以提高孩子的自主发音能力,朗诵歌谣时,读每一句最后几个字时语速放慢,让孩子发最后几个字的音,教会孩子掌握科学的数字化阅读技巧,使其学会并熟练运用自主发声来进行数字化阅读。
4.2 选择适合的数字化阅读内容
阅读初期应选择丰富有趣和词汇发音简单的数字化阅读资源。早期阅读主要是满足听障生视觉和听觉上的需要,可以选择可爱的动物故事、有趣的生活常识故事以及与其生活经验相似的阅读内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随着其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可逐渐增加童谣、诗词、童话、寓言等启智类数字化阅读资源,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并开拓他们的视野。在此期间通过数字化阅读音频设计的韵律与节奏,可以让孩子模仿表演,再结合数字化趣味知识问答等一系列延伸活动帮助孩子开口说话。阅读后期可以选择专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心智健康成长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其内容可以涵盖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使他们在口语习得的同时既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开发智力潜能、增长知识技能。
4.3 坚持循序渐进的数字化阅读方法
在数字化阅读初期,应培养听障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和家长要每天坚持和听障生一起阅读,诱导其发音。每个字的发音正确即语音清晰度是数字化阅读训练初期的主要目标。在数字化阅读中期,应培养听障生的自主阅读。在此期间老师和家长应规定每天的数字化阅读时间和内容,鼓励听障生在阅读时自主发音和模仿句长,并用习得的词汇书写读书感受。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听障生在大脑里形成喉部发声记忆并存储大量的语言词汇。在数字化阅读后期,应培养听障生的自主口语。通过前期的数字化阅读训练,老师和家长应让听障生每天交流数字化阅读感受的计划,使其在交流数字化阅读感受时,用习得的词汇进行口语的沟通。这个阶段主要是激发听障生大脑里的喉部发声记忆并运用习得的词汇进行自主口语的练习,如看图说话和主题对话练习。
4.4 设计多样化的数字化阅读资源
组织相关研究人员设计数字化阅读材料,依据听障生的阅读兴趣、口语习得特征、知识趣味、心理健康等多方面情况融合创作数字化阅读资源,使其能够在高效率的自然状态下习得标准化的口语。比如设计多种语速方便听障生练习跟读、配原声口形动画方便听障生练习模仿口形、界面设计应以吸引孩子阅读的注意力为主、文字内容的难易要符合各种学习程度,等等。
4.5 建立科学研究机制,明确管理与服务机构
听障生数字化阅读训练是一门集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听障生通过数字化阅读来帮助口语习得必须坚持多学科融合、多技术整合应用。可以组织特殊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少儿多媒体电子读物制作人、语言康复专家、喉科医生、耳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等设立专家研究部门,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技术指导。建立融合多方位(阅读、语言、写作)、多层次(发音、对话、朗诵)、多环节(学校、医院、家长、学生)、多阶段(数字化阅读初期、数字化阅读中期、数字化阅读后期)的全面数字化动态管理体系,为高效推进听障生数字化阅读口语习得提供强有力支撑。成立由学校牵头,图书馆、语言康复中心、儿童医院和家长等多部门参与的听障生数字化阅读训练管理指导部门,明确各部门责任。以学校为主体承担具体技术指导与服务,指导家长陪读技巧,帮助听障生进行数字化阅读训练以提高口语习得能力;提供数字化阅读设备,提供集知识趣味阅读与口语习得为一体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另外配合数字化阅读训练管理指导部门,成立配备有听障生数字化阅读设施和资源的免费阅读室,专供听障生数字化阅读使用。组成志愿者一对一帮扶小组,专门进行陪读和指导听障生数字化阅读。
5 结语
听障生通过专家的阅读指导,运用有效的数字化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能促进口语习得能力的不断提高,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正确的自主口语,乃至全面提高口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希望经过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不懈努力,切实推动听障生口语能力的发展,让更多的听障生学有所上、话有所说,完善个人,融入社会,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