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恋关系—人类心灵的避风港

2019-07-05刘军

心理与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尔比小雯婴儿

刘军

一天诊室里来了这样一位来访者小雯。她出生在一个三四线小城市的农村,是家里的长女,一年后弟弟出生。小时候她过的就是普通农村女孩的生活,家庭条件一般,可以吃饱穿暖,散养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有时一年才回家一次。她一直在母亲身边长大,但是由于母亲一个人要照顾整个家,所以对她的关注比较少,从很小就把她交给了爷爷奶奶代为抚养。小雯说自己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很害怕结婚,知道结婚是要离开家去别人家住,而她特别害怕会离开自己家。

小雯的家人对她评价是不合群,不爱跟人打交道。妈妈会说她傻,喜怒都写在脸上,不会哄人开心,有棱有角,像个刺猬一样扎人,情绪不稳定。由于爷爷有重男轻女思想,小学的时候家庭培养重心都在弟弟身上,直到发现弟弟不是读书的料,爷爷的希望落空,成绩好的小雯才被器重。于是她宁愿牺牲睡觉时间和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间,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非常享受考了好成绩带来的光荣感。在家里,爷爷命令母亲不准给小雯任何家务活儿,但她不能随便看电视,晚上不能早睡觉,所有生活重心都围绕着学习。

中考时,小雯考入了城里的重点高中,于是第一次离开家住校,和十几个同学在一个宿舍。那时她很想家,学习压力大,和宿舍的同学又搞不好关系,于是开始出现失眠的情况,成绩也跟着下降,于是哭着喊着要退学回乡下读书。为了能够让小雯安心学习,爷爷奶奶带着弟弟从老家到城里租房子陪读,小雯搬出宿舍后失眠的情况就消失了。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望,她的目标只有学习,不与任何同学来往。那时,她是一个农村来到城市的姑娘,物质条件和自身优秀程度都跟城里的同学比不了,也因觉得自己很胖而自卑,只有靠学习来支撑自己的存在感,不顾一切地学习。但随着高中功课难度的加深,小雯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原来用于立足的优势正在慢慢减弱。小雯逐渐出现了情绪低落的表现,不愿意再去上学。一家人为此都非常着急,所以带她来到医院接受治疗。

造成小雯目前情绪低落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但是从我们和小雯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她和家长的关系出了问题!

众所周知,孩子会和自己的父母产生特殊的情感联结,我们把它称之为依恋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1969年,鲍尔比关于依恋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问世,它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恋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这个可以依恋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是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妈妈,这个妈妈所提供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有些孩子在孩提时代就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活动,不太有情感反应;或者他们表现得很矛盾,想要靠近妈妈,但妈妈靠近了要擁抱他们了,他们又挣扎着要离开,对妈妈好像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儿获得安全基地的结果。

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是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最后转变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产生影响,更会对其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婚恋关系都产生长期的影响。

所以说,“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倾向于用已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经验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发展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予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并且还会将这种“内部工作模式”投射到其他与其发生亲密关系的人身上。

依恋研究的另一个进展来自安思沃斯的认识: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于是,她与同事(1978)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评定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

安思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安全依恋(Secure),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开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不安全依恋,矛盾型(insecure-ambivalent),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开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些儿童的行为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且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于是,克里滕登提出另一依恋类型:不安全依恋,紊乱型(insecure- disorganized),此类儿童对母亲展现出混乱、不稳定和破碎的反应模式。

在安思沃斯的最初研究中,安全依恋儿童约占65%,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占21%,矛盾型占14%。后来在 8个国家2000名儿童中进行的39个有关依恋类型的研究,虽然有一些文化的差异,却发现依恋类型的分布几乎与安思沃斯的研究相同。紊乱型不安全依恋约占4%。鲍尔比认为,不安全依恋类型是相对稳定并长期保存的,但是,它可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有些青少年在生命早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以及“隔代教育”“寄养教育”使他们的成长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调查显示,其中不少儿童存在柔弱无助心理、自卑闭锁心理、寂寞空虚心理、逆反心理及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和抑郁的情绪。本文当中的小雯同学,她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均与此有关。在行为习惯上,有些儿童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性。在教育方面,据湖北省某县调查,“留守儿童”中有46%的学生成绩较差,42%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无故辍学。

综上所述,良好亲子依恋的建立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交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注意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频繁地更换监护人、更换保姆,都可使亲子依恋关系不能正常稳定地建立,会影响孩子的社会情感发育,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致使他们对外部事物和人都缺乏信任。

我这里也提供给读者们一些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的方法:

尽可能采用母乳喂養。

尽可能自己抚养孩子,保持养育者和婴儿稳定的抚养关系。

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

父亲在家庭中不应缺位,给孩子应有的父爱。

总之,对于父母的健康依恋将会促进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的探索和好奇。同时,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增加了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信任。日本品川孝子先生说:“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待人接物的依据,关心你的孩子,别忘了重视你与孩子的关系!”

猜你喜欢

尔比小雯婴儿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妈妈的担心
神奇的秀逗
英国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 他被证实是“隔壁老王”的儿子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喂养硬指标
唇语
有些玩笑开不得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