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19-07-05赵亚梨
赵亚梨
摘 要 马铃薯作为我国的第四大主梁作物,提高其产量对我国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多年的经验,对马铃薯从种植地域的选择到最后的收获与储存等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为我国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
马铃薯又称为洋芋、土豆,是一种茄科、茄属的草本植物。由于其富含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同时又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以及润肠通便的作用,马铃薯深受人们的喜爱。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马铃薯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1 种植地域
马铃薯适宜种植在地势平坦、土质较为疏松、土壤具有良好孔隙度、排水便利并且耕层较深,同时近三年没有耕作或者连作过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种植前应对种植地点的环境、水、空气以及土壤进行检测,确保其远离三废污染的地区,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选择青枯病较为严重的地块。
2 种薯的选择及处理
将小于50g以及大于50g的种薯分开,在播种前2天选择一个晴天对大于50g的种薯进行切块,使其单块重为25-35g且不小于20g,保证每一个切块都包含至少1-2个芽眼并且带有顶芽。在切块时要准备2把切刀,切块前要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刀进行浸泡消毒,切到烂薯以及病薯时应更换切刀从而防止病菌的感染。薯块切好后在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20-30min,取出后在其切口处蘸上草木灰并用薄膜覆盖闷种8h后在避风处进行摊晾,切面愈合并且芽长至1cm后即可进行播种[1]。
3 合理密植
播种前用仲丁灵(地乐胺)乳油或者都尔乳油对土壤進行封闭处理。由于闽薯1号具有较高的出苗率,株高较矮,单株结薯多切多为中大薯,因而其种植密度不宜过大。采用双行种植,行距以及株距分别为30cm以及28cm,每667m2种植3200穴左右,每穴播种1-2块的种薯。播种后为种薯覆土5cm。
4 肥水管理
马铃薯的需肥量较大,因此对其进行施肥时应掌握“攻头、保中以及控尾”的原则并结合马铃薯的需肥情况以及土壤肥力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施肥过程中不可偏施过多氮肥,因而可以在畦中央的小沟内集中施基肥,器施肥量为1500kg/667㎡腐熟的农家肥以及50kg/667㎡的硫酸钾复合肥。施肥时要注意尽量将肥料远离种薯,避免进行接触[2]。
5 科学管水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都较大,尤其是花期开始后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块茎的形成以及膨大,进而影响着成品薯的产量以及品质。因此,在播种后以及花期后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一方面促进种薯早出芽并且出壮芽,另一方面保证马铃薯成品的外观良好。出芽后如果出现长时间的干旱无雨情况,就要及时对沟底灌水从而保持土壤的湿润;如果出现暴雨,就要立即清沟排渍,防止田间出现积水而影响产量。
6 中耕培土
作为一种中耕性很强的作物,中耕培土能够直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并且减少低温霜冻发生的概率。马铃薯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3次中耕培土。第一次一般在齐苗后1周左右,此时应当结合除草进行中耕浅培土,其培土厚度约为5cm,此次培土可以明显提高地温促进发芽;第二次培土一般在第一次培土10天后进行,此次培土厚度约为7-10cm;第三次培土一般在现蕾的时候,培土厚度要浅于第二次。
7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包括:早疫病、晚疫病、蚜虫以及二十八星瓢虫等。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高效并且低毒同时环保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马铃薯的安全。
7.1 早疫病
早疫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在种植的过程中采取高垄栽培并及时封垄,一旦发现病叶应立即摘除并移出种植地块;在苗期可以通过喷洒施奥力克-霜贝尔进行预防。
7.2 晚疫病
为了预防晚疫病的发生,在种植过程中要避免连作,减少氮肥的施入同时降低田间的湿度,在封垄前可喷施百菌清、甲霜灵萌新等药剂。
7.3 二十八星瓢虫
在栽植工程中注意对二十八星瓢虫的卵块进行人工摘除,同时对成虫进行人工捕捉。在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分散之前,采用灭杀毙、氰戊菊酯或者辛硫磷乳剂进行喷洒。
7.4 蚜虫
在马铃薯中发生的蚜虫主要是桃蚜。在对栽植环境进行彻底清理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桃蚜的天敌食蚜蜂对其进行防治;此外,也可以喷施灭蚜松可湿性粉剂、灭蚜松或者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
8 收获与储藏
作为一种中熟鲜食品种,马铃薯的生育期较短。当马铃薯的茎叶停止生长并且变化,即表明马铃薯已经成熟并且可以进行收获。在对马铃薯进行收获前15天应停止灌水。收获应尽量选择在晴天进行,挖薯时要小心轻放从而减少伤皮以及机械损伤的出现。薯块挖出以后应去土晾干并在阴凉干燥处进行贮藏,防止长时间的强光照射造成的薯块表皮变绿而使商品价值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蓝李辉. 闽薯1号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13): 101-102.
[2] 吴斌兵. 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0, (5):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